中国是一个文物大国,因为我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几千年的时间长河中,我们的老祖宗凭借过人的智慧缔造出许多现代人都自叹不如的精巧工艺品,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收藏着中国的文物,这当然和近代的殖民侵略有很大的关系,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文化的魅力。人类对艺术的热爱从古至今始终炽热,古时,上至皇亲贵族下至黎民百姓都喜爱收藏前人留下的古董或精美物件,如今,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物鉴宝节目的推动,又掀起了一股文物收藏的热潮。
世界范围内,总有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物收藏大咖,提到他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关键词是有钱、富裕,其实,除了这一点之外,大家还忽略了他们身上具备的另外一个绝技,那就是文物鉴定的能力。今天我们就要讲到这样一件趣事,文物专家到店里吃饭,却盯上了店家饭桌上的筷子筒,执意拿到手后迅速开溜。
这位大佬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他就是被誉为古董界捡漏大神级的人物马未都,此人一生经历十分丰富,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就开始踏入古董收藏,藏品涵括陶瓷、古家具、玉器、漆器、金属器等,至今他的个人藏品已有数千件,据说个人身价过百亿。有很多人认为马今日之风光全得益于当初“下手早”,其实,这样说有些武断了,按照他自己的回忆,就是出于兴趣,是从“玩儿”开始了长达近40年的收藏之旅。
因为充满兴趣,所以会一个劲“钻”,所以自然修炼了不浅的道行,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价值。有一年,马先生到黄山地区游玩,闲逛时来到了一条买卖竹雕的古街,顿时就被街上浓郁的古朴气息所吸引,边品边赏地走进了一家店。当时,当地的那些店家其实对竹雕的真正价值还不是很了解,只不过把它看成传统的营生手艺,基本上都是将竹雕随意摆放在前面的店铺,店后的内院住着一家子人生活。马未都学识渊博,这家店主在和他闲谈的过程越谈越投机,逐渐忘却了时间,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店老板便邀请马一起到后院吃个便饭。
马未都没有拒绝,但吃饭的席间,有一样的东西却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那就是饭桌上装筷子的竹筒。这件竹筒雕刻地精美绝美,跟文物打了多年交道,早已练就了绝佳眼力的马先生在看到它第一眼时就断定:此非凡品!这也不禁让他想到了05年香港的一次拍卖会,在这次拍卖中,一只康熙年间的竹雕笔筒竟然被几个老外哄抬到千万的价格,当时就给他不小的触动,发现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对中国的竹工艺感兴趣。而他断定眼前的这只价值绝对也不菲,到底值多少可能心中也多少有了些数。
马未都极力掩饰着自己的情绪,由于不清楚店家的态度,他先是作出一副很好奇的样子试探性问道,这么精美的竹雕是出自老板你的手艺吗?没想店家并没异样,还非常直率地说,“这哪是我雕刻的,我也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的,在家里已经有些年头了。”,紧接着,他又补充道,“这个筷子筒一点都不好用,稍微筷子装多了点,他就倒,早就想把它给换了”。听到这,马先生心中一番暗喜,顺着说到,扔了干嘛啊,我给你买个新的,你把这个匀给我如何。店老板人十分豪爽,根本就没谈钱的事,干脆就将竹筒赠予他。就在拿到筷子筒的当天,马未都连夜买了车票离开了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