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黄逸峰这个名字,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许会有一些陌生,这位上海社科院原院长、著名经济学家也是曾经在战火中走来的革命的战士,而且还是被斯大林点名道姓向毛主席告状的人。是什么事惹得斯大林如此生气的要和毛主席亲自告状呢?
01
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代表着全体中华儿女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向全世界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历经了风雨的洗礼,我们终于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可是那时候刚刚独立的新中国,就像襁褓中的婴儿,被意图不轨者的各方势力虎视。
就在这个时候,毛主席决定以给斯大林过生日为由,出访苏联,解决国民党的历史遗留问题。然而这场出访并不尽如人意,当毛主席的专列抵达到莫斯科时,对方却只有一个小小的仪仗队伍出面欢迎,欢迎仪式非常的简陋。
在双方会谈时,对于和国民党签订的侵犯中国主权的条约问题更是三缄其口,就在双方谈话陷入僵局时,斯大林突然话锋一转,跟毛主席告起状来:“在你们东北,有一个叫做黄逸峰的人,这个人很是厉害呀,居然瞧不起苏联人!”
这个黄逸峰,毛主席并不认识他,但是一同随访的周总理却很熟悉。
02
黄逸峰是江苏人,原名黄承镜是,受“五四”运动的影响,年仅17岁的他还在念书时,就开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25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念书的黄逸峰参加了著名的“五卅”运动,在声援工人的斗争不断地增加的自己的能力,同年10月正式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而这也是他革命生涯的里程碑。
1927年的上海被白色恐怖的氛围笼罩,4月12日这一天,上海的共产党人遭受了灭顶之灾,蒋介石公然撕毁合作协议,将枪口对向了我党的革命同志,而周恩来也在此时被捕,深陷泥藻之中。
当罗亦农得知周恩来被扣留的消息后,找到了当时工人纠察队的黄逸峰,希望他能出面营救周恩来,而黄逸峰二话不说联系上国民党内主张联合抗日的第二十六军的赵舒,而他的出现使局面出现了转机。
因为负责扣押周恩来的斯烈是赵舒的老部下,在赵舒出现后对斯烈先是劈头盖脸的一顿骂,后来又是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而在这个全过程中,黄逸峰都紧紧的将周恩来护在身后,手里还握着已经子弹上膛的枪,时刻准备的,一旦发生意外就护着周恩来往外冲。但好在周恩来这一次化险为夷。
后来,黄逸峰因为这场营救的出色表现,被党中央嘉许,陈独秀还因此特别地接见了他。但是他表示,这都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事情。
同年,在南京出任地委书记的他,工作刚刚开展一个月,就被叛徒出卖,两个月后被保释出狱,出狱后的黄逸峰再次投入到了家乡的革命中,但是不幸又被叛徒出卖,这一次他被关了十个月,在出狱后他便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为了生活他开始流亡在海外。
03
1932年的淞沪会战爆发,怀着满腔热血的黄逸峰回到了祖国,立即寻找党组织,但是几经周转依旧无果。可他依旧没有放弃革命的志向,化名加入了上海的铁路局,并将进步青年组织在一起,创建了铁路青年社,但也正是因为这一举动,被国民党的特务顶上了。
因为是用化名参加的工作,而且又获得了国民党陈立夫的赏识、拉拢,所以他这一次很快地就被释放了,但是面对陈立夫的各种诱惑,黄逸峰断然拒绝了。
从参加革命的那天起,他先后7次被捕,面对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他都丝毫不该一颗共产党人坚定的心。1941年,在陈毅等人的介绍正式回归了党的队伍。
而他被斯大林告状的那件事就发生在抗日战争结束后。因为黄逸峰有丰富的铁路工作经验,所以党中央将他派到了东北负责铁路方面的工作。
因为当时东北铁路是和苏联共同管理的,有一部分苏联人仗着他们的特殊身份,在东北肆无忌惮,认为可以凌驾在中国人之上,所以言谈举止都尽显轻薄之态,由于那个时候苏联还是“老大哥”,所以也不方便太过苛责。
但是黄逸峰这位战火里走来的老战士却眼里揉不得沙子,在一次撞见了苏联工作人员调戏我们的女同志,黄逸峰愤怒地大声喝止,被人扫了兴致的苏联人还一本正经的威胁说他在破坏中苏关系,没想到黄逸峰冷哼了一声,说:“你的行为才是给苏共抹黑。”被怼得哑口无言的苏联人灰头土脸地走了,在那之后他们在东北的行为收敛了很多,但是在背地里一直在向高层抹黑他,而这些话就传到了斯大林的耳朵里。
“在我们自己的土地上,保护我们自己的同志本就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毛主席在了解过事情的原委后郑重地跟斯大林说。无言以对的斯大林只得又岔开了话题。
04
新中国成立后,这位和铁路打了半辈子的老前辈最后负责起了重建上海社科院,又回归了自己的教育本行。
1988年11月27日在上海辞世。
老先生一生都在为中国革命付出,即使在举目无亲之时,也未曾忘记对党的革命信仰,坚守住了对党的忠诚。无怨无悔地奔跑在实现理想的荆棘大路上。
向所有为中国革命事业付出的前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