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史记》说吴国是周文王伯父后代?国家博物馆这件青铜器或能证实
创始人
2025-07-11 05:02:27
0

(本文为林屋公子《周朝八百年》系列025)

前文提到,西周时期陕西陇县一带存在个“夨国”,不少学者认为,这就是太伯兄弟所奔的“吴国”。从时间方位来看,夨国的文化遗存集中在西周前期,且陇县距离岐山仅100公里左右。从器物铭文来看,“夨”“虞”“吴”三字可通,说明夨国即是虞国、也就是吴国;夨国与散国、郑国均有通婚,是周天子的分封诸侯;但其却又称“王”,表示地位又与普通诸侯不同。那么一种合理的解释就是,夨国正是太伯南奔建立的国家。

不过,这种的解释始终包含较大的推论成分,因为在出土夨国铭文中,并没有明确涉及其与太伯、仲雍的关系。而夨国这个国家在传世文献中完全消失了,我们只知道山西平陆的虞国、江苏苏州的吴国是太伯、仲雍之后。如果认可夨国才是太伯、仲雍南奔之地,那么也需要解释虞国、吴国与夨国的关系。

首先说虞国。实际上,近现代不少学者主张虞国才是太伯所奔之地,最早钱穆先生在《史记地理考》提到。他认为《左传》“太伯不从,是以不嗣”中的“不从者,谓太王之自邠迁岐,逾河西行,而二人未之从也”,可以印证的是《穆天子传》“太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太王从邠(豳)迁到岐山,太伯、仲雍没有随从,而是往南到达黄河北岸的中条山,建立虞国。

前文我们提到,周人起源于山西的观点正是钱老提出来的,“山西说”与“陕西说”争议的一大焦点就在于“邠”到底在关中还是河东。不少支持“山西说”的学者,也顺理成章支持太伯所奔为虞国,如童书业、王玉哲、杨宽等。按照这种观点,太伯南奔是在太王迁岐之前,而非《史记·周本纪》所叙述的迁岐之后。

随着夨国考古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夨国成为讨论无法回避的一个嫌疑地。于是又有学者尝试调和“夨国说”与“虞国说”,如晁福林先生就认为,太伯所奔为虞国无误,但《左传》只说“太伯不从”,那么仲雍还是到了岐山,所以夨国其实是仲雍后代。这种观点也存在一个疑问,如果虞国和夨国是分别分封于太伯与仲雍,为何两国国名也一样呢?

而且,如果太王当时真的举族西迁,分封太伯至虞似乎意义不大。太王受到戎狄的骚扰,以致从河东远徙关中,难以想象,在此之前太王有必要将长子、次子分封出去,这样只会使得本来就弱的周族更加削弱。所以《周本纪》说太伯奔吴在迁岐之后,可能更加符合实际情况。那么,太伯、仲雍所到达的就更可能是夨国而不是虞国,何况周人也未必起源于山西。

那么,虞国到底是什么时候才和太伯、仲雍联系上的呢?

按照《史记·吴太伯世家》的说法,太伯无子,之后是仲雍即位,仲雍之后是其子季简、其孙叔达、其曾孙周章。周武王灭商朝,将周章的弟弟虞仲封在虞国。这条记载没有很大的疑点,姑且认可其为真实史料。那么实际情况很可能就是,太伯、仲雍所封为夨国,至仲雍的曾孙周章时,周武王将周章弟弟仲封到虞国。夨仲出自夨,为夨氏,所建立的国家也叫虞(夨)国。周人经略山西是在王季、文王时期,周武王分封比周太王分封确实更可信。

至此,我们建立起来了周太王封太伯、仲雍于夨——周武王封虞仲于虞这一相对可信的线索。那么,江南的吴国又是何时与夨国、虞国建立联系的呢?如果说从夨国到虞国的分封,反映了周族扩张的动态,那么,周族又是什么时候扩张到江南的呢?

1954年,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丹徒区)烟墩山西周大墓,出土了一件振奋人心的青铜器,这件青铜器叫“宜侯夨簋”,现陈列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基本陈列”展厅,镇江博物馆“古吴神韵:吴文化青铜器精品展”也陈列了复制品。

这件青铜器的价值极大,李学勤先生认为“宜侯夨簋的珍贵,正在于它是已发行的唯一详记‘封建’诸侯的金文”。关于宜侯夨簋与分封制度,我们后文会详述,这里要说的是,更多学者更加关注其与吴国的关系。这件青铜器大致讲的是一个“王”在阅览武王、成王伐商的地图后,觉得要加强对东方的控制,于是将虞侯夨改封于宜,宜侯夨得到了一系列分封的人口、土地、器物。他为了答谢君恩,并为纪念父亲虞公父丁,于是铸造了这件青铜器。

唐兰先生于1956年发表《宜侯夨簋考释》,就提到“它是吴国最早的铜器”;之后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中又释为“俎侯夨簋”,认为反映的是周康王分封虞侯夨(周章)的史实,周章作为长子被封于俎,其弟虞仲继承虞国国君之位。俎即江苏丹徒,之后发展到太湖流域的苏州一带,结论是“俎国就是后来的吴国是无可疑的”“太伯仲雍出奔荆蛮是战国后期的传说”。

唐兰的观点得到不少学者的认可。相对于太伯直接奔至江南建国,迁徙流动无疑更让人能接受,既兼顾吴国为太伯之后一说,也符合周族发展的战略。

顾颉刚先生早在《太伯至荆蛮为周人经营南土之始》一文就认为“疑吴始立国于江汉,其后迁于鄱阳湖滨,最后乃迁至无锡、苏州也”,即认为吴国初封于江汉(荆蛮),后来进入江西(樟树出土吴王皮然之子者减钟),最后才到达太湖流域。高强先生在《浅议“太伯奔吴”》中则综合夨国考古与宜侯夨簋的发现,认为“太伯、仲雍为了周族利益,也为了自身安全避往宝鸡吴山”“武王克商后封太伯之后于‘河东之虞’,成康时又封太伯后裔于苏南”。

那么,宜侯夨簋真的就毫无争议地证实了吴国分封吗?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澎湃历史专栏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北京晚报》《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相关内容

日本东京暴雨 火车站变“水...
近日,日本东京遭遇暴雨侵袭,其火车站瞬间变身为“水帘洞”。暴雨如注...
2025-07-11 12:38:33
原创 ...
马其顿是地处于古希腊边陲的一个地区。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其顿完成了...
2025-07-11 12:33:51
原创 ...
《——【·前言·】——》 唐初,李世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
2025-07-11 12:33:24
原创 ...
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
2025-07-11 12:33:18
探秘南越王赵佗墓穴,苦心钻...
岭南地区的考古证实,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虽然割据岭南,自成一脉,但也遵...
2025-07-11 12:33:17
原创 ...
在作为商朝鼎盛阶段的武丁时期以后,相继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两人。...
2025-07-11 12:33:10
原创 ...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
2025-07-11 12:33:06
原创 ...
天龙八部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此时北宋...
2025-07-11 12:32:55
原创 ...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
2025-07-11 12:32:53

热门资讯

马术俱乐部亏钱真相大揭秘!行业... 在消费升级浪潮中,国内马术俱乐部曾被视作高端运动产业的“黄金赛道”,但也不乏陷入经营困境的机构。 亏...
原创 如... 清朝这个朝代在经历了百年的风风雨雨之后,最终还是在溥仪手上走向了灭亡,有人问如果把溥仪换成康熙,他是...
原创 中... 陈老师的历史故事,第172讲,今天我们将聊聊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牛姓状元——牛锡庶。这个故事让我们深...
原创 诸... 诸葛亮在街亭失利、司马懿步步逼近西城的危机时刻,曾经以空城计成功化解危机。这一计谋不仅深谋远虑,更充...
原创 契... 公元986年,九月,第二次幽州之战;十二月,君子馆之战。两次大战后,大宋河北精锐尽丧。北宋到了最危险...
原创 中... 对于古代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不管怎样演绎变化,大致上就是一个又一个王朝“兴起”、“鼎盛”、“衰落”、“...
原创 故... 明朝的朱棣掌权之后,把首都迁到了北京,并且还修建了紫禁城,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故宫。作为明清两代皇帝...
原创 万... 说起我国的万里长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多年来如同一条巨龙横卧在北京城内,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如今在世...
安史之乱后唐朝治下的西域被吐蕃... 今天的故事,是关于唐朝最后的安西都护郭昕的,他带着唐军残部,在安西都护府坚持了数十年,最后和历经百战...
原创 京... 大家都知道京杭大运河,那可是一条相当了不起的人工河啊!这条河从北京一直延伸到杭州,横贯了北京、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