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的万里长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多年来如同一条巨龙横卧在北京城内,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如今在世人眼中万里长城已经是一个符号,是中华民族世代努力与坚守的代表。如今万里长城在我们的眼中已然成为一个象征,它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象征,更是我国人民保卫家园的象征。
其实长城建造的初衷本来是为了军事防御,中原的皇帝为了抵御外族入侵而建造的。但是这座伟大的奇观在欧洲人眼中,却犹如一场噩梦,曾经有一位美国教授便直言,中国的长城让他们欧洲付出了沉痛的代价。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背后又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建造长城的构想最早源于齐国君王,当时齐国与楚国遥遥相对,而彼时楚国的实力也是十分强悍,于是齐国君王便萌生了修筑长城防止楚国入侵的念头。但是因为当时的技术条件十分有限,所以齐国君王的构想并没有完全实现,而且初步建造起来的长城也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万里长城再次得到了重视,这次长城迎来了全新的发展。自那个时候开始,长城便成为一道真正的防线,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彼时秦始皇细心地观察着六国被统一后的局势,他的内心十分清楚,虽然国土已经合一,可是六国的人心始终未彻底归附。而北方的少数民族更是一直对着中原地区虎视眈眈,彼时的中原刚刚经历过一场浩劫,实在是经不起大的波浪。所以秦始皇思虑再三还是决定将注意力放到长城的建筑上,于是他动员民间广泛征集劳动力,一心想要在齐国长城的基础上,让万里长城修筑得更加完善坚固。
修筑长城是一项十分艰苦的任务,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大的,孟姜女哭长城便是一段唯美的传说。当年的孟姜女还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而且当时刚刚成婚,谁知道甜美的日子还没有持续多久,她的丈夫便被征召去修建长城了。虽然孟姜女天天盼夫归来,可是却始终杳无音信,最终孟姜女怀着不安的心前往长城寻夫。很快孟姜女的担心便被证实了,她的丈夫在修筑长城的时候过于劳累去世了,而孟姜女骤闻噩耗也崩溃了。
也是因为这段凄惨的故事,秦始皇修筑长城遭到了很多人的诟病,被指责是劳民伤财的工程。但是老百姓的眼光还是有其局限性的,对于秦始皇这样的统治者而言,长城的军事意义才是关键。虽然长城的建造确实让很多无辜百姓失去了生命,但是建造完成之后的长城散发着一股宏伟壮丽的气势,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誉和敬仰。
当年中华大地的北方边境常年烽火连天,那些游牧民族自身生产力不高,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依赖抢夺。但是自从万里长城建造完成之后,便成为他们南侵道路上的绝对阻碍。既然向南行不通,这些游牧民族便决定改变方向,继而寻找新的出路。而那个时候的欧洲正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他们住着华丽的宫殿,过着富足的生活,到处欢声笑语无一不展示着欧洲的繁荣。于是欧洲便成为游牧民族眼中的大肥肉,自然要狠狠去咬上一口。
很快游牧民族便兵分两路,直扑欧洲的腹地。欧洲人常年过着怡然自得的生活,在凶悍的游牧民族面前他们显得那般脆弱。尽管面对侵略的时候,也有不少欧洲人拿起武器进行反抗,但是他们的反抗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下却是那般不堪一击。就这样欧洲人在游牧民族面前屡战屡败,从那之后长城便成为欧洲人永远无法摆脱的噩梦,他们再也无法像当初那样去欣赏长城的壮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