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诸葛亮摆空城计,为什么司马懿不自己派兵试探攻城?原因简单
创始人
2025-07-11 14:03:29
0

诸葛亮在街亭失利、司马懿步步逼近西城的危机时刻,曾经以空城计成功化解危机。这一计谋不仅深谋远虑,更充分发挥了司马懿疑心重的特点。虽然《三国演义》可能对空城计进行了夸大渲染,但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在小说中,诸葛亮身着鹤氅纶巾,携两小童抚琴于城门之上,笑容可掬。城内数十人低头洒扫,城外则判若无事。这个形象或许过于夸张,但即便是在现实中,司马懿为何不敢攻城,确实值得深思。

有人或许会猜想,司马懿如果认为诸葛亮是虚张声势,应该先派探子去查个究竟,而不是急忙退兵。这个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但司马懿的疑心重并非只在空城计中表现,他对诸葛亮的恐惧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

司马懿,字仲达,历史上被评价为才智过人、疑心过重的人物。这种疑心并不仅仅在空城计中显露,更是体现在对“死诸葛吓跑活司马”的例子中。甚至一个诸葛亮的木雕都能让司马懿认为诸葛亮没死,导致他连忙退兵。可见,司马懿的疑心重是导致他在空城计面前不敢轻举妄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疑心重并不能解释司马懿为何如此忌惮攻城。我们需要回溯到曹操的时代,曹操曾对儿子曹丕说过:“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这表明曹操早就对司马懿心存疑虑。曹操死后,曹丕和曹叡都对司马懿充满戒备。如果此时司马懿攻入西城,擒了诸葛亮,直接导致蜀国灭亡,那么少了蜀国的牵制,司马懿对曹魏就构成了最大的威胁。

“狡兔死,走狗烹”,这个道理司马懿一定不会不熟悉。因此,他宁可放过孔明这个劲敌,也不会冒险攻城。这一点足以说明司马懿的聪明才智并非如小说中所描绘的那样,频频受制于诸葛亮。正如毛主席评价的那样:“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最终,司马懿笑到了最后,成为了三国时期的王者。这也印证了他聪明才智的高明。所以,对于诸葛亮的空城计,司马懿的回避并非单纯出于对孔明的疑虑,更涵盖了对整个三国局势的深刻洞察。

在整个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司马懿的智谋之争成为一段传世佳话。然而,现实历史中,这两位谋士的较量更加错综复杂,背后涉及更多政治权谋和国家存亡的考量。

相关内容

日本东京暴雨 火车站变“水...
近日,日本东京遭遇暴雨侵袭,其火车站瞬间变身为“水帘洞”。暴雨如注...
2025-07-11 12:38:33
原创 ...
马其顿是地处于古希腊边陲的一个地区。公元前6世纪左右,马其顿完成了...
2025-07-11 12:33:51
原创 ...
《——【·前言·】——》 唐初,李世民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的决策...
2025-07-11 12:33:24
原创 ...
谈及长平之战,赵国屡战屡败,让人不禁思考,到底是国力不济还是朝堂之...
2025-07-11 12:33:18
探秘南越王赵佗墓穴,苦心钻...
岭南地区的考古证实,西汉时期的南越国虽然割据岭南,自成一脉,但也遵...
2025-07-11 12:33:17
原创 ...
在作为商朝鼎盛阶段的武丁时期以后,相继为王的是祖庚和祖甲兄弟两人。...
2025-07-11 12:33:10
原创 ...
勾践的王后雅鱼,在越国攻破吴国的时候选择自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她的...
2025-07-11 12:33:06
原创 ...
天龙八部的历史时期大概是北宋哲宗时期,公元1100年左右,此时北宋...
2025-07-11 12:32:55
原创 ...
秦国,是周国分封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诸侯国;但当时的秦国非常弱小,在...
2025-07-11 12:32:53

热门资讯

2025“初好刺梨”六盘水马拉... 近日,2025“初好刺梨”六盘水马拉松奖牌出炉。本届赛事奖牌以六盘水特有的“工业脉搏”与“自然清凉”...
原创 战... 公元前403年,魏、赵、韩三家分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七雄并立的战国时期。 战国前期,其实仍然是延续了...
原创 岳... 文/庄生晓梦 作为金庸笔下的第一伪君子,岳不群得以成名的关键就在于他处心积虑地得到辟邪剑谱一事。在这...
原创 不... 不做大哥好多年,中国曾四次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下一次还有多久?大家好啊,我是馆长! 当今世界的大哥无疑...
原创 二... 1937年,日本侵略者全面向我国发起侵略。当时的国内早已被封建王朝掏空,好不容易推翻封建王朝进入民国...
犀角行情如何,哪里收犀牛角 自古以来,亚洲犀角便以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吸引着世人目光。然而,关于亚洲犀角的价值来源以及收藏者,一直...
向海而兴 海丝印记连接古今 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福建泉州以其独特的人文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了1982年国务院公布...
原创 1... 1927年7月25日出炉的《田中奏折》,不仅标志着日本军国主义大陆政策的定型与完成,此后,日本军国主...
原创 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多数人脑中的印象无非是残忍多疑、滥杀功臣。还有那句天下闻名的花鼓词“说凤阳,道凤...
历史上的今天 | 文学批评家金... 1661年8月7日 ,金圣叹逝世。金圣叹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他的性格狂放不羁,以读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