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28日,北京前门车站前人头涌动。
在这个车站,无论是什么身份,无论是什么行业,都踮起脚尖,抬起头,极目远眺,等待着人民英雄的归来。
伴随着一声汽笛声,列车驶入了车站,人群中传来了一波又一波激动的声音,人们欢呼着,雀跃着,庆祝“最可爱的人”回到家乡。
在人群的最前方,周总自打起了拍子。他的心情是如此的愉快,神色是如此的动容,亲自指挥着我国的开国元帅陈毅上将等人,一同唱起了《志愿军战歌》。
这歌声越传越远,人群纷纷迎合,整齐的军歌响彻云霄。终于,列车的车门打开,奔赴朝鲜战场整整8年的志愿军,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周总理上前,握住了志愿军代表杨勇的手,诚恳的表达了欢迎。第二天下午,毛主席亲自接见了志愿军代表,只是一句话,就让他们潸然泪下。
毛主席说了什么?志愿军回国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抗美援朝
1950年10月,应朝鲜政府的要求,我军进入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
此时,美帝国侵略者正对刚刚成立的红色中国虎视眈眈,意图将朝鲜半岛发展为自己进入东亚的口岸和跳板。
对于我们国家来说,这一场战争不仅仅是帮朝鲜民族保家卫国,更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倘若不能帮助朝鲜政府保住朝鲜半岛的独立性,美军将会直接威胁我国东北地区的安全。
事实上,在朝鲜战争时期,美军就常常派轰炸机,对我国东北边境的老弱妇孺施以惨无人道的轰炸。
抗美援朝战争,我军打退了美国侵略者,也向世界证明了新生中国的实力,因此后人常常将之称为立国之战。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由于武器装备的落后,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得异常惨烈,但即使是在这样的劣势下,我军依旧依靠高超的战术指挥和顽强的作战毅力,将美军打退。
1951年七月,朝鲜战争爆发一年后,双方就进入了和谈程序。但是美帝国侵略者贼心不死,和平谈判一直也没有顺利的推进下去。
这也不难理解,正如近代以来的那句话说的那样:“在战场上得不到的,在谈判桌上也别想得到。”
谈判在战火纷飞中断断续续的推进了两年,一直到1953年7月,双方才正式签署了停战协议。
尽管协议已经签署,但我军对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无耻作风十分了解,由于美国迟迟没有撤出朝鲜半岛,我军也不敢立即撤军。
而且停战协议虽然划定了三八线,朝鲜半岛的根本矛盾却并未解决,为了防止事情出现反复,我军还是继续驻扎在朝鲜,观察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
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反扑之外,我国的人民志愿军也在为朝鲜半岛的建设添砖加瓦。
1954年的时候,志愿军总部发出了《关于帮助朝鲜人民进行恢复重建工作的指示》,在那之后,志愿军就一直在朝鲜,帮助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建设。
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人民志愿军悍不畏死,在朝鲜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为朝鲜民众争取到了战斗的胜利。
朝鲜人民也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了志愿军的牺牲,许多朝鲜民众箪食壶浆,用尽一切办法,为被敌人包围的志愿军送上物资。
战后,志愿军又留驻在朝鲜,一边防备敌人的反扑,一边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
这样同生共死的经历,使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之间结下了极为深厚的情谊。参加朝鲜战争的志愿军,被称作“最可爱的人”。
但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志愿军的家乡终究在中国,没有长期滞留他国领土的道理。在朝鲜战争结束4年后,中朝两国终于开始商议志愿军回国事宜。
1957年11月,毛主席率中国代表团赴苏联参加10月革命40周年庆祝典礼。
伴随着苏联老大哥的邀请,世界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赶赴莫斯科参与庆典,这其中就包括朝鲜共和国。
在克里姆林宫毛主席会见了朝鲜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在会见中,毛主席向对方表达了朝鲜局势已经稳定,志愿军应当撤出朝鲜的意见。
协商撤军
其实当时的朝鲜是有几分不愿意志愿军撤离的,实在是美军一直驻留在朝鲜半岛,朝鲜人民对此十分没有安全感。
当时的朝鲜还曾通过外交途径表示,由于美军不肯撤军,所以希望中国志愿军也不要单方面撤军。
但是我国领导人通过对当时局势的判断,认为朝鲜半岛的局势经过多年和平,已经基本趋于稳定,美军应当不会再次贸然挑起战争。
更何况志愿军实在是离开家乡太久了,我国人民也急切的盼望,这些英雄、战士和家人,能够尽快回到家乡。
这一年12月,周总理应金日成的邀请,前往朝鲜访问,双方再一次就志愿军撤军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最终达成共识。
终于,1958年2月,朝鲜政府发表声明,在声明中明确表达了,希望撤出在朝鲜的一切外国军队,并且主张实现朝鲜的和平统一。
这一声明,与其说是发表给中国看的,不如说是在明确向美国表态。当然,美国的军队并没有在朝鲜共和国境内,他们也不可能因为一个声明就撤出朝鲜半岛。
这则声明发表后,我国也立即发表声明回应,表示完全赞同和支持朝鲜政府的决定。
很快,周总理就又一次带着代表团抵达朝鲜,与朝鲜共和国领导人近日曾再次商谈关于志愿军撤军的问题,这一次的队伍中还带上了我国的外交天团。
尽管心中对即将离开的志愿军战士们满怀不舍,但朝鲜上下还是热情的接待了周总理带领的中国代表团。
那是1958年的2月14日,由金日成亲自陪同周总理乘车前往宾馆,那段长达10余公里的道路,被前来迎接的平壤市民挤得满满当当。
对于这些朝鲜的普通民众来说,中国的领导人就像那些志愿军战士们一样亲切。他们不但深切的感激着志愿军对朝鲜的付出,也热烈的欢迎了到朝鲜访问的周总理。
当晚,金日成将周总理迎接到国立艺术剧场,两人在那里先后发表的讲话。
我国政府对于将志愿军撤离朝鲜一事是非常坚定的,一方面,我国在国际上的态度,一向是不干涉他国主权的,长期将军队驻扎在他国境内并符合我国的一贯主张。
另一方面,周总理也解释了,正是由我国率先响应朝鲜关于撤出他国军队的建议,还好要求美国和其他的所谓的“联合国军”撤出朝鲜半岛。
在这一点上,我国政府考虑的十分深远,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远东局势的和缓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在那次会议上,周总理也表达了对朝鲜作为社会主义远东最前哨的感谢之情。他深情的说:“中国人民能有了7年多和平建设的时间,首先应该感谢朝鲜人民。”
当然,这也是周总理的谦逊。我们也应该记得,这七年的发展建设时间,是我们的人民志愿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深切情谊
尽管我国人民急切的期待着离家多年的战士们能够尽早归乡,但是,考虑到美军还像是狗皮膏药一样驻扎在朝鲜半岛,不肯撤走,在志愿军撤离的事情上,我国政府也十分谨慎。
对局势的判断是一方面,但现实世界永远有许多意外发生,为了避免美军狗急跳墙,我们也没有一下子将志愿军全部撤离。
根据志愿军总司令杨勇向彭德怀递交的报告,我军准备在1958年3月中旬,将一线军队撤出两个军。
这样的调动主要是为了看一看美军的反应,如果美军继续在南朝鲜安分守己,那么我军可以继续执行撤离计划。美军一旦有异动,我军也可以迅速作出反应。
这份报告得到了毛主席的认可,我军的撤军计划,也大体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但这其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按照中国中央原本的计划,我军应该在1958年上半年就全部撤离完毕。毕竟,观察美军的反应,也不必观察那么久。既然决定撤离,就应该规划的干脆利落。
但是在中央向志愿军总司令和政委询问意见的时候,两人却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志愿军总司令杨勇认为,最后一批撤离朝鲜的军队,可以推迟到10月25日。因为志愿军正是在8年前的这一天正式出国作战,这是一个十分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如果能选择在这一天完全撤离朝鲜,那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有始有终。
同时,杨勇还提出,这样推迟几个月,志愿军也可以帮助朝鲜再进行一些建设。
这个提议很快就通过了,想来,中央不仅考虑了杨勇提到的那两个点,也考虑了志愿军与朝鲜人民的感情,给了朝鲜民众更多和志愿军道别的时间。
1958年2月15日下午,中朝两国终于敲定了志愿军的撤军方案。
按照当时双方的商议,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在1958年分三批撤出朝鲜,最后一批的撤出的时间定在10月25日,第1批则按照一开始的计划,选择在3月份。
撤军方案商定后的第二天晚上,周总理和朝鲜领导人进程一同检阅了志愿军的仪仗,那一天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我国代表团迎着风雪到志愿军烈士陵园敬献花圈。
就好像连天气都知道,志愿军将要与这片挥洒了无数人鲜血的土地告别,与那些永远的留在了朝鲜战场上的战友们告别。
英雄归来
1958年10月16日,第3批志愿军正式交接好了手头的工作,准备开始撤军。
这是最后一批留在朝鲜境内的志愿军了,这一批志愿军撤离朝鲜,也就代表着这些“最可爱的人”,彻底与朝鲜人民告别了。
第3批志愿军撤离前夕,朝鲜各界人士齐聚艺术剧场,为志愿军代表团举行欢送仪式。会场上响起了两国的国歌,雷鸣般的掌声几乎掀翻了房顶。
为了表达对志愿军的感谢之情,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交给志愿军一本签着700万朝鲜人民名字的签名册。
这份礼物足足花了4个月的时间,几乎每一位朝鲜人民都在名册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它代表着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深深的感激之情,也代表着朝鲜人民的不舍。
整整8年的时间,朝鲜的每一寸土地都抛洒过志愿军的鲜血和汗水。
美国人曾经极为嘲讽的说,平壤即使再过100年也重建不起来,但在志愿军的帮助下,当年几乎被打成一片废墟的屏障,迅速的被重新建设了起来。
在盛大的告别宴会之后,朝鲜的领导人,全部到车站广场为志愿军送行,到场欢送的朝鲜民众足有20万人,随着最后一列志愿军列车驶离平壤,无数人泪洒车站。
伴随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中国人民志愿军圆满的完成了“抗美援朝”的任务,这一次跨过鸭绿江,他们回到了自己阔别已久的家乡。
10月28日,由周总理亲自带人到北京前门车站,迎接志愿军列车。
朝鲜人民欢送志愿军的队伍人山人海,北京迎接志愿军的队伍同样人头攒动,周总理说,平壤组织了20万人欢送,我们欢迎也不能少于20万。
终于将英雄们接回家乡,周总理的心中也是万分激动。迎接志愿军的国宴上,周总理一杯接一杯的同他们喝酒,谁也不知道那一天他到底喝了多少。
第二天下午,毛主席接见志愿军领袖,看着这些战士们的面孔,毛主席问他们:“都回来了吗?”
志愿军代表杨勇回答:“我们志愿军全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毛主席说:“好,回来好啊,热烈欢迎你们!”
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饱含了无数深情,让志愿军代表们如同归家的游子般落下了热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