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55年,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
授衔仪式结束后,陈赓回到了家,还没等他进家门,孩子们就把他围住了。他们激动地问:“爸爸,你授了什么将?”
陈赓开玩笑地说:“芝麻酱。”
没想到父亲的一句玩笑话,小孩却信以为真。过了几天,陈赓的儿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几个将军。他们问道:“你知道你爸爸授了什么将吗?”
“芝麻酱呗!”
几个将军听后,相互对视后哈哈大笑起来。他们说:“这陈赓呀,连小孩子都要‘戏弄’一番。”
陈赓将军就是这么一个幽默诙谐的人,与他共过事的同志都深有体会。开国少将何廷一曾在陈赓手下做过事,他经常被这个幽默的上司逗笑,但1945年七大会后,陈赓与他说的一句过头玩笑话,却惹得周恩来副主席不高兴。
陈赓:“你怕不怕死?”
何廷一,原名何廷英,福建省长汀县人,年仅14岁就参加了红军。在之后的长征途中,何廷一不幸左腿中弹。卫生员在给他做检查时,发现子弹头嵌在肉里。若不及时取出,它会在肉里流动,到时候就不好找了。
情况紧急,只有一把剪刀、碘酒和酒精、镊子等普通工具。没有麻药,何廷一就这样硬撑过来了。简单包扎后,他又跟上部队继续前进。后来,有好几次因伤口感染,差点儿被留在老乡家。可他始终坚持:就是爬,也要爬到终点。凭着这股劲儿,他走完了二万五千里。
长征很苦,但有一个人却乐呵呵的。何廷一听说,此人是中央纵队干部团一个叫陈赓的团长,不仅打仗厉害,还会说笑话。有人说:“在部队休整时,陈赓就会给大家讲笑话听。大家一笑,疲劳就减轻不少。”从那时起,何廷一就知道陈赓了。
1937年2月,何廷一进红军大学学习不久,“红大”改名为“抗大”。随后,抗大一、二队合编,何廷一被编到一队,队长是陈赓。
这天,陈赓给部队开会。会后,陈赓叫何廷一留下。这是两人第一次谈话,何廷一比较紧张。不料,初次见面,陈赓就和他开起了玩笑。
陈赓走到他跟前,突然用严肃地语气问道:“你怕不怕死?”
“嗯?”何廷一像是没听清楚似的。停顿了好久,才反应过来:“报告队长,我不怕死!”
陈赓也不说话,右拳往何廷一的眼前一伸,何廷一本能地将头一偏,眼睛快速眨了一下。陈赓见状,哈哈大笑起来,说:“还说不怕死,我一抬手你就眨眼?”
何廷一急忙辩解:“这也不能说明我怕死啊?”
陈赓走后,何廷一嘴里嘟囔着:“换你也一样嘛!”
从这以后,何廷一就发现陈赓比传闻中,更加幽默诙谐,爱开玩笑。
何廷一在抗大一队期间,听战友们说过一个传闻,说抗大一队有不少的女同学,而且大多是领导同志的夫人。有一回,肖华的未婚妻王新兰给来延安做客的国民党人演出,下台后,忽然见一个身着国民党军装的陌生人向她走来,对方一把抓住了她,说:“快跟爸爸回家!”
王新兰很生气,说:“胡说八道,我根本不认识你。”
只见对方不依不饶,一个劲儿地拉着她往外走。王新兰见状,赶紧和队长求援。队长却笑着说:“他是咱们红军师长陈赓,他逗你玩呢!”
何廷一对这个传闻一开始是不相信的,但直到有一天他亲眼见了一出“玩笑局”。
这天,陈赓和抗大的女同学不知什么由头开起了玩笑。一位女同学要陈赓叫他“妈妈”,陈赓便一本正经地表示,那我是不是可以让“妈妈”哄睡觉呢?女同学丝毫不生气,立即回击道:“你是个坏孩子!”
一番对话,引得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原本紧张忙碌的思绪,被陈赓的一句玩笑话给冲淡了。
陈赓:“我要等傅涯三年”
1938年11月,何廷一来到了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在一科先后任参谋、副科长。
1942年,何廷一担任原一科和二科合并后的作战科科长一职。作战科长的职能,相当于参谋长的第一代理人。这样一来,身为作战科长,何廷一与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的接触就更加多了。
在对日作战中,何廷一感觉陈赓的警惕性非常强。百团大战结束后,日伪军对我各根据地的小“扫荡”不断,对太行山的大“扫荡”则每年一次,主要目标就是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值得一提的是,每次大“扫荡”我方都会被合围。
陈赓来到总部后,去科里找了何廷一。两人见面以后,陈赓气愤地说:“上次我从麻田回太岳,走到武乡县城附近遭到日本鬼子伏击。我的行动似乎有人告密,你好好查查你们科,看看有没有特务?”
陈赓离开之后,何廷一开始留意起科里的工作人员。他知道陈赓的话若不是开玩笑说的,那就证明是非常棘手的。
与陈赓相处下来,何廷一越发觉得这位领导工作和生活是完全分开的。工作起来严谨认真,一旦到了闲暇时间,那简直和普通战士没两样。
何廷一有一个苏联制造的指南针,是苏联援华飞行员送给他的。他一直都当作宝贝一样对待。这天,何廷一从口袋里取出指南针放在桌子上,忘记收起来,待他离开后,陈赓看见了直接就拿走了,离开前,给他留下了一张“此指南针是何廷一自愿送给陈赓的”纸条。
何廷一发现后,立即去向陈赓索取。但陈赓每回就笑笑不说话。为了回击陈赓,何廷一也决定要拿走陈赓一件“礼物”。
这天,陈赓带了一支小口径步枪到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显摆”。他当着何廷一等人的面,夸奖这枪如何精致、稀有。何廷一也觉得这枪好看,就开口向陈赓讨要。见陈赓不给,何廷一抓起枪就往外面跑。
这时,爱枪如命的陈赓一下子就急了,一边叫喊一边跟着追赶。其他领导们看到这一幕,都纷纷大笑起来。一个太岳军区司令员,为了一支土造小口径步枪,竟和一个小科长捉起了迷藏。
不知过了多久,陈赓跑累了。回到院里,他告诉警卫员帮他打一桶凉水洗澡。很快,水打来了,何廷一问他:“你在哪里洗啊?”
陈赓回答:“我就在这个院子洗。”
何廷一忙说:“不行,这里还住着人呢?”
陈赓大大咧咧地说:“不要紧。”
说完,他便开始脱衣服洗澡。等陈赓洗完后,何廷一很生气,他拿出了军纪说:“你是司令员,《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有一条是‘洗澡避女人’,这你该知道吧?”
陈赓听了笑呵呵地说:“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能教条地生搬硬套。你好好瞧瞧,这里有女人吗?”
提到女人,这年初夏,陈赓去王智涛(开国少将)的住所串门时,认识了文工团的傅涯女同志。
见面不久,一见钟情,陈赓当即就提出要交朋友。傅涯一点儿准备都没有,羞红了脸不说话。话别时,傅涯说让她好好考虑一下。陈赓说,你考虑三年,我等你三年。
回去后,陈赓和何廷一分享了这个喜讯。那时,何廷一还是单身状态,好奇地问:“为什么要等三年呢?”
原来陈赓的原配夫人王根英,在1940年冀南的一次反“扫荡”中,不幸遇难了。陈赓得知消息后,悲痛万分,他在日记本上留下了一句话:“今天是我最沉痛的日子,我的心跟着她走了。”
三年时间,陈赓表示要为王根英守节。
时间一晃而过。陈赓与傅涯的关系公开了,他们向组织申请结婚。出乎意料的是,由于傅涯的父母在台湾,他们的结婚申请被驳回了。陈赓向何廷一吐苦水,说傅涯是那么好的同志,谁也无法把他们分开。何廷一也表示支持他。
陈赓除了笑嘻嘻外,脾气也带点倔。凡是他认定的,就要坚持到底。最后,在他的坚持下,这桩婚事可算是圆满落下帷幕。
陈赓和彭德怀“抢”好吃的,何廷一被逗笑
1943年5月的一天,何廷一收到了彭德怀在作战室下达的命令。彭德怀告诉何廷一:“鬼子又要出来‘扫荡’啦,企图合围总部和129师师部,你立即通知直属机关和部队,立即做过转移准备。总部吃过饭后,立马行动。”
彭德怀判断准确,前方总司令部离开麻田的第2天,敌人就出来‘扫荡’了。何廷一非常佩服彭德怀对战事的把握如此精密。
彭德怀有个习惯,不论多么疲惫,他都要亲自前去观察地形。从麻田出发后,夜行军50里地,天刚亮他就起床上山看地形。何廷一就一直跟在彭德怀身后,为他作掩护。
在山上,彭德怀注意到日寇的动向。他下令,等鬼子过去以后,绕到它后面去,转移到太岳陈赓那里。
前方总司令部从麻田转移到太岳,陈赓亲自前去迎接。他下令太岳部队加强警戒的同时,又吩咐炊事员杀猪,慰劳彭德怀等人。
彭德怀严于律己,在生活上从不允许对他有所特殊照顾。有一次,四科副科长谢汉初送他一个猪肝,彭德怀非但不领情,还让何廷一去问谢汉初,这猪肝是掏自己腰包,还是用的公家的钱。在得知用的公家的钱后,彭德怀在党支部开会时专门拎出这件事让参会人员进行讨论。
在这次见到陈赓后,何廷一向他说了彭德怀的习惯,让他不要那么“铺张”。陈赓听后,笑了笑,随后给何廷一讲了一个他与彭德怀关于“抢”东西吃的趣事。
有一年,彭德怀来视察。到了吃午饭的时候,陈赓特意安排给彭德怀吃粗茶淡饭,而他自己关起门来吃好的,并且磨磨蹭蹭不出去。彭德怀等着急了,便推门进来,见陈赓正在吃鸡,就说:“好呀,你给我吃白水煮萝卜,自己却关起门来吃好的。你不让我吃我偏要吃。”
陈赓顺着说:“给你吃好的,你要骂人嘛!”
陈赓说完后,何廷一笑得直不起腰来!
陈赓与何廷一玩笑开过头,受周总理批评
1945年,在七大会上,陈赓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会议结束后,何廷一向他祝贺,陈赓听后,笑嘻嘻地说:“这算得了什么呢?不过是‘屁股插党参——后补’罢了。”话落,何廷一被他都笑了。
这时,周恩来副主席路过,恰好听到了。他大喝一声:“陈赓,你在胡说什么?”
陈赓吐吐舌头,像个犯错的小孩一样,直愣愣地站在原地不敢动弹。
后来,何廷一打听到,陈赓不怕毛主席、不怕朱老总、彭老总,平生只怕周总理。何廷一觉得,或许是在黄埔军校和南昌起义时,周恩来是陈赓的上级,可能周恩来对他太严肃的缘故。
这件事过后,何廷一原本以为陈赓会收敛一些,没曾想他还是一点儿都没变。建国后,何廷一投身空军建设,出任空军参谋处长、副参谋长。
50年代初,陈赓调任副总参谋长后,二人的见面机会又变多了。
每次见面,陈赓都要对何廷一说一句:“你这个小鬼,我是看着你长大的。”
实际上,何廷一只比陈赓小12岁。有时,何廷一也会回击一句:“你嘴上的毛好像也不多嘛,就不要在我面前卖老了。”
对于陈赓的玩笑话,何廷一只觉得一乐,没有放在心上。就像是一种调剂品,多年未见打破局面的一种最佳方式。
话说回来,在陈赓手下工作,没有两把刷子可不行。在陈赓任副总长时,他曾让何廷一办过一些事。
这一天,越南人民军总参谋长文进通访问莫斯科后路过北京,向陈赓提出给他讲一讲中国空军建设和空军战术问题。
对于越南同志的请求,曾任过武元甲顾问的陈赓自然是非常热情的。他当即给何廷一打去电话,请他过来谈一谈。
何廷一听后,连声说:“我去不行吧,我们空军创建不久,经验不足,恐怕不好多讲什么?”
但陈赓却不听这些理由,在他的坚持下,何廷一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过了几年后,越南空军军长邓性大校,率越空军工作团来华访问,并请中国帮助越南组建空军部队等。这一次,陈赓又给何廷一打去了电话。相比上一次,这次何廷一明显信心十足,立即答应了下来。
会谈过后,何廷一给陈赓写了一份书面报告。但过了几个星期后,陈赓却打来电话,问何廷一:“你跟越南同志谈得怎么样?”
何廷一说:“洽谈的情况我已经给你写了书面报告了。”
电话那头传来了陈赓的声音:“我没看见,好吧,我让秘书好好找找。”
过了好一会儿,陈赓给何廷一打来电话,表示报告找到了,并且向何廷一道了歉。
何廷一也很吃惊,这么多年来,他还是很少见陈赓低头的。这件小事他道歉了,何廷一便立马原谅了。
1961年,陈赓大将在上海病逝。何廷一闻讯噩耗后,心情万分悲伤,在他的回忆里,陈赓一个谦虚、豁达的将军,不应该这么早就离开人世。在往后回忆陈赓时,何廷一不免伤感地说:“陈赓大将,是个很不错的人。只是去世地太早了,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