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日本人的贼心就从未死绝过。阴的不行就玩抢的,抢的还不行这回直接玩脏的,可谓是不要脸至极。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觊觎华北,向关内步步进逼。同年,国民革命军第29军师长张自忠,率领38师,获得抗日以来首次大捷,中国人从此明白:日本不足畏,中国不可欺!
打出中国人的尊严的一仗
说起张自忠将军,就不得不提喜峰口战役,这一仗打出了中国人的尊严,打出了中国的国威!1943年5月,周总理作文称赞他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当时,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第38师师长的张自忠将军率队迎战,与日军在河北与热河交界处的长城隘口:喜峰口,狭路相逢。
1933年1月1日新年夜,日本关东军借口,东北军先向日本宪兵队门前投掷手榴弹;大举进犯山海关。第二天,日军甲种精锐第8师团一部由锦州,绥中,兴城出发,在兵车4辆,装甲车3辆,飞机5架配合下,向山海关发起猛攻。在全国抗日高潮的影响下,二十九军开赴前线后,士气高昂,誓与日寇决一死战。
3月9日拂晓,二十九军官兵们组成大刀队,500名于晚间潜登日军所占山头,29军在喜峰口寨附近与日军服部旅团相遇,双方展开激战。几处高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来回拉锯,杀声震天。出其不意地将日军砍毙,大刀队亦多数壮烈牺牲。张自忠亦于10日晨,率29军主力抵达喜峰口,指挥前线官兵奋勇作战,拼死抗击。
张自忠将军随即与军部相关人员商议并决定后,他自告奋勇地主动参加进大刀队,同时他也是也是唯一一个,参加大刀队的高级将领。大刀队随与3月11日攻敌不备,杀敌近千人,令日军闻风丧胆、势气低落。这就是抗战时期最著名的喜峰口战役。
在这次战役中,张自忠将军领军队,歼灭日军两个步兵联队和一骑兵大队,缴获几十辆坦克,取得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的首次大捷,鼓舞并唤醒了中华全民族的抗战决心,也打破了小日本不可战胜的神话。
在当时长达三个月的作战中,张自忠是身先士卒,他的部队,每次干的都是最危险的任务,全军上下无不敬佩。在这之后,张自忠是率领着手下的29军,奔赴于各大战场,这样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将领,他后来为何会背上“汉奸”的罪名呢?
自从1933年国民革命军29军38师师长张自忠,带领将士们取得抗日以来首次大捷后,蒋介石听闻后特赐予张自忠一枚“青天白日”奖章,并举行了隆重的授衔仪式!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7月底,因日军大举增兵,29军被迫撤退。撤退后需要留下一个人同日军周旋。29军军长宋哲元把张自忠留下,临别时张自忠对宋哲元说:宋先生,您现在是抗日英雄,而我,怕是要成汉奸了。他为何这么说呢?
张自忠受辱成“汉奸”
喜峰口战役大捷,让29军成为民族抗日的一面旗帜。本以为在之后他的道路会一片光明,当时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他成为了人人喊打的存在。张自忠是29军38师师长,他的部队“将不畏死、兵不惜命”。当时,29军军长宋哲元,是当时实际上的华北最高行政长官,他对日寇全面侵华的野心估计不足酿成大祸。
宋哲元为了保存实力,于是他是选择消极抵抗,并且是一退再退,也是认为只要自己向日军做出让步,甚至在当时还拒绝了中央军的帮忙,那么日军就会离去。而也正是因为他这个错误的决定,导致日军当时是在我国东北部迅速扩张开来。之后,日军也是对宋哲元发出最后通牒。
日军要求宋哲元退出北平,如果不退的话,那么日军将会发动猛烈的进攻。激战之中,他的副军长佟麟阁,和132师师长赵登禹英勇战死,北京外围阵地全部丢失,将士死伤惨重。在全国一片高昂的抗战气氛中,与敌谈判,无疑会被国人视作卖身求荣的汉奸。汉奸行为,不仅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且人人得而诛之。但为了29军能安全撤离,他虽满腔愤怒却只能接受命令。
原本在冯玉祥的部队中,张自忠很快就靠着出色的表现,深受冯玉祥的器重,于是他一路从一个新兵升为了师长。台儿庄战役期间,张自忠将军率领援军及时赶来增援,和临沂守军指挥官庞炳勋并肩作战,勇猛杀敌。彻底击溃了号称“铁军”的日本军队,从而为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先决条件和保障。
张自忠他对部下的士兵们说:“国家面临灭亡的危险,我们除了拼死战斗才能保卫她,否则别无它法。我相信,只要我们拼死战斗,我们的祖国和五千年文明,绝不会亡于小小日寇之手!我们永远不会改变为国家和民族而死的决心!”他的话极大地鼓舞了他的军队所有官兵士气,官兵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时刻准备和日军侵略者拼死一搏。结果现在张自忠自己却要忍辱负重与日军谈判,张自忠怎么能不气愤?
1933年张自忠率领38师,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后,因为29军军长的错误判断,导致29军撤出北平。留守北平与敌周旋的张自忠遭到全国一片骂声,高呼着打倒汉奸张自忠。那时候要求枪毙张自忠的喊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还有人拿他的名字嘲讽:自忠,自己不忠。一些不明就里的百姓群情激愤,甚至跑到他老家闹事,张自忠该如何证明清白呢?
被舆论逼死的绝代勇将张自忠
日军为确保占领区的安全,于1940年4月中旬,集中了六、七个师团的兵力,由第十一军发动枣宜会战,进攻枣阳、襄阳、宜昌等地。‘将军一去,大树飘零’。沉痛悼念这位举国闻名的抗日名将。看到这里,不禁奇怪张自忠生前还被人们认为,是人人喊打的大汉奸,怎么牺牲后大家都想突然转了性一样幡然醒悟呢呢?还都对他如此尊敬呢?
当时枣宜会战张自忠临危受命,张自忠亲自奔赴前线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回重庆后,大家才反应过来,原来那个被大家喊打喊骂的“大汉奸”,原来是一个精忠报国,不畏生死的爱国英雄。而他也成为了抗日时期上我军牺牲的最高将领。而在当时,日军为张自忠的牺牲也是大为感慨。日本的战机也是在天上来回了三次,却并没有投放一颗弹药。
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葬礼当天,日军设在汉口的广播电台中断正常广播,插播张自忠阵亡的消息:“对壮烈战死的绝代勇将,第三十九师团官兵,奉上最虔诚的崇敬的默祷”。蒋介石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更是亲自为其扶灵,并且追授张自忠为二级上将。张自忠的遗体送回重庆。在当时送回重庆的路上,有10万大军护送。
这个曾经被骂为“汉奸”的将军,以死明志。就像他说的,军人应该死在哪里?军人就要死在抗日的战场上,死在了军人应该死的地方。周总理来为张自忠将军题词“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