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每到春节,都会有年假,家家户户在这一天会团聚在一起,共同庆贺春节的到来,那么,在古代,关于春节的假期,又会是多久呢?
首先就是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称放假为“告归”,到了汉代就有了正式的休假制度,西汉时还有明文规定,《汉律》中是这样记载的,“官员每五日洗沐归谒亲”,意思是朝廷官员每五天就有一次休假的机会,这样算下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共会有73天休息的时间,就现在来看。
唐代的时候,朝廷大官的休息日是十天一次,成为旬假,也就是在每个月的第十天,第二十天以及月末最后一天休息,一个月仅有三天休息的时间。除了这种常规的节假日,皇帝还规定在一些传统的节日或者庆祝性、宗教性的节日里也可以休息,这和现代的国家规定假日放假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宋代时期,一年中一共有五十四个规定的节假日,这比唐朝还要多一个节假日,在54个节假日中,朝廷的官员们只有18天可以休息的日子,剩下的36个节日则要出席各种活动的庆典仪式。
唐朝的时候,婚假、丧假、探亲假依然非常完备,如果遇上重要之人的生辰,比如说老子、佛祖以及皇帝,这三个人的诞辰之日也是可以放假的,到了宋代,情况就不一样了,皇帝规定只有自己的生辰日可以放假,老子和佛祖的诞辰一律取消,但是因为宋朝时期皇帝的更替比较频繁,所以这个节假日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节日,都是随着帝王的更换而更换的。
到了元朝,假期就更少了,元朝的皇帝一贯奉行工作至上的原则,就这样很多节日统统取消,全年能够休息的日子只有短短16天。
+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常常工作到废寝忘食的地步,这就让底下的大臣们怨声载道,很多大臣想要跟他求得一个休息的时间,都被他一律驳回,因此,整个朝堂上几乎是全年无休无止地在工作。
后来朱元璋终于颁布了一个放假的规定,一年中只有三天休息的时间,这三天分别是春节、冬至以及皇帝自己的诞辰,可是这个规定颁布以来又有很多不满和问题,难以执行,无奈之下朱元璋又将放假的日子延长了,从12月开始,整整有为期一个月的休息时间。
清朝的放假制度,与明朝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到了后期鸦片战争开始,这种制度就被打破了,西方的文化大量向中国入侵,西方人规定每个星期有一天休息的日子,于是清朝也沿用了这种放假的方式,实现了在星期天休息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