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如今,非洲共有56个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权国家,其中绝大多数已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唯有南部非洲小国斯威士兰成为了这个规律中的“例外”。那么,这个“奇葩”小国究竟是何等存在状态?为何与中国保持距离?
斯威士兰,位于南部非洲,北、西、南三面被南非环绕,仅东边与莫桑比克接壤。国土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34万。无论从国土还是人口来看,都是名副其实的小国。曾在西方殖民者侵略之前一直是独立的王国,1907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地”,国王权力虚有其名,成为英国的傀儡。然而,斯威士兰在1968年宣布独立,时任国王索布扎二世带领人民站了起来。
然而,独立后的索布扎二世废除宪法,禁止政党,集中行政、立法和司法大权于一身,让斯威士兰人民在“当家做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无限讽刺。尽管后来两次颁布新宪法,保障了一部分人权和自由,但并未改变国王对国家事务的绝对控制。至今,斯威士兰仍是非洲最专制、最封闭的国家之一。
斯威士兰的经济严重依赖南非,出口商品单一,导致经济不均衡,社会贫富差距悬殊。尽管被世界银行列为中等偏下收入国家,但国家发展仍然停滞,社会面貌类似于中国80年代初的状态。
两位国王,索布扎二世和姆斯瓦蒂三世,都以豪奢的生活和众多的妻妾子女而著称。富得流油的他们通过“芦苇节”每年选娶一位新妃,展示了国家的奢靡和浮华。美国《福布斯》杂志2009年的全球最富有君主排行榜中,姆斯瓦蒂三世以20亿美元净资产位列第15名,占据了国家一半以上的收入。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斯威士兰一直未与中国建交,而是保持与台湾的外交关系。这在56个非洲国家中独树一帜。斯威士兰是否感到孤独,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