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59年,一名志愿军恋上朝鲜姑娘,放弃国籍留在朝鲜,后来怎么样?
创始人
2025-07-09 12:32:34
0

战争年代的爱情故事往往让没有亲身经历过战争残酷的人们唏嘘向往,人们憧憬着一种神秘而神圣的浪漫。可是,当彻底了解了战争环境以后,人们就会发现战争中的爱情对双方来说是残酷的,需要付出巨大的牺牲,心身都受到极度的考验, 哪怕是一丁点儿的退缩都会让战地爱情中途夭折。只有具有坚韧不拔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才能呵护这朵爱情之花。

本篇文章中,我们讲的就是一个志愿军战士和朝鲜姑娘的坎坷而动人的爱情故事。

一、苦难的战后朝鲜。

1953年,历时近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迎来了结束,可是,战后的朝鲜千疮百孔,美帝为了达到战争的目的,手段残忍无所不用其极。到处都是被飞机和炮弹轰炸燃烧而遭毁坏的村庄和荒芜的田地,朝鲜的工农业遭到了极度的破坏。

家庭的支离破碎和战争导致的人口急剧下降使得生产几乎无法恢复, 人们的生活也无以为继,当地有的人家里只剩下了年老体弱的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人们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在哪里。

有这么一个朝鲜家庭,就是千万个当时朝鲜家庭的缩影。两个成年哥哥参加抗美战争而双双为国捐躯,两个弟弟生病后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而离世,老父亲在噩耗的打击下没能挺住也撒手人寰,留下了年迈的母亲和一个17岁未成年的女儿, 她就是吴玉实, 小小年纪就承担起照顾母亲和家庭的重任,弱小的肩膀不得不扛起生活的艰辛。

面对这样的局面,中朝领导人决定由志愿军承担起朝鲜的战后重建任务。二、艰苦的战后重建和萌芽的爱情。

为了更好更快的帮助朝鲜完成战后重建的艰巨任务,志愿军实行了一对一帮扶计划, 即:一个士兵帮助一个家庭, 王兴复就是这样来到了吴玉实的家里,帮助她进行战后重建家园的任务。

王兴复是我军后勤部队的一位战士,当时的年纪才20岁出头。在战争时期,为了保证前线战事的顺利进行贡献着自己最大的努力,勤劳吃苦,在繁重的后勤保障工作上从无怨言。战争中,当后勤人手不够时,吴玉实和当地乡亲们就会帮助王兴复和志愿军战士运送物资,二人就这样在炮火的硝烟弥漫中相识的。

来到吴玉实家之后,一切从头开始,修缮破屋,耕作田地,王兴复给予吴玉实无微不至的照顾。缺衣少食的时候,王兴复甚至拿出自己的配额补给吴玉实一家,完全把自己当成了这一家的儿子,保证吴玉实一家的安全成为他职责和生命的重要部分。

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下,两个人相互帮助互相鼓励着顽强的成长。生活中砥砺前行,越来越默契的两个年轻人之间也慢慢的萌芽了一种相互依靠,不舍分离的感情。这种感情随着重建家园的日见雏形,也渐渐地升华成了爱情。虽然都没有明确说出口,可是,他们心里都知道对方的心意,甚至部队的同志们和领导也看出了不寻常。然而,志愿军有明确的规定:禁止与朝鲜人民恋爱。基于如此,他们只能压抑着这份珍贵的感情。三、复兴的家园和炽热的忠贞。

时光荏苒,岁月虽然艰苦,但是,终归是人定胜天。时间来到了1958年,朝鲜大部分的重建工作已经完成,人民的生活也基本稳定,两人的感情如同复兴的家园,如火如荼。

可是,这时王兴复的部队接到了撤回国内的命令,此时的王兴复完全没有即将回国见到久违的父老乡亲们的那种兴奋和激动, 因为他在这里,在这个本来不属于他的地方有了牵挂, 有了他的挚爱,有他的未来。在此之前,他已经义无反顾的爱上了吴玉实这个纤柔美惠的朝鲜姑娘,已经离不开这个他洒下无数汗水重建起来的家园。

于是,他抓紧时间向吴玉实表明了心意,他想留下来陪伴她一生,吴玉实此时面对诚朴老实的志愿军恩人,又何尝不想永远的跟心上人在一起呢?其实,两人在心里早就把自己交给了对方,只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才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得到心上人的同意,王兴复马上向上级汇报申请留在朝鲜,上级在了解情况后并经过两国高层领导的协商,此事有助于增进中朝友谊,所以建议王兴复选择退出中国国籍,加入朝鲜国籍,就地退伍,从此志愿军的所有荣誉与他无关。这样就能避开部队里禁止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恋爱的规定。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和深思熟虑,王兴复选择为了爱人就地退伍加入朝鲜国籍。

得到批准的王兴复马不停蹄,兴高采烈的来到吴玉实家门口,红着脸说:“从今天起,我不走了,你接受我吗?”

得到消息的吴玉实满含泪水,以前两个人共同走过的心酸苦难一一涌上心头,从现在起,门口这个突然变得腼腆的小伙子将是她的爱人,她的依靠,她的幸福, 她的一切。

在两国上级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帮助下,王兴复和吴玉实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四、落叶归根,携妻回国。

王兴复和吴玉实的一生是幸运的,幸福的,他们的婚事得到了中朝两国政府的批准。他们平安的相伴一生。

在朝鲜退伍的王兴复成为了当地的一名教师, 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当上了一所华侨学校的校长。远在他乡的王兴复,一直在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而贡献着自己的微薄之力。他们的家庭生活很幸福, 经历了战争年代的艰苦,他们更喜欢平淡的生活。一个踏实肯干,一个文静恬然, 所以生活逐渐变得富足美满, 家庭十分和谐。

尽管如此,每当夜深人静之时,王兴复不免想起祖国和远在国内的亲人,毕竟是刻入心骨的记忆, 永远无法忘却。这种乡愁情感随着年纪的增加而日益浓烈。他传授自己的学生有关中国的知识,学习汉字,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也让自己觉得回到了祖国亲人的身边。

吴玉实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此时,她在朝鲜的家人均已过世,了无牵挂,于是鼓励王兴复争取回国。

得到妻子的支持,王兴复经过不断的努力,他先是在1967年重新加回了中国国籍, 二十年后又申请回归祖国,终于在1981年,他和妻子回到了魂牵梦绕几十年的祖国,并定居在美丽的辽宁海城。

回国后的王兴复立即加入了祖国的建设,他进入海城变压器厂,兢兢业业工作到1992年退休。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原创 诸... 毛主席一生最爱读书,一本《资治通鉴》读了又读,在诸多历史人物中,主席最喜欢的就是诸葛亮。 在世人眼中...
原创 如... 如果以成败论,诸葛亮算不上很会用兵,五次北伐无功而返 《三国志》对诸葛孔明的评价没有错,诸葛亮的才能...
原创 1... 1980年,纪登奎向中央提出辞去他所担任的党和国家领导职务的申请后,邓小平在第一时间找到他谈话。 邓...
原创 7... 引言 1972年,周恩来召见了李达。交谈结束后,周恩来闲聊中说:“李达同志,你知道吗。你夫人因为你的...
原创 历... 在三国时代,刘禅这位蜀国君主,常常被人们误解为昏庸无能、不思进取的人物,成为“乐不思蜀”、“扶不起的...
原创 揭... 在民国时期,军队中高级军官身边往往有一位神秘而多才多艺的存在——副官。这位助手兼亲信在长官身边扮演着...
原创 毛... 毛主席年轻的时候便十分热爱读书,他对于历史类的书籍尤其热爱,那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给他带来了许多启发,...
原创 封... 在《封神演义》中,随着殷寿掌握了权力,便开始迷失在至高无上的权力当中。进而在拜祭女娲像时候,还想将其...
原创 郝... 2020年,郝柏村老先生在台湾逝世,台当局评价说“斯人虽逝,风范长存”。可是哪怕有如此高的评价,依旧...
原创 现...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来讲,历史都是由无数个人民推动产生的,这叫做人民史观,但是,毋庸置疑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