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76年,苏振华向叶剑英提一建议,叶帅:这招釜底抽薪用的绝
创始人
2025-07-09 09:03:47
0

前言

1972年,经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过问,苏振华回到北京。苏振华是位全能人才,周总理评价他:“苏振华有军队工作的经验,也有地方工作的经验,军队不用,我们用。”

“好钢用在刀刃上”,苏振华能在关键时期,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也反映出他是个有勇有谋,能担得起重担的将军。

图|苏振华上将

邓小平:常胜将军,相信你做地方工作也是一把好手

1949年,参加完渡江战役的2野5兵团,在江西上饶休整待命。

9月4日,兵团政委苏振华、司令员杨勇接到刘邓下达的命令,让他们率5兵团的16军、17军、18军3个军,秘密入黔。1个多月后,5兵团到达湘赣边界的邵阳地区集结。10月23日,兵团再次收到刘邓命令:令5兵团15日前攻占贵阳。

贵州,对于苏振华来说,有很深的记忆。苏振华23岁那年,红军长征中赢得的最大一次胜利就是在贵州遵义。

那晚,时任红3军12团政委的苏振华指挥由4个连组成的“爬城队”突入遵义城。国民党吴奇伟纵队2个师向遵义袭来,苏振华率第12团和兄弟部队,与敌人拼杀,5天5夜,打得昏天暗地。

图|苏振华年轻时的照片

也是从这场战斗中,苏振华才了解了“黔驴技穷”这个典故的出处。

由于之前战贵州有了经验,所以,苏振华这次下令,每个指战员除了背武器装备外,还要额外背几斤盐巴。11月6日,不论战略,还是物资都准备充分的5兵团,在苏振华指挥下,浩浩荡荡地向贵阳进军,

此时,防守贵阳的黔敌何绍周见状,赶紧逃命。11月14日,5兵团进占贵阳。

与此同时,邓小平给苏振华发来电报:“经毛主席同意,中央命令你出任贵州省委书记,但此大任,非君莫属。常胜将军,相信你做地方工作也是一把好手。”

贵州是一块素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之称的地方。当苏振华踏上这块荒凉的土地后,他就以“父母官”的名义起誓,一定要让这里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苏振华饱尝过穷苦的滋味,他曾经也是一位雇农家的孩子……

苏振华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的一个贫苦家庭,他在家排行老七,故名“苏七生”。家里穷的叮当响,苏振华自有记忆开始,不仅要为地主干活,还要忍受地主的虐待。

图|彭德怀

平江县虽小,但革命风气大。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发起著名的平江起义,占领了县城,成立红5军。16岁的苏振华,早就受够了地主的压迫,他找到红5军军长彭德怀,说要加入他们。

由于苏振华年纪不够,彭德怀就让他等几年再来。

1929年,苏振华参加了共青团,1年后,他遵照共青团组织的决定,带着37个少先队员去参加红军。

比苏振华大14岁的彭德怀,这回热情地接待了他,还给他改了个名字,编入红3军团1师3团3连当战士。这年,苏振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参军没多久,苏振华就迎来了五次反“围剿”战斗。在枪林弹雨中,苏振华英勇向前,虽多次身负重伤,所幸没有丢掉性命。由于他战绩出色,于1934年被任命为红5师13团政委。

图|苏振华(中排左四)

在长征路上,苏振华调任红4师12团政治处主任。

1935年2月,苏振华率12团进军娄山关,他与团政委钟赤兵一起率第1营和侦察排向娄山关发起猛攻。激战中,钟赤兵不幸身负重伤,苏振华拼命打掩护,终于坚持到了援军赶来。战后,苏振华接替了送医治疗的钟赤兵的职位。

1936年4月,苏振华被送去红军大学第一期高级班读书。从小没上过学的他,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用功刻苦的样子,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扬:“苏振华同志,是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

11月,苏振华从学员中被挑选出来任红军大学二期二科科长。后来,红军大学改为“抗大”,驻地搬到延安。“抗大”第四期采取分散办学的方法,苏振华就跟着学校走。

到了“抗大”第五期,学校开到了抗日前线。之后,与华北联合大学合编为八路军第五纵队,也就是青年纵队。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是罗瑞卿,苏振华任一团团长。

在华北抗日战场,苏振华没有待多久,就到了冀鲁豫边区。1941年5月,苏振华担任新组成的冀鲁豫军区政委,负责领导这块根据地的军民抗日。

图|行军途中的冀鲁豫军区部队

1942年,由于日寇不停“扫荡”和疯狂掠夺,百姓们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苏振华亲自指导军民与敌抗衡,并领导军民开展生产自救。在苏振华和杨得志司令员的带领下,冀鲁豫边区逐步显露生机。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派重兵向华北解放区进攻。苏振华和纵队司令员杨得志受命,率第一纵队前去阻止敌人打通平汉铁路。在平汉战役中,第一纵队大获全胜,毛主席亲签贺电:此战是“伟大胜利”。

1947年3月,第一纵队与第七纵队合编,成立新的第一纵队。苏振华任政委,杨勇为司令员。

对杨勇,苏振华是熟悉的。两人从1940年起合作,到解放贵州后,第三次在一起共事,一个任省委书记,另一个任省军区司令员。

苏振华上任后,贵州匪患猖獗。1950年3月,贵州发生了全省规模的土匪叛乱,几十万的匪徒到处袭击,攻打城镇,穷凶极恶地残害干部群众,甚至占领了30多个边远的县城。

有的同志因为匪乱有些慌张和着急,苏振华恼了:“你们怕什么?人民是站在革命一边的,土匪翻不了天。”

图|苏振华发表讲话

11月23日,苏振华指示成立贵阳警备司令部,立即开始整顿社会治安。12月11日,军管会临时法庭召开了贵阳解放后的第一次公审大会,苏振华亲自出席,与群众们一同看着悍匪刘彬等人被枪决。

在剿匪斗争中,苏振华运用镇压和宽大两种方式。有的作恶不多的小土匪,苏振华采取教育方针。

有个苗族女匪,枪法了得,在土匪行当里颇有名气。她得知解放军来剿匪后,就金盆洗手了。后来,女匪被群众揭发出来,部队就把她逮捕起来了。

对于女匪如何处置?省委形成了两种态度。苏振华听取不同意见后,说,这个女匪作恶不多,放了她,有利于剿匪工作。当地群众听说要放了女匪,担心日后报复,纷纷请愿将其杀之。

苏振华说,我们有信心把她改造过来。女匪很感激苏政委,自告奋勇上山去说服其他土匪。她现身说法:放下武器,争取人民政府的宽大。

苏振华放了一个土匪头目,却争取了许多的土匪迷途知返,进而加快了剿匪的进程。

匪患清理干净了,苏振华便开始投入到了新贵州的建设上。说起贵州,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穷”。

苏振华下到黔西考察,挨家挨户地找农民聊天。当他看到小孩在家里光着身子没衣穿,一家每月吃的盐仅半斤时,苏振华掉了泪。当回到贵阳后,当即指示,紧急调盐进黔,解决农民急需。

接着,苏振华又下令,给最困难的毕节地区每年拨救济布50万米。他说:“给娃娃们做条裤子穿,要让他们走出户外。”

图|苏振华

在贵州5年时间,苏振华扎扎实实地为民做了很多事。贫穷的贵州在苏振华的改造下,正一步步地朝着兴盛方向前进。就在苏振华撸起袖子大干一场时,中央下了命令,让他到海军去工作。

苏振华向叶剑英提一建议,叶帅:这招釜底抽薪用的绝

1954年年底,苏振华离开贵州,调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时任海军司令员的是肖劲光,比苏振华大9岁,对海军建设很有见地。苏振华对老首长很敬佩。

到职后不久,苏振华就去了海军各单位,了解部队,熟悉干部,学习海军知识。很快,他就完成了从地方到军队的角色转换。

1957年2月,苏振华被任命为海军政委。与此同时,中国研制核潜艇工程正式启动。

这个项目从成立之初,就备受中央领导们的重视。毛主席曾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在周总理的授意下,苏振华担任核潜艇研制领导小组组长。

图|毛主席视察海军部队

从1960年到1965年,在经历了难以想象的磨难,几次都要终断研制工作时,是苏振华不懈坚持、据理力争才让核潜艇项目没有彻底地停下来。

1965年6月,还在医院治疗的苏振华,收到了钱学森要来海军谈导弹发展方向问题的消息。他在病榻上立即给肖劲光写信,建议尽快请钱学森到海军来。6月10日,苏振华抱病听取了钱学森的建议。

8月19日,中央批准核潜艇研制重新上马。据苏振华的秘书说,那天,苏老特别地激动,流着泪,大笑着……

从1967年到1972年,苏振华被“监视”起来了。身处逆境的苏振华,不为个人安危着急,日夜牵挂着海军的建设,为核潜艇担心。在关键时刻,毛主席连续几次亲笔批示,加快了核潜艇的研制进程。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胜利下水。苏振华得知消息后,激动不已。

1972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过问下,苏振华恢复了工作,改任海军第一政委,并担任海军党委第一书记。

1975年,毛主席接见苏振华,谈话中,毛主席鼓励地说:“苏振华同志,海军要靠你呀!”苏振华听后,很受鼓舞。

毛主席去世后不久,苏振华受中央委派连夜接管了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宣传机构。

1976年10月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由上海、江苏、山东、湖北4省市和南京、济南、武汉3军区负责人参加的第一批打招呼会议。苏振华出席了这次会议。

8日,叶帅指派苏振华约见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周纯麟,了解上海市委书记马天水的反应。

周纯麟的表态很明确,坚决拥护中央的决定,并反映了马天水参加打招呼会议后的抵制态度。而后,苏振华、周纯麟找马天水谈话,对他的抵制态度进行了严肃批评和警告。

据了解,上海的大小事情,掌握在马天水、徐景贤、王秀珍的手里。现在马天水到了北京后,上海还有两位领导头目。

苏振华向叶帅提一建议:我们可以把徐景贤、王秀珍也叫来北京,这样就会造成上海群龙无首的局面。叶帅听后,笑着说:“这招釜底抽薪用的绝!”

2天后,徐景贤、王秀珍接到了让他们去北京开会的通知。到了北京以后,三人汇合,上海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

为了避免上海出问题,中央政治局做出立即派出中央工作组接管上海的决定。由苏振华、倪志福、彭冲三人带队进驻上海。

图|苏振华和倪志福、彭冲的合影

到上海几天后,所有成员不解带地紧张工作,苏振华连续听取各方面的汇报,并把最新情况上报中央。

1976年10月26日,中央做出上海市委改组的决定,任命苏振华为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倪志福和彭冲分别是第二、第三书记。

邓小平:“苏振华同志,你们上海搞得不错”

在苏振华等人的指导下,上海没有出乱子,局势很快地稳定了下来。1977年春,苏振华和倪志福从上海到北京汇报工作,暂时住在西山。这天,一位警卫员告诉苏振华,说看到邓小平在外面散步。

苏振华听后,赶紧出去把邓小平接到了屋里。邓小平是苏振华的老领导了,两人见面,格外亲切。苏振华向邓小平汇报了上海的工作情况,邓小平点点头,说:“苏振华同志,你们上海搞得不错。你说的这些,阿丕和我说过了,我完全同意。”

图|苏振华

谈话中,苏振华由衷地对邓小平说:“大家希望您尽早出来工作。我们都拥护您。”

邓小平看着老部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告别了邓小平后,苏振华继续投身到了工作当中了。苏振华念着海军现代化建设,1979年春节,他带兵下到海军基层,看望了老领导、老战友。2月6日,苏振华病情加剧,但他仍向医院请假,去参加了海军的一场会议。

没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苏振华走完了生命的最后征程!

相关内容

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上纬新...
7月8日晚,上纬新材发布公告称,智元机器人拟通过公司及核心团队共同...
2025-07-09 08:40:22
两岸足球小将在榕以球会友
在榕城的绿茵场上,两岸足球小将们以球会友,展现出别样的风采。他们身...
2025-07-09 08:39:16
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
近日,备受瞩目的福州市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名单正式揭晓,令人振奋的是,...
2025-07-09 08:38:34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
7月5日至6日, “中国体育彩票杯”中国・嘉峪关第十六届国际铁人三...
2025-07-09 08:37:20
引入无人机智能巡查系统 罗...
在罗源的矿山监管领域,如今迎来了智慧“千里眼”——无人机智能巡查系...
2025-07-09 08:36:30
原创 ...
众所周知,美国的地理位置优越,大多数地区处于亚热带以及温带季风气候...
2025-07-09 08:34:11
原创 ...
引言 邓小平生前的好战友不多,除了周恩来、刘伯承之外,当之无愧的就...
2025-07-09 08:34:00
原创 ...
长枪是最主要的冷战兵器之一,综合威力大,是“十八般武器”之一,“四...
2025-07-09 08:33:39
原创 ...
在1949年爆发的金门战役中,我军遭遇了惨败,九千多人都牺牲在了战...
2025-07-09 08:33:39

热门资讯

成都一袭汉服课堂科技有限责任公... 在遥远的古代中国,商朝,一个以奴隶制为基石的王朝,跨越了约六个世纪,自公元前16世纪初至公元前11世...
原创 2... 韩国,书上说是一个发达国家,但是它的国际地位和自身的发展并不匹配。 表面上看韩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很高,...
原创 美... 大家这次终于看清楚了吧,谁才是美国的主人。 我们常说,美国控制了很多国家,网络上喜欢戏称美国是谁谁谁...
原创 大... 清代有一部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名为《说唐演义全传》,讲述了自隋末农民起义开始,一众瓦岗英雄们风云聚...
原创 宋...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对宋王朝的统治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冲击。 虽然康王赵构随后登基称帝,但其政治地位并不...
原创 毛... 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公共食堂像风一样吹遍大江南北,到1960年4月的时候,据当时14个省市...
原创 中... 1949年9月,周总理亲自签署,一个美国医生正式成为第一个加入新中国国籍的外国人。几天以后,毛主席亲...
原创 蒙... 蒙古建国后,还不是一个很大的国家,而成吉思汗的雄心是建立一个帝国,他首先进行了一次西征,又称蒙古征服...
纪念邹韬奋逝世80周年大会举行... 1944年7月24日,中国著名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和政论家邹韬奋在上海去世。当年10月7日,《解放日报...
原创 施... 近年来有关清朝水军名将施琅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其中以《施琅大将军》最具有代表性。 在这部影视剧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