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无数革命前辈努力的结果,有的人很幸运,他们见证了中国成立但也有很多革命前辈牺牲在了路上。
1941年,国民党反动派发起战争,制造了著名顶顶的皖南事变,在这当中,新四军的一位高级将领在途中遭遇队友叛变,遇到8万人突袭,不幸中弹。
随后他害怕连累自己的队友,就将最后的一发子弹留给了自己,英勇牺牲,他是谁?那场战役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袁国平简介
他叫袁国平,出生在1906年5月份的湖南省的一个小乡村中,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村人,他的父亲是个手艺人,一家人有时靠着种地和母亲做着针线活为生,在那个时代,袁国平的生活算的是非常的艰辛。
然而就算是这样,袁国平的父母他们深知只有学习才能有所成就,他们就坚持让袁国平上了学校,每天辛苦的给袁国平供着学费,盼望着他早日能成功,很快,袁国平已经6岁,他的父母就把他送到了私塾去学习。
袁国平自己学习也很用功,每天寒窗苦读的学习,终于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16岁就考上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这个学校也是相当的厉害,早期的毛主席和蔡和森都在这个学校学习,在学校期间,袁国平刻苦学习,爱好很多,尤其对国家大事最为上心。
他当时学习优异,对马克思主义思想产生了很深的兴趣,又爱帮助人,很快学生们都推举他为学生的代表,去参加长沙市学联。他还积极参加党组织的各种活动,袁国平很喜爱文学,他也是师范大学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与国学老师田汉有着深厚的师生情谊。
在袁国平毕业后,就接到老师田汉的邀请,让他来上海去协助南国社的活动,袁国平就来到了上海,不久,南国社就因为宣传进步思想就被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了 ,袁国平很是震惊,他看着这群人,深知只有推翻了这些旧社会的统治,我们才会迎来光明的未来。
弃文丛军 报效国家
当时黄埔军校正在招生,于是袁国平就放弃文去从军了,最后它通过了选拔,成为了黄埔军校的学生,入校之后,袁国平积极学习和阅读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等书籍,思想得到了很大的变化。
有时周恩来会来黄埔军校给学生讲课,在这些领导的影响下,袁国平对政治的认识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1925年12月,袁国平坚定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党员。
早在1926年,国民党发动了北伐战争,袁国平也跟随着党一起出发,虽然他在党中只是一个宣传干部,但他做事兢兢业业,编写了许多励志的音乐,来鼓舞士气。
在此期间,袁国平结识了自己的爱人,她叫邱一涵,也是一名党员,他们两个人兴趣相同,都是为了报效国家,在那个艰苦的岁年,两个人互相鼓励,相互帮助。走向了婚姻的殿堂,并孕育一双儿女,但由于两人都忙碌在工作当中,就把孩子送到了老家奶奶的家中抚养,随后两人又奔走在革命当中。
随后在起义军中,都能经常看见袁国平的身影,当时起义军跟敌人相差的差距太大,战斗只能被迫转移到其他地方在起义军被打散之后,袁国平就带领着剩余的士兵组建了一个新的革命军队第4师,随后他又被任命多个职位,多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有了许多的积累经验。
不久他就被任命为彭德怀领导的红军3军担任主任,帮助彭德怀一起成功攻占了长沙。因为表现能力很出色,被彭德怀连连称赞,还被称为得力助手,留在了彭德怀的身边。
随后因为人数和武器上的差别,长沙又被国民党夺走,袁国平就带着队伍就上了井冈山,而当时井冈山上还有两支队伍,为了可以更好的管理,中央就把这两支队伍交给袁国平,并改名为红军第一方面军。
当时袁国平利用国民党的内部问题,一方面开展政治宣讲,先后发布了很多篇文章,对于国民党所做的事情,进行揭露,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表扬。后来袁国平就跟着毛泽东转移到了其他地方,跟随毛泽东一起作战。
由于袁国平出色的的表现,渐渐的得到了中央的认可,得到了毛泽东的认可,毛泽东还推举他做为新四军的部长。很快袁国平就带这个新四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好景不长,随后袁国平接到命令去攻打敌人的防线,他就带着几万人的队伍向敌军阵营发起了进攻,正当一切如期进行时,突然队伍的中的一个人偷偷的将我军的方位,传递给了国民党。
随后袁国平带领着新四军在前进的途中,遭到了国民党8万余人的偷袭,他们被包围了,在生死的关头,他让剩余的军力都集中在一个地方去突围,但他自己却暴露在敌人的面前,自己不慎中弹,袁国平倒在了地上,生命危在旦夕。
战士们看着自己的长官,倒在了下面,就立即跑到了袁国平的面前,用手扶着他的脑袋,就在这个时候,袁国平用着薄弱的声音对着队友说道:“不要管我,你们快走”。
队友们并没有放弃袁国平,尽管自己都受了伤,也要背着袁国平向前走,他们不愿意抛下他,随后等他们冲出包围之后,原本几百人的队伍就剩下了几个人。
他们带着袁国平来到了一间破庙休息,战友们帮他捂着中弹的伤口,让他不要说话,等待着医生的到来,但袁国平凭借着自己的一丝丝力气握着副排长的手,把几块钱放到了副排长的手中,然后努力的挤出了两个字,说道:“党费”,随后就没力的倒在了地上,战士们见后,连忙搀扶着袁国平坐下,让他坚持着少说话,等待着救援。
但袁国平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为了不连累队友,他趁着夜色,将士们都在休息,他拿着枪,看着里面的一颗子弹,心想:“没想到这最后一发子弹,竟然留给了自己”,随即他就对准了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袁国平倒在了血泊之中,随着枪声的响起,战士们看着袁国平的尸体泪流满面。
战斗结束后,战士们带着袁国平的遗体,将他埋葬起来。袁国平,一个年仅25岁的新四军高级将领,用它宝贵的生命换来了国家的安全,他将一生都贡献给了国家。1955年,中央将袁国平的遗骸从安徽迁到了南京烈士陵园。
袁国平死后,他的儿子袁振威当时正在奶奶家生活,袁国平的母亲得知了儿子的噩耗,便一病不起,不久就去世了,随后袁振威就跟着母亲生活,但是没有享受几年的好生活,他的母亲也去世。
年仅17岁的袁振威成为了孤儿。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他以自己的父亲作为榜样,努力学习,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哈尔滨军事学院录取。在学校中,他表现优异,毕业后被分配到了海军,去研究装备。
小结:
如今的他,已经年迈,当时他和他父亲所做的贡献,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们,今天的中国是靠无数的革命前辈换来的和平的生活。
我们要珍惜现在,同时也要铭记历史,记住他们是为了国家而牺牲,他们是伟大的,值得我们永久的记住和铭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