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日,中苏正式建交,而毛主席访问苏联一事也提上了日程。
名义上此行似乎主要是为了向斯大林70寿辰祝寿,但实际上这次出访的主要目的就是同斯大林谈论有关中苏两国之间的重大政治和经济问题。
最重要的是重新处理1945年两国签订的“友好同盟条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关于外蒙古的独立问题一直是备受两国瞩目的焦点。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主席就不止一次的电报斯大林,主动询问苏联是如何对待内蒙古和外蒙古的统一?
毛主席的本意是想收回外蒙古,实现国家的统一,但是斯大林的态度很强硬,他发电文拒绝了这一提议,斯大林是如何回复的?
毛主席的这一次苏联之行又怎么样了呢?
外蒙古是如何实现独立的
外蒙古原本是中国的领土,但是苏联从1921年起就开始插手外蒙的事务了。
就在1921年,白俄罗斯男爵恩琴率领一支部队进入到了外蒙古,他们先是打败了中国在外蒙古的驻军,接着又建立了一个由他控制的傀儡政权。
而看到这种情况,哲布尊丹巴八世活佛便秘密派人前往北京,想要让当时的北京政府出兵驱逐恩琴。
但是当时我国国内正值军阀混战,分身乏术,无暇顾及到外蒙古,在这个时候,苏联却选择了迅速出兵,他们将恩琴给剿灭了,同时扶持蒙古的人民革命党建立了政权。
虽然在苏联的扶持之下,外蒙古建立了政权,但是苏联自觉出兵无理,所以便对外宣称是在帮助中国驱逐白俄侵略势力,而一旦恩琴被消灭了,他们便立刻撤兵退出蒙境,归还中国主权。
所以,从这可以看出来,当时的苏联还是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
然而,苏联政府也仅仅是说说而已,实际上,他们并没有撤兵退出外蒙,反而是留了下来,并一直控制着蒙古的一切。
对于苏联在蒙古建立的政权,外蒙古人也是很不满的,他们曾经在1922年到1932年的十年时间里面,先后爆发了十多次针对苏蒙政权不满的起义,但无一例外,都被苏联武力镇压下去了。
接着,苏联人又在蒙古实行了肃反政策,蒙古的各个阶层都被波及到了,共约有四万人被屠杀,所以从这之后,蒙古人被打怕了,就再也没有人敢起来反抗苏联的统治了。
一直到抗战前夕,外蒙的政权还是一直被苏联人给把控着。这种情况出现转变是在二战后期,那个时候中国为了取得苏联政府的支持,早日将日本驱逐出境,国民政府就派了代表团去莫斯科,与苏联政府商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相关事宜。
1945年6月30日的下午,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宋子文携带蒋介石写给斯大林的亲笔信来到了莫斯科。
中国争取外蒙古的努力
1945年7月2日,中苏双方举行了第二次会谈。斯大林先拿出了《雅尔塔协定》让宋子文看,《雅尔塔协定》中有一条规定:外蒙古之现状,应加以保存。
也就是说,外蒙古现在已经被苏联控制的现状必须加以维持。宋子文在来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苏联会从这个方面着手,所以他提议可以暂时先将外蒙古的问题搁置,留待以后再谈。
然而斯大林听完之后,十分恼火,他用十分强硬的口气说到:
“中国必须承认外蒙古独立,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宋子文随即表示:“中国任何政府如果丧失土地完整,必为国人不凉。”
斯大林不听,他们狡辩说,如果外蒙古不能独立的话,那么日本人很可能从外蒙古进攻西伯利亚,那么苏联在远东的利益就会受到严重的损害,所以他们必须保卫外蒙古。
保卫外蒙古是假,趁机攫取利益是真,到最后,斯大林明确表示:如果中国不同意外蒙古独立 ,苏联就不会出兵东北,帮助中国消灭日本关东军。
等到7月7日晚上,斯大林再次表示:“如果外蒙古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也就不可能讨论中苏条约的问题。”
宋子文始终不让步,他知道一旦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那势必是要垮台的。双方再次经过了多轮的磋商,始终未得解决之法。
后来,蒋介石终于妥协了,而在外蒙古独立这个问题上,蒋介石想出了一个方法,那就是让外蒙古全民投票决定是否独立,如果最终的投票结果是同意独立,那他将会宣布外蒙古独立。
对于蒋介石的这个提议,斯大林终于同意了,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中,写下了这样的一条:
“因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愿望,中国政府已申明于日本战败后,如果外蒙古之公民投票证实此项愿望,中国政府当承认外蒙古之独立......”
中苏双方谈妥之后,到了最后代表中国政府签字阶段,宋子文拒绝签字,他辞去了外交部部长一职,最后的签约仪式是由新任的外交部部长王世杰完成的。
后来十月份,关于外蒙古是否独立的公投在乌兰巴托举行,中国代表团也到达了现场。最后的公投结果显示,外蒙古人员赞成独立的共有487409票,占全部参加公民投票人数的100%,也就是说,没有一个人投反对票。
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正式发表了公告,法定承认外蒙古独立,至此,外蒙古正式脱离中国。
毛主席与斯大林的交锋
在解放战争期间,苏联曾经邀请过毛主席到莫斯科来讨论关于中国革命问题和中央军事胜利后面临的一些问题,其中也包括中苏关系问题。
然而,当时由于毛主席所处地方遥远,交通不便,再加上军务缠身和其他的一些原因,毛主席的启程日期一拖再拖。
后来等到解放战争后期,形势逐渐明朗之后,关于毛主席到底要不要去莫斯科的疑问再次被讨论了起来。
斯大林认为毛主席当时来不太合适,建议在建立正式的中国革命政府之后,以政府首脑的身份来访问比较好。毛主席同意了这个提议,决定把赴莫斯科的启程日期暂时往后推。
毛主席是不去莫斯科了,但是谈判还要继续,于是,斯大林提议米高扬去中国,米高扬于1949年1月26日飞往中国,1月30日抵达,一直停留到了1949年2月8日。
在谈话过程中,毛主席主动询问了他们如何对待外蒙古和内蒙古的统一问题。米高扬回答说:
我们不主张这样的统一,因为这可能会导致中国失去一大块领土。
米高扬的意思是内蒙和外蒙统一之后,可能都会独立出去。毛主席又说:“外蒙古可以和内蒙古联合起来并入中国版图。”米高扬还是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米高扬看来,蒙古人民共和国已经享有独立,且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已经承认了外蒙古的独立,他们有自己的军队、文化和经济发展的道路,任何时候都未必会自愿放弃独立。
中苏两国关于外蒙古所争论的种种被米高扬报告给了斯大林,斯大林随后给米高扬发了电报,让他转告给毛主席。
斯大林在电报中说道:
“即使是所有蒙族地区都统一成一个自治地区,外蒙古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独立而在中国版图内实行自治。自然,这事的决定权属于外蒙古自己。”
斯大林就这样又将皮球推给了外蒙古,对于这种行径,毛主席没有继续执着于要个确切的结果,他没有再提出蒙古统一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之后,搁置了好久的访苏终于再次被提上了日程,以毛主席为首的一行人于1949年12月6日从北京乘专列出发前往苏联,12月16日,代表团抵达莫斯科。
当晚6点,毛主席和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首次会见。毛主席提出要订立中苏新约,斯大林不同意,他主张保留1945年中苏条约,但可以在其上进行一些修改。
毛主席很失望,提出要让周总理来一趟;斯大林不理解,反问道:“如果我们不能确定要完成什么事情,为什么还叫他来,他来能干什么?”
此后大概约十天左右的时间,由于双方始终未能在新约上达成一致的意见,苏联对毛主席采取了冷落的态度,毛主席住在莫斯科远郊的别墅中,无所事事。
等到12月24日,在毛主席和斯大林的第二次会谈中,斯大林也是丝毫不配合,这引得毛主席大发雷霆,恰逢那个时候英国有一家通讯社传斯大林将毛主席给软禁起来了。
这下子,可让苏联方面慌了神,后来印度和其他的国家也相继表态,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苏联的立场才稍微发生了一些动摇,同意了让周总理来莫斯科。
周总理等人在1月9日从北京出发;1月20日抵达莫斯科;1月22日,毛主席、周总理同斯大林、莫洛托夫举行了会谈。
经过几轮磋商,“双方政府确认蒙古人民共和国之独立地位”,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再次确认了外蒙古的独立地位,这表明,苏联并没有向他们所宣称的那样,与沙皇俄国的外交政策“彻底决裂”,相反,他们保留了一贯的对华政策。
不过,这次毛主席的苏联之行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的,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等问题,都有了新的规定,苏联也放弃了在中国的许多特权,这也可以说是苏方做出的巨大让步。
但是,能说1950年重新签订的中苏条约是一个完全平等的条约吗?不能!它既有积极的一面、同盟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不平等的一面。正如毛主席所说: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放在哪个时代都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