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比如我们的开国上将王建安,因性格耿直,经常得罪人,甚至还顶撞自己的上级陈毅元帅,因而建国后没有得到重用。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也是因性格而酿成悲剧的著名将领,他的名字叫陈光。
1905年,陈光出生于湖南省宜章栗源乡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早年时期,陈光曾在家乡读了几年书,但因家境贫困,14岁辍学回家务农。大革命时期,陈光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在家乡组织农民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1月的一天,陈光听到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在宜章县城举行年关暴动,便将“马日事变”后埋藏的12支步枪给拿了出来,组成农民武装队,对我党部队进行支援。
随后不久,陈光便跟随部队上了井冈山,任第二十九团第一营第三连连长。
当时,陈光革命意志非常坚定,他说道:“我陈光是土豪劣绅的死对头,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队伍里。”
不得不说,陈光打仗确实是一把好手,不但果敢,还非常有谋略,在反围剿战争中,陈光曾经救过林彪一命,当时林彪任第一纵队长,陈光任第一支队副支队长,因作战勇敢,立下战功,陈光还在1931年获得二级红星奖章,并升任第十二师师长。
长征期间,陈光更是大放异彩,他充分展现出自己身先士卒的一面,率领前卫部队一路过关斩将,屡建奇功,比如说攻占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夺取天险腊子口,陈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后来到达陕北,组织对陈光作出极高的评价:“在长征中腊子口攻坚,陈光对中央红军北上,渡出险境,贡献极巨。”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光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八路军115师,陈光任三四三旅旅长,部队刚接受改编,陈光就率领部队打了一个大胜仗,在平型关重创日军板垣师团,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歼灭战的重大胜利。
随后不久,115师师长林彪被阎锡山部队误伤,赶赴苏联治病,陈光接受八路军总部的任命,出任115师代师长,与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一起率部向山东挺进,在梁山战斗中,陈光击毙日本天皇的亲戚田敏江少佐,被八路军总部称为“歼灭战的典范”。
解放战争时期,陈光率领部队开赴东北战场,先后担任东满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六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参加了解放长春的战斗。
但在此时,陈光的倔强性格、暴躁脾气也得到充分的展现,比如说在东北战场期间,陈光曾因调电台事件与林彪发生冲突,1949年3月,四野在北平召开高干会议,会议上,林彪对陈光进行了点名批评,称其“居功自傲”,谁知陈光听到后立刻起身离开了会场。
新中国成立不久,组织对陈光有了新的安排,让其出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广州警备区司令员,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职务,陈光爽快地接受了组织安排,走马上任。
谁知,随后,陈光竟然又与广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叶剑英产生了矛盾。
当然,主要是陈光在工作中犯了一些错误,比如说将老家宜章的一些烈士子女和亲戚朋友招到广州办训练班,在对港澳台的情报工作方面处理也不太严谨,针对陈光所犯的错误,组织首先对其进行开导,叶剑英就曾当面对陈光进行劝说,让其承认错误,谁知,陈光那执拗的性格再次展现出来,甚至还拍了桌子。
叶帅说道:“陈光,你是党的高级干部,又是老同志,总得讲点组织原则吧。”
陈光回复道:“无原则的批评我就是不能接受。”
就这样,双方不欢而散。
其实,陈光所犯的错误,不是非常严重,但其不承认错误的态度和抵触心理,对自己的结果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随后,中南军区对陈光作出撤销职务和开除党籍的处理,并将其软禁起来,也就是说,陈光的政治生涯基本算是终结了。
1954年6月7日,被软禁长达4年后,精神饱受折磨的陈光在武汉所住的小楼着火,陈光含冤而逝,年仅48岁。
由于陈光至死也没有承认错误,所以在第二年的大授衔中,没有他的名字,如若不然,最起码应该是个大将,而且,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陈光都没有被平反。
1988年,中共中央对陈光案件进行重新审定,撤销了原来的“反党”结论,为陈光恢复了党籍和名誉,此时距陈光离世已过去了34年之久,泉下有知,陈光应该会感到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