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2年6月,红军32团5连的连长腾海清突然接到命令,他被降级成了排长。
腾海清不解其意,自己刚刚带领手下的战士们打了胜仗,怎么就被降级了呢?
直到上任之后,腾海清看到了自己的部下,一下子就乐开了花。
明明是被降级了,腾海清为何会高兴呢,他的下属是谁?
突然接到降级调令
1932年6月,红四军在苏家阜和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腾海清所率领的32团5连战士们更是表现突出,将敌人击溃的四散而逃。
随后,腾海清又率领战士们对敌人进行追击,让敌人不得不举手投降。
在打赢了这场胜仗之后,腾海清和手下的战士都松了一口气。
就在这个时候,腾海清突然收到了上级领导的指示,要求他立刻赶往师部,师长有事要找他。
去往师部的路上,腾海清不由得在心中猜想,师部领导找他什么事,难道是要当面表扬他们5连战士在战斗中的表现吗?
在到达师部之后,师长倪志亮亲自接见了腾海清,可接下来的消息却让腾海清傻了眼。
倪志亮交给腾海清一张调令,要把他从红军32团,直接调任到师部,可担任的职位,却是排长。
腾海清有些不明白了,从连长到排长,这分明是降级啊。
可自己刚刚才打了胜仗,为何会被降级呢?
师长倪志亮也看出了腾海清面露难色,他笑着问腾海清,是不愿意接受这个调令吗?
腾海清立即否认,自己服从组织安排,只是不明白为什么。
倪志亮并没有多言,而是交代腾海清回去收拾东西准备上任,等上任之后,就什么都明白了。
腾海清纵然心中有不解,但他明白作为一名军人,应该服从任务,无论在哪个职位都是为国家、为人民服务。
于是,腾海清便立即带着调令,上任了通信排的排长。
上任之后,腾海清看到自己的部下们,才明白了师长的意思,心里乐开了花。
来到了通信排之后,腾海清很快发现,自己的这些部下都不简单。
通信排一排都不是普通的士兵,而是一些营级干部。二排则是从下面部队选上来的优秀班长,在这里接受培训之后,直接去部队担任排长、连长。
并且,通信排归师部直接管理。所以腾海清这个排长并不是简单的排长,他这个职位是明降暗升的。
知道了这些之后,腾海清的心里乐开了花。
随后,腾海清又开始好奇,优秀的人那么多,师长怎么就注意到了自己一个连长呢?
成长经历
腾海清之所以能有今天,离不开他过往的经历。
1909年,腾海清出生在安徽省一个小山村的贫苦农民家庭。腾海清的下面还有7个弟弟妹妹,作为家中的老大,他早早的便承担起了家庭的重任。
父母的身体不是很好,腾海清知道自己作为长子应该担负起责任。
7岁那年,腾海清便跟随父母一起到地主家里做工,一家人每天从早忙到晚,赚到的钱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给地主家做工的时候,腾海清见地主家的孩子都能念书心生羡慕。
父母也看出了腾海清的念头,他们辛苦的一辈子,明白读书才是穷苦人改变命运的直接途径。
于是,父母将腾海清送到了村里的学堂念书。
能够有机会念书,腾海清十分高兴,他每日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如饥似渴的学习。
从学堂里学习的这些日子,开阔了腾海清的视野,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腾海清生出了想要离开家闯一闯的想法。
15岁这年,腾海清离开了家,来到县城里打工。
在大城市,腾海清了解到了很多,也让他愈发想要改变那个黑暗的社会。
1929年,腾海清终于迎来了改变命运的契机。
1929年,一支红军队伍来到了腾海清所在的县城。腾海清亲眼见识了红军打土豪、给百姓分田地、分粮食,这让他意识到了自己的使命。
腾海清也想像红军那样,为人民当家做主。于是,腾海清的内心产生了一个想法,他要参军!
然而当腾海清回家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后,却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父母担心腾海清参军会有什么危险,他们只希望儿子老老实实的在家结婚生子,于是对腾海清苦苦相劝。
腾海清却早已坚定了自己要参军的决心,几次劝说父母无故之后,腾海清给家里留了一封信,然后离开了家。
从那时起,腾海清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了。
进入部队
离家之后,腾海清就加入了红军队伍,成为了一名游击队员。那时的他才20岁,每天艰苦的训练,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上阵杀敌。
一年之后,腾海清第一次上战场,就表现十分英勇,不久后就当上了班长。
1931年5月,腾海清带领手下的战士们和多于自己数倍的敌人拼杀,血战过程中,腾海清所在的班级死伤人数一大半。
随后,连长将剩下的人成立出一支敢死队,腾海清第一个站出来参加。
血战过程中,腾海清多处负伤,随后又继续站起来。一旁的战友看到腾海清的伤势,都劝他下去休息。
腾海清却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战斗结束之后,腾海清就发起了高烧。
部队还要转移到其他地方作战,而腾海清因为身上的伤势太过严重,不能长途奔波,于是便被托付在了当地村民的家中养伤。
等腾海清迷迷糊糊的醒过来,才知道自己的部队已经走了。他发着高烧便起来追赶,一定要追上部队继续上战场。
因为在这次战斗中的英勇表现,腾海清被上级注意到了,将他介绍加入了共产党。
被师长倪志亮发现
随后,腾海清又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屡次立功,被一步步提升为了连长。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师长倪志亮注意到了腾海清这个人才。
1932年6月,腾海清率领手下的战士们在潢光一带追击敌军,将敌军一举歼灭之后,缴获了大量的武器。
其中,还有两匹稀罕的战马。
部下将战马牵过来给腾海清之后,腾海清佯装淡定的接过战马。确认四下无人之后,腾海清将目光投向了马。
原来,腾海清不会骑马,他又怕部下知道之后,会嘲笑自己,所以他表面上佯装不在意。
等部下都离开之后,腾海清看着眼前的战马,决定自己先偷偷练习一下,学会骑马之后,再把马匹上缴。
腾海清想的是,自己一个连长,如果以后上战场需要骑马却不会,多丢人啊,不如趁此机会练习一下。
结果,腾海清刚骑上马一出门,就遇到了迎面而来的师长倪志亮和政委甘济。
师长和政委见腾海清骑着马,便好奇的问腾海清这是要去哪里。
腾海清当即下马,回答道:我是想帮师长和政委牵马,正要给你们送过去呢。
师长倪志亮一听就笑了,连连说腾海清的脑子还挺机灵。
其实,倪志亮作为师长,早就对腾海清这位部下有所耳闻了,他听闻腾海清十分英勇,而且有韧性,早有重用之意。
于是回去之后,倪志亮就下达了调令,将腾海清调任到师部通讯排当排长。
从连长到排长,腾海清的职位明降暗升,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腾海清更加兢兢业业的工作。
1932年10月,腾海清又一次在战场上,展现了他的勇猛和韧性。
负伤坚持战斗
当时,腾海清在跟随部队战斗的过程中多处身受重伤,右臂被射穿、左眼几乎失明。
这次战斗中,还有很多像腾海清这样的战士负伤。于是,为了保证后续战斗的进行,上级领导当即决定,让营级以下的干部留守安置,并给每人10块银元安置。
腾海清也被留了下来,他拿着10块银元的安置费十分不乐意,一瘸一拐的在后面追赶部队。
在腾海清看来,他不觉得自己的伤情严重,革命尚未成功,他希望自己能够接着战斗。
一瘸一拐的,腾海清还真的就追赶上了部队。
等腾海清好不容易追上的时候,身上的衣服都已经破烂不堪,脚上也长了好多水泡。
师长倪志亮看到之后,笑着找到医生说,腾海清是通讯排的排长,相当于副团,让他进医院治疗。
伤好之后,倪志亮再次返回部队,继续战斗在革命岗位上奉献自己。
1955年,腾海清被授予中将军衔。1987年,腾海清正式退休。
尾声
在腾海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军人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是他们在战场上奋力拼杀,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如今和平的幸福生活。
向无数革命先辈致敬,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身上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
参考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委员会 第40卷[M]. 2013
李广智,杨瑞华,贺方兴主编. 共和国将帅全纪录 第5卷[M].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