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无军衔无职务,评级时惊动主席,特批待遇比大将都高
1953年2月16日,主席一行人抵达武汉,住在武汉市委16号招待所。 第二天一早,主席就去看望在东湖疗养的同志。
东湖真是风景秀丽,东、南有群山环抱,湖水清莹碧透。在湖的北岸,成群的白色建筑在阳光映照下非常醒目,那便是东湖疗养院。主席到那里看望了养病的同志,还特地走到一位同志的床前,嘱咐他要好好养病。他是谁呢?
他就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老资格领导人郑位三。
两人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郑位三,湖北红安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曾任鄂豫皖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代理委员长,鄂豫皖省委常委、秘书长,红二十五军政治部主任,鄂豫陕特委书记,鄂豫皖区党委书记。主席很看重郑位三,亲切地称他为“小列宁”,同志们都尊称他为“位老”。 南方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后,郑位三成为新四军的主要将领之一,任新四军第二师政治委员。
1945年9月,新四军第五师、鄂豫边区党委、边区行政公署奉命转移到鄂豫交界的四望山地区。10月,中共中央令王树声率领嵩岳军区部队南下,令王震、王首道率三五九旅南下支队自粤北返。24日,三支部队在桐柏山区会合,正式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郑位三任代理书记。同时组建中原军区,李先念任司令员,郑位三任政治委员。中原局、中原军区成立后,国民党急调重兵,南北进逼,企图围剿中原部队。
1946年6月底,李先念、郑位三等领导中原解放军给予敌人重大打击后,主动作战略转移,从宣化店向西突围。为了掩护主力突围,分出一部分兵力向东突围,并留下一部分兵力在原地坚持游击战争。7月底,向东突围的部队,胜利地进入苏皖解放区。向西突围的主力,除一部分由王震率领横越鄂、豫、陕、甘四省,9月返回陕甘宁边区外,其他主力于7月胜利转入鄂豫陕地区。
一部分在河南西部和陕西南部创立了陕南游击根据地,另一部分在鄂西北以武当山为中心创立了鄂西游击根据地。这样,中原人民解放军既牵制了敌人的兵力,保证东北我军的展开,又胜利地实现了中原突围,宣告了蒋介石“围歼”计划的破产。同时,对其他解放区的自卫战争,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援。
长期的战场生活给郑位三的身体带来很大的损伤,因为身体的原因,建国后他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55年授衔时,按照他的资历和功绩,本应该授予大将以上的军衔,但离开部队的他,很遗憾没有参加授衔,而没有官职的他连评定级别待遇都成问题,主席知道了这件事,特批:郑位三同志虽然已不在工作岗位,但曾经为革命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最终将他定为行政三级待遇,比开国大将的行政四级待遇还要高。1953年,主席去武汉东湖疗养院,还特意看望了郑位三,这让他相当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