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军司令阿南惟几
1941年9月,在第11军司令阿南惟几指挥下。日军10万余人发起第二次长沙会战。国军全线溃败,为阻敌攻入长沙。薛岳将战略预备队,王牌军第74军调往春华山一线;沿捞刀河两岸阻敌进攻。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王耀武
1.山顶争夺战
第74军从江西经过五天强行军,1941年9月25日晚到达春华山。9月26日凌晨,第74军第57师(余程万)在抢占春华山主阵地时,立即与日军最精锐第3师团先头部队1个大队撞上;双方在153.3高地展开对攻战。第二次长沙会战最血腥惨烈的春华山阻击战开始了!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余程万
经过血腥白刃战后,第57师终于占领阵地。很快日军中川大队投入战斗,而第74军第51师(李天霞),第58师(战前廖龄奇请假结婚,副师长张灵甫代师长)也全部投入战斗;第51师坚守春华山侧翼枫浆桥,以防被包围,第58师与第57师坚守春华山主阵地。
2.第74军第一次反攻
而第58师在张灵甫率领下,在春华山附近的永安一举就将日军第3师团先头号部队两个大队切成两段,并乘势围攻第3师团司令部。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张灵甫
但很快日军第3师团两个主力联队(第18,第34联队)全部投入反攻。9月26日晚,双方在春华山连夜展开激战;日军派谴二十余架战机配合,并施放大量毒气弹;发起疯狂猛攻。
日机空袭春华山
3.日军全力围歼第74军
第74军将士拼死反击,击退日军十数次进攻;第188团第1营几乎全部壮烈殉国。9月27日凌晨,阿南惟几得知第3师团主力与第74军在春华山激战的情报后;立即改变作战方向,放弃向长沙,株州等地进攻。将最精锐的第6师团及第4师团各一个主力联队(另一说第6师团两个主力联队)全部投入春华山;以歼灭中国头号主力第74军。第6师团先到达后,与第3师团合力发起总攻。而此时第74军孤军血战,第九战区已无法派出一兵一卒支援。
第6师团号称日军战斗力最强的军中劲旅,是日军精锐中的精锐。而第3师团战力也能挤身前三。第四师团也绝非国内网上所说窝囊,战力不逊于日军其它精锐甲种师团。
抗日英烈李翰卿
4.第74军第二次反攻
双方血战至9月27日中午,第74军长王耀武发现春华山东侧存在空档;立即命第57师步兵指挥官李翰卿率补充团(预备队)插入空档,趁势向日军第6师团侧后发起猛攻;极大鼓励全军士气。第57师,第58师也发起反攻,第6师团竟一时阵脚大乱。
而在此时,日军精锐第4师团(一个主力联队)从后面赶到,将李翰卿团全部包围。李翰卿为避免被全歼,立即率部突围;与日军展开肉搏战,全团战死千余人。李翰卿也在战斗中负重伤,他躺在战壕中;坚持指挥战斗,不久伤重壮烈殉国。
而此时日军集中第4、6师团所部,继续夹攻第57师;第3、6师团在西面夹攻第58师。日军战史记载:中国虎贲(第74军)凭借坚固阵地拼死作战,士兵更加发挥火力顽强抵抗。攻击开始后约三十分钟第一线不断出现伤亡,虽夺取了敌(第74军)阵地的高台端部,但以后由于炽烈的火力及敌(第74军)军官带头顽强反攻,致使攻击受挫。
第57师副师长余程万,率余部成功挡住了日军疯狂进攻。并向李翰卿所率领补充团,发起解围进攻;但遭到日军反攻,伤亡近四千余人。而此时第58师的也伤亡非常大,一线的连、排长已经伤亡了半数,战斗力大大削弱。
5.第74军转入防守
此时第74军已无力发起反攻,转入全力防守。王耀武派第51师接替第58师阵地,由第58师守春华山侧翼防卫。
第74军遭到日军三大精锐师团围攻消息,很快传到重庆中央军委会;蒋介石,薛岳震惊不已,日军为歼灭第74军一个军;竟放弃长沙,动用战斗力最强的三大精锐师团围攻一个军;为抗战首次。
虎贲王牌第74军是整个中国都仰仗的主力军,为国军五大主力之首;是日军最畏惧的中国军队。如果第74军被歼灭甚至被全歼;将给中国抗战造成极负面影响。9月27日下午五点,薛岳紧急下令第74军撤出战场。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李天霞
6.第74军撤退
王耀武立即下令李天霞第51师坚守前沿据点,以阻滞日军的进攻。然而在撤退中,第51师与第57师结合部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档。日军迅速调集两个主力联队从空档插入,冲进74军阵地纵深,然后向两侧猛攻,不久就冲乱了两个师的阵地。
余程万和李天霞对部队失去掌控,只好下令全线撤退。撤退时一度陷入混乱。庆幸的是,第74军将士军事素质过硬;败而不溃,很快互相掩护,逐次阻击日军;第51师炮兵营副营长刘炳利用夜色,炮轰追击日军。日军不明虚实,不敢大胆追击;第74军成功撤出日军包围。
重修后的春华山烈士纪念碑
战后周边村民,将烈士遗骸掩埋在吴寺冲几个山头上,并树“中央阵亡将士”墓碑。
7.战后追责
虎贲王牌第74军,泰山军第10军战败。引起了蒋介石震怒!战后第74第58师师长廖龄奇,因擅离职守惨遭蒋介石错杀(张灵甫接任),第10军军长抗日名将民族英雄李玉堂遭撤职(薛岳求情才恢复原职,第三次长沙会战立下头功)。
抗日名将,民族英雄廖龄奇
事后蒋介石经调查,廖龄奇是战前结婚临时请假;接到军令即提前结束婚假,从江西老家赶赴湖南战场;但未时已晚。此乃冤案,随即按抗日阵亡将官给予抚恤,给廖龄奇家属颁发了“荣哀状”。廖龄奇将军是1939年冬季攻势,上高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的英雄,抗日名将被错杀实乃民族悲剧!
第74军官兵期待复仇雪耻的机会,但可惜第三次长沙会战赶到战场时;日军已全部撤退。直到1942年的浙赣会战,五峰山战斗。与第49军联手,重创日军第15师团(乙种);才得到一雪前耻。
战役点评:
1.春华山阻击战,是第74军在抗战中第一场败仗。仅两天就伤亡近万余人(9月26-27日),精锐损失惨重。撤退时还曾一度陷入混乱。
2.第57师步兵指挥官李翰卿,在战斗中壮烈殉国。战后廖龄奇遭错杀。苏械装备也损失大半。之后第74军长期装备日械和国械,直到雪峰山会战才装备美式榴弹炮营及少量美械(直到孟良崮战役);战斗力得到一定恢复。
部分两岸专家认为春华山阻击战是第74军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我个人认为,从之后的五峰山战斗及常德会战表现看;第74军战力未受太大影响。
真正让第74军走下坡路;应该是1943年常德会战,第57师几乎全师覆没;1945年初,第51师又调整给第100军(军长李天霞)。虽然国军达到了扩军目标的,但彻底削弱了第74军战力。而第74军长期作为各战区头号主力使用,官兵都打光几轮;又长期未得到整补。直到1946年孟良崮战前,第74军都未能完成整补(之前张灵甫曾提出整补方案,但长期遭到搁置);还经历了淮阻战役,三战涟水的硬仗,第74军早已今非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