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回顾秦基伟访朝,金日成问想去哪里?秦:我想去五圣山的上甘岭
创始人
2025-07-08 15:07:05
0

“我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

1986年8月,秦基伟跟随杨得志上将率领的代表团访问朝鲜。金日成问秦基伟:“你想去什么地方看看?”秦基伟不假思索地说:“如果方便的话,我想去五圣山的上甘岭看看。”

图 | 秦基伟上将

为什么秦基伟要去上甘岭呢?在34年前,时任15军军长的秦基伟指挥了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他在晚年回忆到:“上甘岭战役是我一生中最残酷的战役。”残酷到什么程度呢?

美军第8集团军军长范弗利特原计划使用2个营的兵力,用5天时间拿下上甘岭。然而,最后由战斗发展成了战役,持续了43天,双方投入了约10.3万兵力。

在3.7公里的山上,美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和5000枚炸弹。最多的一天高达30万发炮弹,平均每6秒钟就有6发,每平方米的土地上78发。而我英勇的志愿军也先后发射炮弹40万发,在单位火力密度上创造了志愿军的作战纪录。随手抓一把沙土,就有一半是铁屑、弹壳。

图 | 上甘岭战役

在人员伤亡上,“联合国军”伤亡25498人,伤亡率在40%以上;志愿军伤亡11529人,伤亡率在20%以上。在二战时期,美军最高的伤亡率是在血肉横飞的硫磺岛战役中,但那也只有32.6%,和上甘岭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随后,朝鲜方面的安排下,秦基伟乘坐云雀式直升机从平壤直飞上甘岭。坐在飞机上,秦基伟俯视上甘岭的一草一木,34年前的那场战役再次浮现在他的面前,他禁不住老泪纵横。

上甘岭为什么成为焦点?

1952年的10月中旬,美国总统大选即将展开,联合国也要召开大会。美国总统杜鲁门和五角大楼的高级将领们,为了改变他们在朝鲜战场和谈判桌上的被动局面,发动了“金化攻势”(代号“摊牌行动”)。

地图上距离金化以北3公里处,有一个很小的山村,住着大概十几户人家,这个村子叫上甘岭。

图 | 上甘岭地理位置

上甘岭前后有两座小山头,在军事地图上,南面的叫597.9高地,北面的叫537.7高地,两座山头的总面积3.7平方公里,是志愿军第15军整个战场防御体系中的一个突出部。上甘岭虽小,但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中部战线战略要点——五圣山的前沿阵地。

五圣山为什么重要呢?五圣山是朝鲜东海岸到西海岸的连接点,控制着金化、铁原和平康三角地带,平康在顶点,金化和铁原是两个端点,俗称“铁三角”,是朝鲜中部平原的天然屏障。

图 | 上甘岭敌我部署图

15军和美军对峙的防线把铁三角一分为二,五圣山就在铁三角的中部。15军占有它,就可以俯瞰敌人纵深,直接危险美军金化防线。美军占有它,就可以从中部突破志愿军防线,危及北朝鲜整个战线。而上甘岭位于五圣山的前沿,就是五圣山的命门。

美军的企图就是先攻占上甘岭,再夺取五圣山,在中部战线打开一个缺口,进而控制“铁三角”地区,向中朝施加压力,增加板门店谈判的筹码。所以范弗利特用一句话来形容美军的野心:“金化攻势”是一次为“扭转目前局面”而进行的“摊牌作战”。

上甘岭战役成了拉锯战

1952年10月14日凌晨3时,上甘岭战役打响。在长达一个小时的火力准备中,联合国军向上甘岭发射炮弹30余万发、炸弹500枚,志愿军的表面工作几乎全部被摧毁。此时,537.7高地和597.9高地分别由45师135团的1连、9连和8连的1个排坚守。

凌晨4时30分,联合国军以7个营的兵力分6路向五圣山前沿537.7高地和597.9高地发起冲击,同时以4个营的兵力在西方山和芝村方向牵制15军44师的部队。

图 | 上甘岭高地

仅14日一天,135团歼敌1900余人,自己伤亡500余人。先后击退敌人从排到营的冲击30余次。597.9高地一挺重机枪一天射击子弹万余发,杀伤敌近300人。许多战士的枪管打红了,无水降温,只好用尿代替。

在起初7天7夜的作战中,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联合国军投入17个步兵营,其中美军9个,16个炮兵营,伤亡7000余人。15军投入21个连队,伤亡3000余人。黄继光就是在10月19日的战斗中,用血肉之躯堵住了美军的枪眼,为后续部队进攻开辟了通路。

图 | 秦基伟在上甘岭(右一)

10月21日,秦基伟根据上甘岭表面大部分阵地被美军占领的情况下,毅然决定志愿军由阵地战转入坑道战。此时他凭借着军人的直觉预感:一场最困难、最艰苦、最激烈的坑道防御战马上就要展开。上甘岭战役进入到了敌我拉锯战。

战至24日,45师师长崔建功打电话向秦基伟报告坑道的恶劣情况,并当众表态:军长,你放心,45师打剩100人,我当连长,打剩一个班,我当班长。只要我崔建功在,上甘岭还是志愿军的。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坑道战比阵地战更艰苦。美军使用轰炸爆破、施放毒剂、断绝水源、烟熏火燎等一切手段来封锁坑道中的15军官兵。坑道内严重缺水,官兵只好互相喝尿来解渴,饼干放入嘴里能把舌头割破,人丹放在嘴里竟然化不开。

“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给谁立二等功!”这是上甘岭战役坑道作战的立功标准。但是要通过封锁线,就是一只苍蝇也要脱三层皮。最终,15军从平壤采购的3万多个苹果,只有一个送进了坑道。

图 | 《上甘岭》电影画面

但是,15军官兵以超常的坚韧精神,不仅忍受了下来,而且还利用夜暗不断从坑道里出来冲击敌人。从10月21日到29日,15军实施小型反击158次,以伤亡2000余人的代价,歼敌4700余人。美7师因伤亡过重,只好把攻防任务交给韩2师。

虽然美军还在不惜代价增加兵力、倾泻炮弹,志愿军损失很大,但秦基伟判断美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谁坚持到底谁就能胜利。

图 | 上甘岭战役胜利

11月2日,美军在指挥上出现了重大失误,6个营从晚上到白天,以密集队形连续冲锋,不做任何隐蔽,犯了兵家大忌。这一天,597.9高地守卫部队只伤亡70人,却歼敌1500多人,尤其是91团8连一个班创造了歼敌400余名仅伤亡3人的惊人战绩。

11月5日,志愿军12军副军长李德生率31师和34师7个连,支援上甘岭战役,归秦基伟指挥。之后历经16昼夜作战,先后打退美军130多次进攻,歼灭1800多人,终于收复了全部阵地,至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

图 | 秦基伟在黄继光牺牲处

1986年8月,秦基伟在金日成安排下,再次登上了上甘岭。他在597.9高地上,向“英雄黄继光牺牲处”深深鞠躬,又面对537.7高地行鞠躬礼,向长眠在这里的战友哀悼。

晚年的秦基伟曾多次深情地说:“我永远忘不了那些献身上甘岭的英雄们,他们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土... 瓦剌即漠西蒙古,也称卫拉特蒙古。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师也先因为明廷的赏赐没能满足他...
原创 从... 他本是一位默默无闻的皇子,但为什么后来成为了大唐帝位的继承者,而他的妻子武则天,后来却成为了李唐最痛...
原创 1... 阅读文章前,请您先点关注,随时阅看一系列各种接近心灵深处的文章,可以参与分享和讨论,感谢关注支持。 ...
原创 薛... (一)薛宝钗被迫参与管理荣国府事宜。 王熙凤病倒以后,王夫人让李纨和贾探春暂时管理荣国府的内务,后来...
原创 郭... 在中国革命的战争史诗中,来自隐蔽战线勇士们的贡献可谓是难以估量,有时候甚至比一个整编师的威力还要大。...
原创 潜... 《光明日报》最初由民盟创办,毛主席亲手题写了创刊词:团结起来,光明在望。1978年改由我党主办,是面...
​为什么唐统一战争,总是忽略李... 不是忽略,是李世民的功绩太过耀眼。 李渊唯一的功绩就是在次子李世民和谋臣裴寂、刘文静的撺掇下同意举事...
清朝灭亡的六大教训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对清朝灭亡原因的几点深入分析,以...
原创 三...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华夏文明已延续数千年之久,先辈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藏财富,随着这些年考古技术进...
原创 明... 前言: 毛泽东与朱德,这两位伟人,如同革命历史上的双璧。 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早早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