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渊的昏招,差点让大唐爆发内战
创始人
2025-07-08 12:32:27
0

武德九年(626年),太子李建成和秦王李世民的矛盾,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了。

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这年6月初四,在这之前还发生过一件小事,差点改变整个大唐的历史走向。

一、

6月初,李建成和李元吉在东宫设宴,邀请李世民过去喝酒。

在这种形势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一场鸿门宴,可偏偏李世民还是去了。

从现有史料中找不到李世民赴宴的原因,个人推测大概是李渊的意思;在这种紧张时刻,如果没有李渊的旨意,李世民应该不会以身犯险的。

而李渊之所以要在背后组这个饭局,应该是想借机缓和下三兄弟的矛盾。

作为父亲,他是不希望看到兄弟相残的事发生;作为皇帝,他也不希望大唐最有权势的三位皇子打起来,威胁到大唐稳定。

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心,李渊都希望三个儿子能和解。

但是,这只能是美好的奢望。

二、

据《旧唐书》记载,李建成“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两人用实际行动告诉李渊,想要和解只能等下辈子了。

当晚,两人就在晚宴上下毒,李世民饮酒后“心中暴痛,吐血数升”,幸好有淮安王李神通扶到西宫,才捡回一条命来。

那么,李建成为何敢当场毒杀李世民?

这样做对李建成来说弊大于利,不仅要背上弑弟的骂名,还可能被李渊责罚,甚至丢了太子之位。

再者,这要真是一场鸿门宴必然会有后手,怎么会让已经中毒的李世民轻易离开!

显然,这段记录的真实性是有待商榷的。

要么是史学家虚构的,目的是为了给李世民杀兄多个正当理由;要么下毒之人另有其人,很有可能是李元吉在暗中搞鬼。

之所以怀疑李元吉,因为这是一箭双雕的计策,只要李世民一死,太子也可能会被废,那有资格继承皇位的只剩李元吉了。

不管真相如何,事后李世民到了西宫,见到了李渊。

三、

据《旧唐书》记载“高祖幸第问疾”,李渊着急前往西宫,问李世民病情。

当看到李世民并无大样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身为父亲,自然不愿意白发人送黑发人。

身为皇帝,他知道李世民死在东宫,秦王府的人必然不会善罢甘休,到是一场兵变就不可避免了。

现在李世民无恙,对谁都是好事。

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李渊严肃地对李建成说:“秦王素不能饮,更勿夜聚。”秦王一向不能饮酒,以后晚上不能让他喝酒!

言外之意,是在告诉太子离秦王远点,这次就不追究了,下次别再做这种蠢事了。

李渊显然是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是这种混稀泥的方式,最终还是避免不了三兄弟互相残杀。

更要命的是,李渊接下来的昏招,差点将大唐推向内战的深渊。

四、

训完太子后,李渊就开始安慰起李世民来了。

据《旧唐书》记载,李渊先是夸了李世民一番“发迹晋阳,本是汝计;克平宇内,是汝大功”,晋阳起兵和平定叛乱,你是有大功的。

然后又说:“欲升储位,汝固让不受,以成汝美志。建成自居东宫,多历年所,今复不忍夺之。”当初想要立你为太子,你坚决推辞;现在建成长大了,当太子也很久了,我也不忍心夺了他的位置。

言外之意,这一切都是你李世民造成的,你要为此负责。

当然,李渊并不是真的要让李世民负责,而是先贬一下,为后面的话做铺垫。

李渊接着说:“看你们兄弟,似乎不能相容;要是都待在长安,必然争斗不止。我会派你去洛阳居住,从此自陕州以东,都由你做主。你可以建天子旌旗,和汉朝梁孝王一样。”

梁孝王刘武,是西汉文帝刘恒次子,汉景帝刘启的弟弟,其母为窦太后。西汉梁国诸侯王,封地有四十余城,都是当时西汉富有的地方。

七国之乱时,因其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有功,又是太后小儿子,汉景帝对其赏赐无数。

并且,特许他在封国建造宫室苑囿,招募四方豪杰,出入使用的仪仗堪比皇帝。

李渊这是在给李世民画大饼,想让李世民当第二个刘武。

只是,刘武的下场并不好,后来遭到景帝猜忌,积郁而死。

李世民知道刘武的结局,只有当皇帝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否则现在拥有的随时都会被收回去,自己不想当第二个刘武。

不想归不想,现实摆在眼前也只能暂时低头了。

在长安李世民只是个无兵权的王爷,任太子宰割;只有到了洛阳手握兵权,才有跟太子一搏的实力。

既然李渊主动开口了,那就借坡下驴先到洛阳再说。

听完李渊的话,李世民涕泣,推辞说不想远离父亲膝下。

李渊宽慰道:“天下一家,东、西两都,道路也近。我思念你的时候就过去,不须悲伤。”

都说帝王家无亲情,此时两父子多少也有些真情流露吧!

五、

那么,李世民真到了洛阳,跟太子一党的矛盾就能化解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李世民一旦到了洛阳,就如潜龙入海,必将要掀起一阵大浪来的。

之前,李世民就已经意识到洛阳的重要性,一旦京城有变,出京据守洛阳是最佳的选择。

李世民早就命温大雅镇守洛阳,又派张亮率亲信一千余人前往洛阳,带上大量的金帛秘密结交山东豪杰,以待事变。

在李渊看来,让李世民去洛阳远离太子一党,就能避免双方的纷争,久而久之矛盾也就化解了。

这是一招用心良苦的昏招!

太子和秦王之争,已经不是简单的兄弟间的矛盾,而是世族大家权贵间的利益争夺。这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必定要分出个“你死我活”出来才行。

如果李世民成功到达洛阳,必将率兵夺取皇位,大唐将兵戈四起。

届时,突厥和起义军残余势力都会趁势而起,大唐将再次陷入群雄割据的状态,到时苦的只会是黎民百姓。

相反,玄武门之变虽然惨烈,但是影响到的只是上层权贵,普通百姓并没有受到太多波及。

六、

显然,李建成和李元吉也看到了这一点,他们绝对不会允许李世民离开长安的。

李世民如果到了洛阳,有土地、甲兵,那就不可再制伏了;留他在长安,就是一介匹夫而已,要拿下他也容易。

在李建成等人的轮番说服下,李渊打消了让李世民去洛阳的想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人为大唐避免了一场更大的内乱。

李渊的反复,也让李世民彻底失望了。他明白李渊是靠不住了,想要保命,想得到皇位只能靠自己了。

在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李建成、李元吉,进而逼李渊禅位,成功夺取了皇位。

相关内容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
茶百道、奈雪的茶、古茗、沪上阿姨,近期纷纷呈现出集体大涨的态势!茶...
2025-07-08 12:37:12
原创 ...
腐败、软弱、固步自封的晚清政府,你知道它有多努力吗?我们熟知晚清时...
2025-07-08 12:34:14
原创 ...
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洪秀全全面掌握权力的标志,却也是太平天国衰...
2025-07-08 12:33:53
原创 ...
1938年8月的一天,冀北崇礼县喇嘛庙镇伪警察署署长王耀光突然暴毙...
2025-07-08 12:33:45
原创 ...
从上面几文的梳理中,小包萝知道对于大多数人,是把上古史简单化了,更...
2025-07-08 12:33:36
原创 ...
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关于如何才能成功,毛主席曾这样说...
2025-07-08 12:33:25
原创 ...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中经济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唐朝时期的政治形态也是异...
2025-07-08 12:33:23
原创 ...
大家都知道伟人是一个很简朴的人,尤其是在公家的立场上,一点儿也不允...
2025-07-08 12:33:16
原创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北洋史上,“水晶狐狸”徐世昌的名号,断...
2025-07-08 12:33:11

热门资讯

原创 土... 瓦剌即漠西蒙古,也称卫拉特蒙古。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二月,瓦剌太师也先因为明廷的赏赐没能满足他...
原创 从... 他本是一位默默无闻的皇子,但为什么后来成为了大唐帝位的继承者,而他的妻子武则天,后来却成为了李唐最痛...
原创 1... 阅读文章前,请您先点关注,随时阅看一系列各种接近心灵深处的文章,可以参与分享和讨论,感谢关注支持。 ...
原创 薛... (一)薛宝钗被迫参与管理荣国府事宜。 王熙凤病倒以后,王夫人让李纨和贾探春暂时管理荣国府的内务,后来...
原创 郭... 在中国革命的战争史诗中,来自隐蔽战线勇士们的贡献可谓是难以估量,有时候甚至比一个整编师的威力还要大。...
原创 潜... 《光明日报》最初由民盟创办,毛主席亲手题写了创刊词:团结起来,光明在望。1978年改由我党主办,是面...
​为什么唐统一战争,总是忽略李... 不是忽略,是李世民的功绩太过耀眼。 李渊唯一的功绩就是在次子李世民和谋臣裴寂、刘文静的撺掇下同意举事...
清朝灭亡的六大教训 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灭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对清朝灭亡原因的几点深入分析,以...
原创 三...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 华夏文明已延续数千年之久,先辈为我们留下很多宝藏财富,随着这些年考古技术进...
原创 明... 前言: 毛泽东与朱德,这两位伟人,如同革命历史上的双璧。 毛主席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早早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