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操这个人虽然争议颇多,不过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他这个人非常喜欢人才,也是三国中著名的人才收藏家。
也正是这样,曹操手下可谓是将星如云,不过他重用的却只有四位,哪四位呢?二曹二夏侯,为何五子良将无一人入选?
经常看《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朋友们想必都有一个误区,一位将领厉不厉害跟他的个人武功有关,为何这么说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本名著中将领单挑的场面非常多,比如“许褚裸衣斗马超”。
两人在单挑过程中,如果有一人成功将对方击杀,然后他再指挥大军压上,这种情况上往往会获胜。
因为己方将领单挑赢了,所以士兵们的士气受到了极大鼓舞,战败一方士兵的士气自然是受损严重。
所以就有许多人觉得,只要武将单挑厉害就能打胜仗。
这些画面在《水浒传》中十分常见,尤其是在宋江招安后,《三国演义》中虽然也有,不过并不算太多。
其实在古代战争中,武将之间一般很少会当众单挑。就算是打,也是在混战中碰了面,最主要的还得靠指挥。
曹操手底下有“五子良将”,刘备手底下则有著名的“五虎上将”。因为这十人武功都普遍比较高,所以许多人觉得他们打仗很厉害。
刘备这边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这五人的确都会武功。而且其中几人指挥作战还不错,比如二爷关羽。
但“五子良将”可不同了,他们的武功既不算太高,论指挥打仗也一般般,所以这五人向来只有当别人手下的资格。
在带兵打仗方面,曹操主要重用的就是开头提到的那四个人,他们不仅能力强,还非常忠诚。
“大将军”曹仁
首先第一个就是大将军曹仁。受《三国演义》影响,许多人觉得这位将领跟儒将差不多,也就是在后方督战的那种,不过人家还是会两下的。
曹仁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后来听说同族之人曹操起兵后,他也跟着加入了进来。
曹仁刚开始的时候是骑兵先锋,带领这支有坐骑的部队。曹仁大败过陶谦、追击过吕布、荡平过黄巾。
只要曹操一声令下,曹仁就带着他的骑兵部队出发了。赤壁之战失利后,曹仁就被派去南郡提防周瑜了。
对于南郡周瑜是势在必得,于是他就带着数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来了,不过几千人的先锋跑得快,已经提前到了。
曹仁见状便直接招募了三百人,然后让部将牛金去迎敌。纵使他们再厉害,这几千多人也是打不过啊。
众人见状也是非常担忧,然后曹仁直接拿着武器上了马。
当时曹仁只带着数十人出城支援牛金。为将这位部将救出,曹仁直接单枪匹马杀进了敌方腹地,最后成功将周瑜军先锋打退。
众将见状不禁不禁佩服地说道:“将军厉害啊!”结果最后南郡还是丢了。
后来西部叛乱,曹操还将曹仁抽调到了西部抵御强敌,在这里曹仁成功打败了武学宗师马超。
马超武功确实高,但这并不是影响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如果说他能一剑把曹仁给刺死,说不定就能带来非常神奇的效果。
西部这边基本平定后,曹仁再次回去镇守荆州。在这里他遇到了三国中最顶级的将领关羽,不出意外打不过,那怎么办?只能向曹操求救。
曹操一听也是很慌啊,甚至迁都的想法都有了。后来在司马懿的建议下,他们决定给东吴好处,然后让东吴偷袭关羽后方。
于是后面就有了“吕蒙白衣渡江”、“关羽败走麦城”等故事。三国最顶尖将领关羽就是在曹魏和东吴的密谋下身死的。
后来曹仁还跟着新主子曹丕攻打东吴,最后病逝。曹仁一生征战无数,不过最起码得到了善终。
“骠骑将军”曹洪
这二曹中的另外一个就是曹洪了,他和曹仁一样,都是曹操的从弟。
曹洪刚开始的贡献在于,他为曹操招来了大批人马。
那时候创业很难,比如招兵买马。当时曹洪利用自己的关系,成功为曹操招来了一万左右的士兵。
要说曹洪最著名的一场战役,莫过于下辨之战。
随着刘备将南部各州基本平定后,最后他盯上了汉中。如果拿不下汉中,那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
刘备先让张飞、马超他们将士兵屯在了下辨,时机恰当的时候他们负责偷袭武都。
这样一来,曹军在关中的精锐大军就会被牵制住。接着刘备再指挥大军攻打汉中,就不会有曹军来支援了,如此汉中唾手可得。
刘备的这点小心思早就被看破了,还没等张飞他们动手,曹洪直接指挥大军突袭了过来,许多蜀将由此被斩杀。
张飞和马超见状也只能先行撤退,刘备的计划落空。
曹洪虽然取得了下辨之战的胜利,不过这并未解决根本问题,最后刘备还是成功拿下了汉中。这其中就涉及到另外一个曹操重用的将领了,他就是被黄忠一刀斩杀的夏侯渊。
“白地将军”夏侯渊
三国正史中,武将之间互斩的场面并不多,比如关羽斩颜良、黄忠斩夏侯渊。
由于被斩杀的是曹操这边一位非常重要的将领,黄忠因此战出了大名。曹操得知这件事后也是“夸赞”夏侯渊是“白地将军”,意思就是不善于用兵的将领。
虽然这是对夏侯渊的批评,不过人家曹操当初还是非常重用他的,毕竟有时候结局是很难料到的。
刚开始的时候,曹操被一个案件牵连,是夏侯渊替他承担的后果,所以后来曹操逐渐发展起来后,他对夏侯渊非常友好。
刚开始的时候夏侯渊主要是地方官员,此时的他管过粮草,也平定过各地叛乱,总之就是什么脏活累活也干。
越往后夏侯渊平定的叛乱越多,为何?因为这是曹操在培养他,所以那时候的叛军好多都是由夏侯渊平定的。
后来夏侯渊就被派到了西部战区,刚开始的时候打败过马超,后来就是防着南边的蜀汉了。
当时夏侯渊被任命为“征西将军”,其实就是西部战区中的最高指挥官。“五子良将”中的张郃和徐晃当时就是夏侯渊的打手们。
最后夏侯渊奉命守在从张鲁手中夺来的汉中。虽刘备的第一次计划然失败了,但在能人法正的巧妙指挥下,刘备还是成功夺得了汉中。
夏侯渊这个人虽然被培养过,但他打仗就是容易冲动,一冲动就不会懂得如何用计谋取胜了,所以让他守在汉中就是一个错。
“半块眼”夏侯惇
最后曹操重用的就是“半块眼将军”夏侯惇了,他和上面的夏侯渊一样,都是西汉开国功臣夏侯婴的后代。
要说曹操帐下第一大将,夏侯惇可以说是第一个。别看人家只有一只眼,打起仗来可是非常猛的。
三国中带兵最多的一次记录是“二十六军拒吴”,至于这二十六个军究竟有多少说法不一。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支大军是由夏侯惇率领的。
这么多士兵,曹操交由夏侯惇带领,这足以体现出“盲夏侯”在曹军中的地位,以及曹操的信任。
对于老板曹操个人而言,自己重用的将领不仅要有能力,而且还得对自己绝对的忠诚。
那时候经常会有各种叛军,这些叛将大多都是之前的降将,所以对于曹操来说,忠诚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他们的曹氏家族,以及和他们关系非常近的夏侯家族就非常吃香了。
我们都知道曹操曾经拥有过关羽顶级猛将,所以许多人觉得关羽要是跟了曹操肯定能得到天下,其实不然。
关羽的确很出众,而且打仗也很不错,那曹操就一定会信任他吗?可能性不大。
世人皆知关羽和刘备关系非常好,宛如从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
关羽当初投降曹操一是无奈之举,二是他不知道刘备还有没有活着,所以他就暂居曹操帐下。
帮助刘备打败袁绍后,关羽也是知道刘备还活着,于是他赶紧上马走人了。
当时曹操能送的几乎都送了,比如美女、战马、金钱等,但还是没有挽留住关羽,说明他和刘备之间的友谊是不能用外物衡量的。
如果说刘备的确死了,那关羽大概率就是留在曹操这边了,这种情况下他会得到重用吗?
前面说的这四位将领,哪一个也不比关羽丝毫差。打仗厉害、和曹操关系非常近,这两点关羽只占一个优势。
意思就是说,即便关羽再厉害,也未必能像上面四人这样得到重用,因为他的忠诚度太值得考验了。但凡外界有了刘备的风声,说不定他就直接溜了。
所以关羽如果真的成了曹操的手下,那他顶多就是“五子良将”中的一员,也就是打手一个。
曹操生性多疑,所以他重用的人一般都是和自己关系非常近的,二曹和二夏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如果关羽刚开始的时候就和曹操在一起,那他大概率会得到重用。
曹操即便手下将星如云,但因为其生性多疑,所以重用的人实际上不是太多,不过人家司马懿却是一个很好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