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主席宴请原国民党将领陈明仁,当陈明仁表示要将自己的部队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时,毛主席对他承诺:“从今天起,只要有解放军一口吃的,就绝不会亏待你半点”。
毛主席对陈明仁的这番话让他大受感动,再想一下之前与共产党打的那些仗,陈明仁非常自责:“我真是打仗打昏了头,竟然到现在才反应过来,还给国民党打了那么多年仗”
陈明仁是蒋介石蒋嫡系中央军的一名中将,1948年,陈明仁脱离了国民党,在他主动投诚后,毛主席问他有什么条件,陈明仁说自己无任何要求投诚。
但是没有条件才是最大的问题,毛主席忍不住说:“其他人起义有条件,有条件我们好办,你没有讲条件,反而使我们难办”。
为何毛主席会这样说?敌方投诚没有要求难道不好吗?
那一次是毛主席特意邀请程潜和陈明仁两个人出来观澜天坛,这次同行的还有程潜、刘伯承、粟裕、陈毅等人。
在这次游玩的过程,毛主席对陈明仁发出邀请,让他前往中华人民第一届协商会议时,陈明仁婉言拒绝。他如今见到毛主席都觉得对不起党和人民,到时候见了那么多和他在沙场对峙过的共产党将领,还不得要把头埋进土里。
但毛主席却说:“我们这次的新政协商会议定在21号了,到时候各方面的人都会来,不管之前是什么党派的人,只要不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就欢迎,现在就差你这个国民党嫡系将领了,你来了代表性才算完整!”
在这次游玩之后,他们在祈年殿之前留下了一张合影,毛主席还特地叫一起陈明仁单独拍了一张双人合照。
毛主席跟陈明仁单独合照的原因,其实并不是为了拉拢他,而是对陈明仁说:“照片准备洗几打,到时候给认识的人都发一张,让他们知道,共产党可不会软禁主动投诚的将士”。
陈明仁一听这个理由也忍不住地笑:“洗十几打吧,我给他们寄过去,让他们知道,自己错过了什么!”
毛主席摇头:“错不过,要是都像子良这样投诚,我欢迎还来不及呢,不照片洗少了,至少得洗五十打”。
毛主席的这番行为让陈明仁既感动又惭愧,感动是因为毛泽东对他如此的信任,惭愧是之前桂系将帅找到他,试图拉拢陈明仁,虽然陈明仁最后没有听他们的,但那时却动摇了,没有坚定共产党心,将李宗仁等人给放走了。
毛主席笑着安慰他:“这事不能勉强,打来打去其实都是我们中国人,革命不分对错,你不要怕别人说闲话”。
陈明仁被毛主席这番话安慰到了心坎里,,他心中更加坚定地了对共产主义的向往,也懊恼自己没能早点反省,以至于因为一些事情,被国民党内部排挤,由此不得重用。
究竟是哪些事情,让陈明仁遭受排挤呢?
四平战役陈明仁悔不当初,拒绝宋美龄说媒主动投诚
就在1949年的8月5日,此时的长沙城中欢声笑语、锣鼓喧天,自从抗日战争打响之后,很少见城中这么热闹了。
随意拉来一个人问一下便知,原来是解放军进了长沙古城,并且这次解放长沙,没有打出一枪一炮,就和平解放了,免受战火的长沙人民自然是欢天喜地。
具体的原因,是因为驻守在这里的陈明仁军队,主动投诚了,甚至没有说任何要求。
对比在北京死守着不出来,还差点毁坏了故宫文物的傅作义,陈明仁与他更是形成了强烈对比,连毛主席都发来贺电赞誉陈明仁的民族大义,由此就记住了这个不起眼的国民党中将陈明仁。
熟知1946年的4月时,陈明仁还在奉蒋介石的命令,带着国民党71军攻打四平,虽然国共还处于战略过度期间,解放战争并未正式打响,但是国共之间却是一幅“关内小打,关外大打”的局面。
这个四平对于两党都十分重要,四平位于东北中部平原,也是中长铁路的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但是守城将领是抱着:“死守四平,寸土不让”的想法,而陈明仁则是“不攻下四平,决不罢休”,最后因为国民党增兵,还是让陈志仁打下了四平城。
虽然这一战受到蒋介石的褒奖,但是投诚后的陈明仁却懊悔万分,这一仗,还不如输了!
反正就算他再能打,也没有得到重用,在国民党坐了25年的冷板凳,反而带给真正能解放人民的共产党许多损失。
就是因为他的率直和革命之心,才让毛主席格外欣赏。
但在毛主席看来的陈明仁的众多优点,却让陈明仁在国民党中格格不入。
1925年,陈明仁在惠城一战成名之后,就被蒋介石格外看重。
突然有一天宋美龄到访,陈志明好奇宋美龄究竟是为何而来?,不过宋美龄是蒋介石的妻子,于是先给她端上好茶,再询问这位蒋夫人的来意。
宋美龄一张口就是贺喜,直接将陈明仁说懵了,他实在想不到最近自己有什么喜事,难道是之前的惠州战役,但是此时来道喜,是不是有些晚了?
陈明仁问:“我这有什么喜事要贺的?”
宋美龄一幅你要有大喜事的欢庆表情,说廖仲恺有个小女儿,长得年轻貌美,而陈将军常年在外打仗,身边也没有一个照顾的人,不如就将她介绍给陈将军!
陈明仁一听,赶忙摇头拒绝:“家中已有妻儿,就辜负夫人美意了”。
宋美龄诧异,实在没想到陈明仁竟然会拒绝这种好事?
但是她没有放弃,回去没几天,宋美龄和蒋介石一合计,又派人去给陈明仁做媒,话里话外都在暗示陈明仁,这可是个大好事,不仅能娶个年轻漂亮的妻子,最主要的是,对陈明仁的事业大有帮助。
陈明仁可算明白蒋介石夫妻的意思了,这摆明是要拉拢他,但是这个办法陈明仁不能接受,直言道:“我不做陈世美,自古就有糟糠之妻不下堂的说法,贫贱夫妻不可忘的古训”。
作为一个丈夫,陈明仁比许多将领都要重情义,因为在进入黄埔军校之前,陈明仁的家人十分反对他参军,祖母甚至还拎着竹筒将这个21岁的小伙子打的满院子乱窜,但这并没有改变陈明仁报效国家的决心。
在这种情况下,陈明仁是如何去往黄埔的呢?
忠贞将领陈明仁为毛主席感动,直言从不后悔投诚共产党
在这个家里,陈明仁满怀抱负却无人理解,还被祖母断了经济来源。
最后是他的妻子谢芳如不忍丈夫失望,偷偷回娘家卖了一头猪才给陈明仁凑齐了路费。
陈明仁发誓这一辈子都不会辜负妻子,此生只娶她一人,哪怕以后飞黄腾达也不会抛弃她。
妻子也嘱咐陈明仁,等到了学校就认真学习,家里老小都有她照顾。陈明仁得此妻子,觉得此生也知足了。
所以蒋介石想用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子来顶替他妻子的位置,着实没有打听多他与妻子之间忠贞不二的感情。
在说媒这件事发生之后,陈明仁生怕蒋介石夫妻再来劝说他,于是在他升为师长之后,立马就将妻儿接到了身边。
但就如同宋美龄之前来说过的,接受离开蒋介石的联姻,事业才会有进步,如今陈明仁没有接受蒋介石的拉拢,在加上他曾顶撞指责蒋介石,将一向养尊处优的蒋介石气的要把他关进大牢。
不仅如此,因为陈明仁不愿与国民党的一些人同流合污被排挤,蒋介石还接着他的顶撞之仇,对于自己这个嫡系将领冷眼旁观。
1949年9月,在陈明仁对蒋介石和国民党的一再失望下,他公然起义,带着自己的部队投诚共产党。
毛主席得知后,有意与陈明仁修好,主动向他抛去橄榄枝,在家中宴请他,在宴会上,毛主席邀请陈明仁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但陈明仁此时有意推迟不想露脸,毛主席却语重心长的道:“你来了,这个会议才算完整!”
而后毛主席又问他:“以后打算做什么?”
陈明仁回:“继续打仗吧,就当我将功补过,想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
陈明仁突然想起自己的部队,中央特许他留着自己的部队,陈明仁内心是非常感激的,他主动说:“我那个部队原先是国民党,现在,就改编成中国解放军吧!”
毛主席听完抬手给陈明仁倒了杯酒说:“放心,改个名字还归你管,从此以后,解放军有衣穿有饭吃就不会亏待你半点”。
陈明仁赶忙起身:“哪能让主席给我倒酒,这可是罪过了,只不过我罪过的事情可多了去了,这酒能回,事却改不了了”。
陈明仁说的这件事,就是5个月前的四平之战,毛主席摆手表示不介意:“两军打仗,各为其主,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像比赛,谁都想赢”。
在此时间不久,也就是9月21号,共产党在北平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这场会议中,正式选举毛主席为主席,将五星红旗定位国旗等,“北平”也改名为“北京”。
这场会议聚集了共产党和各个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当然也包括陈明仁这个原先的国民党蒋介石嫡系将领。
此时陈明人才明白为何毛主席一再邀请他来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这是看重他啊,因为参加这个会议的各个代表,都是各派举足轻重的大人物。
陈明仁也非常荣幸能参加这场会议,但他以为这就足够了,殊不知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
1955年,陈明仁被授勋为开国上将。
这一消息传到台湾,蒋介石都不禁感叹毛主席的胸怀。
陈明仁也从来没想过自己能从共产党的敌人,变成变成共产党的开国上将,他知道,这背后都有毛主席的影子,对于他这个国民党将领,或许有很多人看不惯他,毛主席却给了他很大的重视,如果没有毛主席,自己很难被共产党员们接受。
陈明仁对毛主席的评价很高,但并不冰冷,在陈明仁眼中,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席,更像一位慈爱的大家长。
就像陈明仁曾对儿子形容的那样:“我为蒋介石打了十几年的仗都不见他能给我一个好脸色,但是我第一次见毛主席就倍感亲切,他真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仁慈领袖,蒋介石根本比不了”。
自从投诚共产党,他从来没有一刻觉得这是一件错事或者值得他犹豫的事情,他自己都说:
“我起义了,这既是对白崇禧实行兵谏,也是对蒋介石的大义灭亲。起义前,我对中共确实不很了解,但是,直到现在,我还没有发现共产党一桩不可合理的事情。”
他明白毛主席对他这么看重,是看出了他真心投诚,陈明仁不是不想提条件,而是觉得自己没有理由提出条件,没想到这反而让毛主席为难了。
不过这并不会改变陈明仁想要回馈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想法,于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陈明仁主动为新中国的发展扫清障碍,他曾赶赴广西剿匪三万,也去过广东守卫边土。
国家对他不计前嫌,但他自己却不能忘记曾经的过错,为此他愿用生命中剩余的时间为新中国做出自己的贡献,要对得起党和毛主席对他的恩情和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