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汗国是蒙古帝国建立者成吉思汗的子孙所建立的四个汗国,分别是术赤系的金帐汗国,窝阔台系的窝阔台汗国,察合台系的察合台汗国,以及拖雷系的伊尔汗国。在第四任大汗蒙哥去世前,四大汗国虽然已有摩擦,但仰赖蒙哥的威望,还能保持表面上的和平。
而蒙哥去世后,围绕着大汗之位的争夺,四大汗国彻底决裂。忽必烈的元朝和伊尔汗国的联盟,对抗其他三大汗国。双方互相争斗数十年,最终以三大汗国向元朝妥协,名义上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而告终。为何三大汗国没有继续与元朝斗争呢?
也许有人认为,元朝在国力上占据着绝对优势。但实际上,三大汗国相加,与元朝也算是势均力敌。因为元朝刚刚消灭南宋,内部仍然不稳。且阿里不哥与忽必烈之间的内战,也极大地削弱了元朝的力量。伊尔汗国面对三大汗国与马穆鲁克王朝的三线夹击。
也没有能力帮助元朝,就战争初期的局势来看,元朝反而不占优势。既然如此三大汗国为何要与元朝妥协呢?我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忽必烈的去世,终忽必烈一生,三大汗国都没有承认忽必烈的大汗地位。但如果忽必烈去世,三大汗国也算是有了一个台阶下。
毕竟他们反对的是忽必烈,如果是其他人做大汗,他们也有理由接受。在这种有台阶下的情况下,元朝又重金收买三大汗国,三大汗国低头也很正常。其次就蒙古帝国大汗之位本身而言,对三大汗国已经没有价值。蒙古大汗的价值在于,能够号令整个蒙古帝国。
但忽必烈的夺位,意味着几大家族之间彻底撕破脸。就算得到了大汗之位,三大汗国得到的也是一个分裂的蒙古帝国。除非他们能完全消灭元朝,但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得到大汗之位的诱因已经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放弃蒙古大汗的位置也未尝不可。
最后一点,则是窝阔台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的内斗。这两个汗国也是与元朝作战的主力,金帐汗国主要起了牵制伊尔汗国的作用。与元朝并没有开战,而这两个与元朝作战的主力汗国,最后内讧了。这仗还打得下去吗?如果说两个汗国联手能与元朝的抗衡。
那它们内讧局面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元朝要不坐山观虎斗,等它们打完然后渔翁得利。要么帮助一个汗国,打另外一个。历史上元朝选择了帮助察合台汗国,一起瓜分窝阔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消失后,察合台汗国因为得到好处,加上无力独自对抗元朝。
因此对元朝的态度也软化了,而金帐汗国本来的目标就只是伊尔汗国,与元朝敌对只是因为伊尔汗国。既然察合台汗国放弃了,它也没必要继续。所以三大汗国承认了元朝的宗主地位。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