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们为中国革命奉上摇篮,却倒在了自己人的枪下,到底发生了什么
创始人
2025-07-06 10:33:12
0

井冈山红色根据地作为在我党领导下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启了我党发展军事力量,进行武装割据、建立红色政权,实施土地革命的新纪元,给后人留下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历史画卷,其在我党历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历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而井冈山根据地之所以能够得以建立,则是因为在那个特殊历史时刻,有诸多人为和客观的重要因素叠加在一起而成的,其主要因素有如下几点:首先,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决议,为开展武装斗争指明了方向,全国各地先后爆发的“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平江起义”等由共产党组织领导的武装起义,为根据地的建立准备了武装力量;其次,井冈山地处罗霄山脉中段,位于湘赣两省交界之处,远离大城市,且交通不便,再加上山势险峻,林木茂盛、道路狭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给根据地的存在提供了客观条件;再次,井冈山地区经过“大革命”洗礼,曾经建立过地方党组织和农民自卫军,特别是以袁文才、王佐为首的二支参加过大革命、占据着井冈山地区的绿林武装更是给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围绕井冈山周边的几个县的反动统治相对薄弱,给根据地部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空间,可以在这些地方筹措给养,扩大兵源。

在上述几点中,袁文才和王佐两支原先就占据着井冈山的农民武装所起到的作用和对井冈山根据地后来的发展壮大带来的影响是我们要永远铭记的。

袁文才、王佐其人

袁文才:1898年生于江西宁岗茅坪镇一个叫马源坑的村庄,祖上从外地迁徙而来,在当地属客家人后代。是个具有初中文化的农民。鉴于客家人与当地土著人特别是土著乡绅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矛盾非常激烈,为了反抗压迫,袁文才参加了当地具有土匪性质的武装组织“马刀队”,由于能识文断字,他在“马刀队”担任师爷(军师),因为足智多谋,入伙不久他便坐上了这支队伍的头把交椅,并在井冈山北麓茅坪镇一带形成了气候。因为这支队伍的大多数士兵都是本地人,有的时候甚至可以做到上马是兵,下马为民,再加上他们的主要反抗对象是乡绅恶霸,所以,在当地具他们是具有一定群众基础,受到普通百姓欢迎的。

1926年秋,袁文才所部被当地政府招安编成宁冈县民团,袁文才任团总。同年,受风起云涌的“大革命”农民运动影响,他率部参加了中共宁冈县支部发动的农民暴动,并把部队改为农民自卫军,不仅担任了自卫军的总指挥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失败后,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会同在井冈山上茅茨一带活动的由王佐带领的另一股农民自卫军,一起打下了永新县城,并在新成立的永新县委领导下的赣西农民自卫军中任副总指挥。

后来反动军阀派兵前来镇压,袁文才所部寡不敌众,只得带着包括贺子珍在内的永新县委一班人,重新回到茅坪一带利用自己熟悉地形和有群众支援的优势与敌周旋。此时他的部队有一百五、六十人,六十多条枪。

王佐:1898年生于江西遂川县下庄村,是客家人的后代,因家贫未读书,但却学得一门裁缝手艺维生。25岁时因不忍当地豪绅压迫,入伙盘踞在井冈山茨坪、大小五井一带的绿林武装,并逐渐成为这股武装的头领,1925年被当地政府招安,编为新遂边陲民团并担任主要领导,后因与地方豪绅发生冲突,不得不重新啸聚山林,重操旧业。1927年“大革命”时期,他曾在农协的帮助下把队伍改编为农民自卫军,并于1927年6月率部参加了由共产党领导的反抗国民党新军阀叛变革命的攻打永新县城的战斗,破城后被任命为赣西农民自卫军副总指挥。反动派派重兵前来镇压后,他又率部回到井冈山茨坪、大小五井一带,与在茅坪的袁文才部遥相呼应。他的部下也多为当地客家农民,在自己的活动区域内,既有群众基础又有地形优势,所以当地豪绅和反动派政府武装多次前来剿灭他们也没能成功,整个队伍也是一百五六十人,五六十支枪。

袁文才、王佐,大革命以前都是盘踞井冈山上的绿林武装首领,大革命浪潮席卷湖南时,他们二人都接受了共产党的主张,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湘赣边界的农民运动,转身变成了农民自卫军的领袖,被称为“井冈双雄”,他们有别于那些靠杀人越货,滋扰百姓而生的土匪,其打击的目标一直是横征暴敛的土豪劣绅,喊出的口号也是“杀富济贫”,因此,他们在当地得到了许多百姓的支持,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当然也避免不了的带有绿林习气。

袁文才、王佐与红军的关系

?1927年10月4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余部来到永新三湾村,在这里,他精简了部队,加强了党对部队的领导。在进行改编的同时,他也在为部队的下一步落脚点进行着谋划,经过了解,他知道了在井冈山一带有两支农民自卫军在活动,头领分别叫袁文才,王佐,大革命时曾参加过共产党组织的农民运动,其中袁文才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要想在那里站脚,首先就要先考虑如何处理这二支武装的问题,当时有人主张用武力解决,但毛泽东却没有同意,他认为袁文才既然能加入共产党,那就可以做他的工作,争取得到他的支持和理解,于是,毛泽东给袁文才写了一封信:

袁文才先生你好:

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只是我们无缘相见,如今我等工农革命军路过你的地盘,为广大工农群众闹革命,打倒土豪惩治劣绅,现将写有我军政治主张和革命宗旨的几条标语寄给你,希望你能理解和接受,过几日我将前往拜访,与你商讨两军结为同盟,共同反抗反动军阀的事宜。

信写好了,他便委托一位在三湾村开杂货店的掌柜前往袁文才处送信,实不知,此时袁文才也正在为这几日开到井冈山地区的这支队伍忙碌着,他放出三路探哨去侦察这支队伍的情况,并把自己的队伍集结起来向山里转移,如果是官军,他就会采取以前的办法化整为零,隐匿在百姓和崇山峻岭中,如果是过路的队伍,他将礼让想送,

得到探马回报和看到毛泽东来信之后,袁文才陷入了沉思,这是一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对于这支队伍的追求和信仰袁文才是了解且拥护的,可是,这是一支实力比自己强大得多的队伍,一旦在此安家,自己就有被吞掉的危险,于是,他提笔给毛泽东写了一封回信:“毛委员,我们这里民贫山穷,就像一个小池塘根本就容不下心向大海的鲸鱼,像一片小树林难以栖息志在万里的鲲鹏,贵军要成就革命大业,应当选择别的地方。”回信写得漂亮,也不卑不亢地表达了“拒不欢迎”的态度。

虽然碰了个“软钉子”,但毛泽东却没有放弃在井冈山落脚的想法,当然,也是为形势所迫,一路转战而来的起义军余部,有许多伤员要救治,部队的给养也急需补充,必须要有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来让这支部队安顿下来,而井冈山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理想之地,所以他决定继续做袁文才的工作。

负责替袁文才前来送信的人叫陈慕平,是一个参加过毛泽东在广州开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的学员,听过毛委员的课,对毛委员很是崇拜,他对工农革命军的到来很是欢迎,在了解了毛委员和工农革命军的主张和意图后,他和毛委员表示要回去继续做袁文才的工作;

出面接待工农革命军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宁冈当地党的负责人叫龙超清,其实,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周边地区的党的基层组织都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部分都已转入地下状态,工农革命军的到来,给龙超清这样的党的基层干部带来了希望,他当然希望这支队伍能够留下来为自己撑腰,听说袁文才回信不欢迎工农革命军常驻井冈山,龙超清先是建议毛委员武力解决袁文才武装,被毛委员否认后,他也答应再去做袁文才的工作。

为了消除袁文才的顾虑,毛委员又让陈慕平给袁文才带回去一封回信,进一步向袁文才说明了革命军目前急需建立医院和后方留守处的具体需要,并提出了,进驻后,部队可不兵合一处将打一家,工农革命军只是借地生存,战时情报互通,协同作战,共同抗敌的合作方式,并许诺,如果达成合作将送给袁文才部100支步枪。

在多方共同劝说和利益的驱使下,几天后,袁文才回信邀毛委员面谈,地点就设在宁冈县大仓村祠堂。

会面时,毛泽东并没有耀武扬威地带着武装警卫前往,而是轻车简从,随意带几个不带武器的随从就来到了约定地点。而心里没底的袁文才则与毛泽东恰恰相反,他不仅自己随身带了武器,而且还在祠堂里提前埋伏了二十多人,心想,一旦谈不拢,最起码不能让毛委员把自己扣下。

当他确认毛委员只是自身带几个文员前来会商时,钦佩之余,也不免内心惭愧,连忙把伏兵撤去。

谈判取得了圆满成功,达成了工农革命军三日内送给袁文才100支步枪,每枪配三发子弹;袁文才部允许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在那里建立后方医院和后方留守处;袁文才资助工农革命军1000块大洋和一些粮食,并负责联络驻扎在井冈山上的另一支农军武装茨坪的王佐部;工农革命军派军事教员到袁文才部帮助进行军事训练,提高部队素质等

就这样,1927年10月7日,毛委员率秋收起义余部正式开进了井岗山茅坪,迈出了井冈山根据地建设的第一步。

有了袁文才的支持,再加上宁冈地方党组织的帮助,工农革命军相继在茅坪的蟠龙书院和象山庵很快建立起了后方医院和后方留守处,部队也在这里得到了短暂的休整,可是,茅坪地处井冈山半山腰处,面积狭小,人口稀少,可耕种土地不多,一下住进这么多人不免显得有些拥挤,另外,从军事的角度考虑,这里的地形优势并不明显,部队回旋余地很小,于是进一步扩大工农革命军驻防区域和游击区域,增加部队给养来源渠道等问题就提到了议事日程,

在袁文才的积极协调下,驻扎在井冈山山顶处茅茨和大小五井一带的农民自卫军王佐部不久就与工农革命军取得了联系,1927年10月24日,毛委员率领工农革命军到井冈山周边县区打土豪返回茅坪的路上,在大井第一次见到了王佐,为了达到在井冈山建设根据地的目的,会面时,毛委员用一视同仁的方法,给王佐部赠送了七十支步枪,作为回报,王佐给工农革命军提供了500担粮食,同时毛委员也答应王佐派军事教员去他的部队帮助进行军事训练,同样,王佐也同意工农革命军进驻茅茨及大小五井地区,后来红四军把总医院,后方留守处、兵工厂、被服厂等单位都迁建到了这里。

对袁文才、王佐部队的改造和改编

袁文才、王佐所部的兵源都是农民,有些人甚至是“上马是匪,下马为民,”也就是,有事儿时,拿起武器就出发,没事儿时,转身回家,拿起锄头就种地,尽管有些人在入伙绿林后,对弄枪使棒的常识进行一些简单的学习,但正规的军事训练是从来没有参加过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岗山以后,那整齐的军容,正规的军事训练,以及由此带来的强大的战斗力让袁文才和王佐非常羡慕,于是,他们先后向毛委员提出了派军事教员到自己的部队帮助进行军事训练的要求。他们的请求正好和毛委员改造这支部队,让他们跟我们一起去革命的思路是一致的。于是毛委员先是在工农革命军中挑选了几位有黄埔军校学历的中下级军官游雪程、徐彦岗、陈伯钧等派到了袁文才的部队,后又派何长工去了王佐的部队。

对袁文才部队的训练是工农革命军进驻茅坪一周后开始的,地点在茅坪步云山,派往袁部的教官从军事训练入手,先教射击,后练队列,而后慢慢地便将训练引导到听指挥、讲团结、重协作上来,进而在训练中开始加入了给战士们讲革命目标,分析当前革命形势等政治内容,渐渐地还按照三湾改编的模式,开始在袁文才的部队中建立了党组织,成立了维护士兵权利的士兵委员会。通过这次练兵,袁文才部不仅提高了军事素质,而且还在政治素质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战斗力也得到了大大加强。

对王佐部的训练改造工作在1928年1月开始进行,毛泽东只派了何长工一人前往王佐部任党代表,此时的王佐,虽然愿意与工农革命军接触,但思想,还是停留在相互利用,相互依托,甚至想在共产党那里占些便宜的水平上,因此,对何长工的到来他是既喜又忧,喜的是可以通过何长工随时和工农革命军保持联系,忧的是怕自己的部队被工农革命军吞并,于是,他既不让何长工参与军事,也不让何长工接触士兵。

王佐没什么文化,又生性多疑,要想改变他谈何容易,不过,王佐虽然是个草莽英雄,但却是个大孝子,何长工抓住这一点,不动声色地接近了老人家,并赢得了老人的信任,他通过老人之口向王佐提出了不要胡乱杀人,要善待俘虏的要求,自那以后,王佐果然改变了对待俘虏的政策。随着和老人及王佐哥哥的感情不断加深,王佐也渐渐解除了对何长工的戒心。再后来在与反动民团的一次战斗中,何长工出谋划策,一举擒获了王佐的宿敌民团团总尹道一,这更加增强了王佐对他的信任,并表示愿意跟着共产党闹革命。何长工趁热打铁,提出对部队进行训练的建议,王佐欣然同意,于是康健、肖万霞、宋任穷等同志先后被派到王佐部开展军事训练和党组织建设,不久,王佐也申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通过三个多月的努力,袁文才和王佐的部队无论是军事还是政治素质都得到了很大提高,而此时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周边开辟游击区,建立红色政权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果,袁文才、王佐不想当偏安一隅的土皇上,也想跟着工农革命军去山外边闯世界,于是有了愿意接受工农革命军改编的意愿,而随着井冈山根据地的逐步建立,扩大革命武装也是当务之急,所以,以毛泽东为首的工农革命军前委决定将袁文才、王佐所部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二团,袁文才、王佐分别担任这个团的正副团长兼一营营长、二营营长、何长工担任党代表。改编工作于一九二八年二月进行,从此以后,这二支出身绿林的农民武装正式跨入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序列中。

一九二八年五月,朱毛红军会师后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红四军),袁文才、王佐的部队又被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第三十二团(红四军三十二团)。

袁文才、王佐部参加过的战斗

攻打新城之战

袁文才、王佐的部队改编成工农革命军后没几天,国民政府江西省主席下令省内驻军杨如轩率领反动军队一个师向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一次“进剿”,他们用一个团加一个营向万安、遂川方向进攻,另派一个营占领宁冈县城新城,对根据地“茅坪”、“茨坪”构成巨大威胁。

毛泽东在得知敌军部署后,迅速命令在外游击征粮的工农革命军各部向茅坪集结,形成有力的拳头,然后于一九二八年二月十七日主持前委军事会议,制定了集中优势兵力攻打新城,力求歼敌一部的战斗方案。具体布置是由第一团在清晨开始向新城南、东、北门发起总攻,由第二团在西门外设伏,拦截逃出城外之敌。

驻守在新城的反动军队一个独立营和宁冈靖卫团不知大难将至,还按照日常习惯到城南门外操场出早操,一声令下,早已各就各位的第一团官兵准时向新城三个城门同时发起了进攻,出操的敌兵突然遭到攻击,慌忙丢下武器逃回城里,并在营长王国政的指挥下负隅顽抗,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打到中午时分,在当地百姓的帮助下,工农革命军用火攻首先攻破了东门,随后南门、北门也先后告破,革命军冲进城内,继续追杀敌军,反动县长和敌营长无力继续抵抗率残部从西门逃出新城,袁文才、王佐率二团在此等候多时,见敌中计,便挥兵掩杀而出,落荒之敌再遇强兵,只能丢盔弃甲,任人宰割,最后,王国政营长以下三百余人毙命,张开阳县长以下一百余人被俘,工农革命军缴获颇丰,取得了井冈山根据地开创以来第一次大的胜利。

龙源口大捷

井冈山会师后成立的红四军的力量在不断壮大,这是蒋介石反动政府无法忍受的,一九二八年六月,国民党江西省政府纠集五个团的兵力,在师长杨池生、杨如轩的指挥下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进剿”。

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一、三十二团在宁岗县新、老七溪岭和武功潭一带摆开战场,具体布置是主力部队在新、老七溪岭凭险正面阻击来犯之敌,袁文才、王佐率三十二团在武功潭设伏阻断敌人退路。

前来进攻的敌人共三个团,经过激烈的战斗,朱德和王尔琢率所部分别在战场上取得优势,并将杨如轩的二十七团紧紧压缩在龙源口处,杨池生的另外二个团见战场制高点已丧失,连忙后撤,不料,军心一乱便再难站住脚跟,站在高处的红军如下山猛虎顺势掩杀下来,二个团敌军阵脚大乱溃不成军,埋伏在武功潭的袁文才、王佐二十八团,趁势出击,一部向龙源口之敌出击,一路杀向设在白口的杨如轩的前线指挥部,混战中,杨如轩中弹伤了右臂,不得不带着残兵败将逃回永新县城,而被我主力部队压缩在龙源口的敌二十七团则被彻底歼灭。就此,江西反动政府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进剿”被彻底粉碎。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源口大捷”,这也是红四军成立以来进行的规模最大,拼杀最激烈的一场战斗,红三十二团在这次战斗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黄洋界保卫战

1928年7月,红四军主力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在左倾路线指挥下盲目出师湘南,井冈山根据地只剩下红三十一团、三十二团,趁井冈山红军守备空虚,湖南反动军阀吴尚和江西军阀王军相互勾结,纠集了十一个团的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所谓的第一次“会剿”。按照当时党的边界特委的决定,由毛泽东率红三十一团在永新县境内活动,红三十二团守卫宁冈,这次会剿,尽管没有二十八团、二十九团参加,但红三十一团和三十二团都经过艰苦的战斗与敌周旋,并最终等来了敌人自己内部发生内讧停止进攻的转机,敌人的第一次“会剿”失败了。

可是,当敌人得到红四军主力开往湘南的部队受挫的消息后,不甘心失败的敌人,又再次纠集起湘赣两省共七个团的兵力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会剿”。而此时由于毛泽东带红三十一团主力前往湘南方向迎接二十八团回归,留在井冈山守卫的部队只有红三十二团和红三十一团的一个营。

八月二十六日,七个团的敌军开始向井冈山根据地攻击前进,井冈山守军严阵以待,在红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三十二团团长袁文才等指挥下,采取分兵把守哨口,发动群众骚扰敌人后方的战术迎击敌人。由三十一团主力把守黄洋界哨口,三十二团二营由王佐率领把守八面山、双马石、桐木岭等四个哨口,三十二团一营由袁文才指挥在山下带领群众骚扰敌后方,此次战斗以黄洋界哨口守卫战打得最激烈,但正是由于有红三十二团把守的其它哨口岿然不动,才最终保证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并迎来了红四军主力的回归。也就有了毛泽东后来“黄洋界上炮声隆”的著名词句。

坳头垅战斗

1928年 9月26日,从湘南接回红二十八团后的毛泽东率重新会和的二支部队一路转战回到茨坪。取得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的守山部队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当红四军主力在茨坪休整几日后准备下山收复“八月兵败”丢失的地盘时,突然袁文才派人向毛泽东、朱德汇报,说是在茅坪抓到了二个化妆女探子,探子交待是住在新城的国民党军一个叫周宗昌的营长派她们来刺探红军主力是否已回山的,他想趁红军主力未归之前铲平茅坪。

红四军前委决定诱敌深入,吃掉这股敌人,他们命令袁文才故意放跑二个女探子,让她们把红军主力还没回归的消息传出去,然后主力部队趁着夜色悄悄从茨坪赶回茅坪,他们选好了一个叫“坳头垅”的地方做战场,为敌人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

坳头垅,是从新城通向茅坪的必经之地,是个口小肚子大的峡谷,指挥这场战斗的总指挥是刚刚接任牺牲了的王尔琢任红二十八团团长的林彪。他把参战的红四军三个团布成了一个口袋阵,红二十八团担任正面阻击,红三十一团占领侧翼制高点负责夹击,红三十二团绕到敌人后侧扎紧口袋。

10月1日这天,天还没亮,各参战部队便陆续向指定位置出发。周宗昌带着还乡团和自己的一个营气势汹汹地向茅坪方向杀来,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场难以挽回的噩梦在等待着他。当他所有的部队都钻进了口袋后,随着一声枪响,四面枪声大作,八方红旗招展,仅用半个小时,周宗昌部便灰飞烟灭,他本人也成了红军的俘虏。

功不可没 ,英雄不朽

由于袁文才、王佐在井冈山区让秋收起义余部落了脚,才有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有了后来朱、毛会师,有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壮大与发展,所以说袁文才、王佐的款款一留,便留下了中国革命发展壮大的种子,留下了点燃革命烈焰的星星之火,因此说他们的历史功勋是不可磨灭的。

从当时的情况看,袁文才、王佐除了在部队建设上得到了重用和发展外,他们在军队党的建设和根据地地方红色政权建设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重用。朱、毛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了红四军,袁、王二人除了担任军职外,还当选为党的红四军军委委员,另外,在井冈山根据地地方党组织恢复后,他们二人还在中共湘赣边界党的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特委委员,在地方苏维埃红色政权成立后,袁文才还一度被选举为湘赣边界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主席。从这些方面上看,袁、王二人是有能力,有威望,为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的。

1929年1月,湘赣二省反动军阀在蒋某人的威逼下,纠集了 十八个 团兵力向井冈山发起了第 三次“会剿”,按照毛泽东的一贯军事思想,一味地固守只能被动挨打,只有主动出击,才能调动敌人,并打乱敌人的战略部署,最后达到围魏救赵,围点打援的目的。所以在边界特委和红四军、红五军党委召开的柏露会议上决定,留下彭德怀红五军和红三十二团守卫井冈山,其余红四军部队跳出井冈山区域向赣南挺进,到敌人的身后骚扰敌人,迫敌回救,以达到解井冈山之围的目的。会议同时决定调袁文才任红四军参谋长随红四军主力挺进赣南,提任王佐为红三十二团团长。从此以后袁、王二人又投入到新的工作状态中。

红四军主力转战赣南后,王佐随红五军一起与前来“会剿”的湘赣之敌在井冈山进行了殊死的战斗,但终因寡不敌众,最后丢失了井冈山根据地,彭德怀率撤出来的红五军到赣南与红四军会合,而王佐则率一部分红三十二团的部队躲进更远的深山里与敌人周旋。等到占领井冈山的湘赣之敌因蒋桂战争爆发和井冈山区环境恶劣无法长期生存的原因而大部分撤走后,王佐部又在边界党组织的领导下编成了由王佐任团长的边界红军独立团,开始逐渐收复被敌军占领的根据地。

而随红四军主力行动的袁文才则在行军途中思想上发生动摇,私自和二个老部下一起离开部队偷偷返回了井冈山。地方党组织对袁文才的行为给予他严厉批评和处分,并降职使用让他担任了赤卫队大队长。

1929年4月14日,根据毛泽东的安排,在赣南与红四军会合后的彭德怀又率领主力部队返回了井冈山,并一举收复了湘赣边界根据地,使年初遭敌破坏的各地方苏维埃政权得以恢复,党的组织领导也重新走上了正轨。

然而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袁文才、王佐曾是绿林武装的历史遭到了质疑,加上历史上留下来的土籍和客籍人之间的固有矛盾及袁文才擅自脱离部队、王佐抓到反动民团袁总罗克绍不杀反而换取其兵工厂等错误,1930年2月,袁文才和王佐被错杀。

客观地说,袁文才、王佐作为绿林武装改编而来的队伍,存在不良习气是事实,袁文才当了逃兵也没有非议,王佐不杀罗克绍换取兵工厂也有与上级不沟通不汇报擅作主张之错,但与他们对井冈山根据地建设作出的贡献相比,他们的死不免让人感到惋惜。

好在全国解放以后的195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追认袁文才、王佐为革命烈士,算是给了这二位为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和发展做出过特殊贡献的英雄一个证明,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缅怀当年在井冈山的峥嵘岁月,他不禁想起了袁文才、王佐这两位当年收留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落脚的好汉,他对二人的遗孀说:他们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是有功劳的,他们对中国的革命是做了贡献的。”

巍巍井冈,青山常在、绿树长青,今天的红色江山来之不易,让我们记住每一位为之做出贡献的人。

相关内容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
马斯克近日宣布“美国党”成立,这一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马斯克...
2025-07-06 08:37:44
福州将新增3条转机航线
福州即将迎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将新增 3 条转机航线。这无疑为...
2025-07-06 08:37:27
原创 ...
在江苏兴化举行的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于3日圆满落幕...
2025-07-06 08:37:02
U19男篮世界杯-张博源2...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7月5日消息,2025年U19男篮世界杯在...
2025-07-06 08:37:00
原创 ...
1889年,19岁的光绪花了500万两白银大婚,同年宣布亲政。慈禧...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最近,有一部名为《八佰》的抗战电影讨论很多,主要题材是淞沪抗战时期...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讲究文武结合治理国家。在古代,有武将镇守边关,保卫...
2025-07-06 08:33:27
原创 ...
老蒋晚年痛斥:败局关键在二人! 恳请您在繁忙中花一点时间点击“关注...
2025-07-06 08:33:17
原创 ...
科举制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关键在于科举制度...
2025-07-06 08:33:12

热门资讯

原创 跑... 凌晨五点的公园绿道上,小李拖着200斤的体重艰难挪动300米后瘫坐在路边。三个月后,她却在马拉松终点...
原创 此... 在淮海战役期间,陈士榘到达刘邓大军驻地,工作之余以打牌放松。邓小平打牌技艺高超,但陈士榘也不逊色,常...
纵观苏秦的一生,他命运的悲剧体... 战国时期,周朝衰微、诸侯并起,呈分合吞并之势。各诸侯国或施以武力相倾轧,或利用纵横家之舌争夺集团利益...
原创 杨... 图丨董其武上将 前言 “毛主席伟大”“共产党伟大!” 这是发生于1955年授衔仪式前的一件事,董其武...
原创 不... 很多开国将军逝世后,一般都会葬在八宝山,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许世友,他就葬在了家乡,而且还是土葬。再比...
原创 他... 我们都知道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然而这四大才子比起“明朝三大才子”来可就小才...
李隆基看中儿媳,硬抢了杨玉环,...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作为杨玉环的铁粉,花了数年...
原创 续... 出征未能获胜便英勇壮烈地赴死,英雄泪水满襟。这是杜甫《蜀相》中的一句诗,深刻表达了世人对于诸葛亮北伐...
原创 看... 漫漫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奇人异士,他们都是自己时代的风骚人物,成则名动天下,退则隐...
原创 刘... 在大战发生之前,双方关系是基本和平的。从双方之间友好往来直到军事冲突发生之前,北魏统治集团的民族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