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53年梁漱溟当众顶撞毛主席,遭众人轰下了台,发生了什么?
创始人
2025-07-06 10:02:55
0

"梁先生自称是'有骨气的人',香港的反动报纸也说梁先生是大陆上'最有骨气的人',台湾的广播也对你大捧,你究竟有没有'骨气'?……

梁漱溟,有"中国最后一代大儒家"之称的思想家、哲学家、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改造实践家。1946年,作为民盟秘书长的梁漱溟被一向温和有礼的周总理激愤指责:"做人要讲信义,你们不守信用"。

1953年9月18日,梁漱溟与毛主席在会上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议会人员见梁与毛主席顶撞,众呼"滚下来",在大多数人举手反对他继续演讲后,梁漱溟被轰下了台。

虽然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但在周、毛相继离世后,梁漱溟说:"我感到深深的寂寞"。梁漱溟与毛主席周总理之间的矛盾,使得他孤独,而他们离世,又使得他寂寞。

这并非只是梁漱溟一人的困境,也并非是毛、周二人对梁漱溟个人的偏见;部分知识分子对新生的政权既充满热情又水土不服,于是注定了他们在那个时代的孤独和寂寞。

《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

梁漱溟与毛主席同年生人,毛主席青年时期在北大图书馆工作时,梁漱溟于北大哲学系任教,不过二人相识不是在北大校园里,而是在杨开慧父亲的家中。

多年以来,他们的相处都很融洽,无论是在延安、重庆,还是来到北京,梁漱溟常受邀到毛主席处谈天论地、各抒己见,多是聊到深夜才兴高采烈地返家。

当然也有不欢而散的时候,可二人之间一直是以不分上下的好友相待,直到1953年,梁漱溟从毛主席的座上宾成了"反面教员"。

1953年9月,梁漱溟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参加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扩大会议,国家进入计划建设阶段。

梁漱溟也很兴奋地积极进言献策,但做乡村建设研究的他很忧心:当计划的中心环节放在优先发展重工业时,农业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农民会不会被遗忘了?

于是梁漱溟在11日的下午作了发言,他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建设的热情,但也指出了乡村干部作风粗暴、农民相比工人生活提高太少等问题。

最后他说:"我们的建国运动如果忽略或遗漏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那是不相宜的。尤其中共之成为领导党,主要亦在过去依靠了农民,今天要是忽略了他们,人家会说你们进了城,嫌弃他们了。这一问题希望政府重视。"

梁漱溟11日会上的发言当天并未引起反对和争论,甚至还有赞同之声,但到第二天情况就急转直下,毛主席语气强硬地针对他昨日的发言进行了不点名反驳。

他又意外又不服,在会上就开始写信给毛主席申辩澄清,表明自己并非是要破坏分裂毛主席所说的"我们今天的政权基础,工人农民在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完全没有要反对总路线、破坏工农联盟的意思,他和毛主席下来进行了一个简短的交谈,但误会未得到解除。

到17日的会上,毛主席对梁漱溟的问题进行了点名式的长篇论述,即《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毛主席说了梁漱溟是"用笔杀人"的杀人犯,是"野心家""伪君子",说他的建议是恶意的。

两个个性分明的人误会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18日,梁漱溟再上台发言,刚开口,便被台下打断要他"滚下来"。

梁漱溟向毛主席提出希望可以他把话讲完,讲清楚后毛主席能说一句是误解梁漱溟了,他希望毛主席能有这个"雅量"。

毛主席说:"你要的这个雅量,我大概不会有。"之后二人便争论起来了,言辞很是激烈,或许在他们以往的私人交谈中也曾有过这样的争执。

但这是在重大会议上,人们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有人敢顶撞毛主席的场面,于是群情激奋呵斥梁漱溟下台。

为了解救僵局,有人提议举手表决,绝大多数人反对让他再讲,使得梁漱溟落寞地走下台去。值得注意的是,毛主席举的手是赞同让梁漱溟继续往下讲。

"匹夫不可夺志也"

某种程度上,梁漱溟与毛主席之间的误会难以消解,与他自身的性格和行事行为是分不开的。

1946年10月,国共第二次合作出现极大的裂痕,几无再谈的必要,不过梁漱溟等民主党派人士还是渴望这来之不易的安宁。

于是便糊涂办事,把一份不利于共方的停火方案交给了马歇尔与孙科,之后才告诉了周总理。

周看后"面色立变,即不肯再作和谈",从前他与民主党派有过"君子协定",采取重大行动一定要事先通知、相互关照,而民盟的行为使得他极为痛苦,相交甚久的朋友却在背后给自己捅了刀。

周总理落泪了,共产党始终尊重民主党派,一次次在危难时保护他们,他们却在危难时将共产党置于更危险的境地。梁一再辩解。

总理只得说:"本来是多年的朋友,关键时刻做出对不起我们的事。你们这是出卖朋友,不讲信义!"

梁漱溟对自己的失误心知肚明,急忙给周诚恳地进行了自我批评,并一起商讨解决方案,这场风波才得以过去。

即便如此,建国之后周总理依然对梁漱溟十分尊敬,据说周总理在开国大典现场曾感慨:"盛会少了梁漱溟啊",梁也说总理:"在品德行谊上则一生有善可称,无疵可指"。

相比而言,梁漱溟为人处世则过分迂腐,他也自言是满身旧习气,把此当成了"骨气"和"倔强精神",这才使得梁与毛之间的误会扩大了。

梁漱溟因其过于耿直的性格造成了不少遗憾,但从另一面看,宁折不弯也是他的可贵之处,当人们让他"批林批孔"时,高压之下他也只"批林"不"批孔",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季羡林就说:"我佩服的,文是梁漱溟,武是彭德怀。"他认为此二人都是坚持真理的名士,有骨气、不惧怕粉身碎骨。

1953年,彭总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4次会议上发表报告,会上他说出了那句霸气的宣言:

"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而在他报告之后,便是毛主席对梁漱溟进行的不点名批评:"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顾农民。这大概是孔孟之徒施仁政的意思吧。然须知有大仁政小仁政者,照顾农民是小仁政,发展重工业、打美帝是大仁政。"

五天之后,便有了《批判梁漱溟的反动思想》。极为巧合的是,六年后的庐山上,引发彭总受错误批判的书信,其内容也是关于农业、农民。后来梁漱溟依然坚持真理,积极为彭总辩言。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

毛主席批评梁漱溟并无私心,他在发言的最后就说批判梁漱溟,并不是针对他一个人,而是批判抱有梁漱溟这样想法的人。

人们不让梁漱溟发言,毛主席也认为不妥,他说同梁漱溟辩论是有益处的,并不是小题大做,辩论可以把问题搞清楚,而且是对大家都有益处的。

毛主席知道会有不少人像梁漱溟这么思考问题,他们忽略了国家面对外患必须要先振兴工业,处于积贫积弱时期力量十分有限,只可能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一种产业。

梁漱溟的发言会给这个刚刚起步的计划泼冷水,只能对梁进行极为严厉的批评。

但他也知道,只有梁漱溟这样既有渊博的知识、又进行了深刻农村调研的大儒,才能与他共同把这个问题辩论清楚,让大家都心服口服了劲才能往一处使,所以他举了赞同其发言的手。

49年之后,众多的文人知识分子满怀热情投入新中国的怀抱,但不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就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碰撞的挫折,梁漱溟便是代表。

他们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坚持真理、叹民生之疾苦,但时而会有顾此失彼的缺陷存在,造成了他们对新中国的水土不服。

毛主席对这些知识分子既是提出严厉的批评,希望他们加紧改造,与群众团结一心积极建设祖国,不要再打击人民的积极性,但对也给予了不少的谅解和包容。

1975年的国庆招待会上出现了不少受冲击的老干部、老专家、教授、民主人士,结束之后毛主席得到了这次招待会的简报,他批示写:"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名单上的人参加招待会甚好,可惜没有周扬、梁漱溟。"

梁漱溟在孙子出生后也给他取名"钦东",他始终对毛主席充满了仰慕与敬佩。

梁漱溟与毛主席争论受严厉批评的这桩历史公案,看似是无情的老友决裂,背后却是一个领袖的高瞻远瞩和宽宏大量,一个知识分子的反躬自省和铮铮傲骨。

相关内容

马斯克宣布“美国党”成立
马斯克近日宣布“美国党”成立,这一消息在全球范围内引发轰动。马斯克...
2025-07-06 08:37:44
福州将新增3条转机航线
福州即将迎来令人振奋的消息,那就是将新增 3 条转机航线。这无疑为...
2025-07-06 08:37:27
原创 ...
在江苏兴化举行的2025年全国国际象棋锦标赛(个人)于3日圆满落幕...
2025-07-06 08:37:02
U19男篮世界杯-张博源2...
[搜狐体育战报]北京时间7月5日消息,2025年U19男篮世界杯在...
2025-07-06 08:37:00
原创 ...
1889年,19岁的光绪花了500万两白银大婚,同年宣布亲政。慈禧...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最近,有一部名为《八佰》的抗战电影讨论很多,主要题材是淞沪抗战时期...
2025-07-06 08:33:48
原创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讲究文武结合治理国家。在古代,有武将镇守边关,保卫...
2025-07-06 08:33:27
原创 ...
老蒋晚年痛斥:败局关键在二人! 恳请您在繁忙中花一点时间点击“关注...
2025-07-06 08:33:17
原创 ...
科举制度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关键在于科举制度...
2025-07-06 08:33:12

热门资讯

7月6日,上海市花样滑冰集训队... 7月6日,上海市花样滑冰集训队新赛季出征仪式于上海市新国际博览中心ISPO展W5馆内圆满举行。 上...
原创 战... 文/青山独往 战国古墓被盗墓数次,古籍却幸存下来,专家:这是对宇宙的深思啊 众所周知,我国作为有着数...
原创 一...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老话似乎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我们常常在网络...
原创 大... 提到军统,人们往往会想起影视剧中那些恐怖的画面,老虎凳、辣椒水以及对我党仁人志士们的残酷刑讯与逼供,...
原创 众... 世上无路,行之者众,路方得成。晚清时期,中国前途黯淡无光,未见未来之际,一群开明之士崭露头角,手执明...
原创 三... 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星堆文明是一处神秘而引人入胜的遗址。然而,其真正的来历和消失却给...
原创 毛... 1976年,毛主席病重,老人家在病床上安排了很多事情,其中一件让所有人感到震惊,当时甚至谣言四起。这...
原创 汪... 汪东兴号称负责毛主席警卫工作长达三十年的“大管家”,他除了担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警卫局党委第一书记...
原创 民... 民国时期是非常混乱的一个时代,一方面各大军阀割据,政治黑暗,动荡不安,百姓的生活也十分困难。不过军阀...
原创 1... 1959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举行了扩大会议。时任江西省委第一书记的杨尚奎和他的妻子水静一同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