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核”到“光”,每次转身都爱得深沉……
创始人
2025-07-06 08:32:13
0

在北京第九研究所所史馆,

一面墙上密密麻麻镌刻了几百个名字,

其中一个名字是杜祥琬。

今年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眼睛明亮,

仔细地看着每一个名字,

历历往事从遥远的太空回到眼前。

我们干的是千军万马的事业

九所当时有四、五百人,工程全线几十万人,背后还有广大人民几万万人,我们干的是千军万马的事业。

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

“两弹一星”是几十万人

用众志成城奏响的交响乐。

每个人的命运都和国家发展紧密相连。

杜祥琬从小梦想研究天文学,

高考填志愿也是南京大学的天文学系。

后被国家选入留苏预备生,

进入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学习理论核物理。

从大大的宇宙到小小的原子核,

杜祥琬很坦然,

因为这是国家需要

杜祥琬留苏时的笔记。

当时,一个同班的苏联同学问杜祥琬:

你在这学核物理,

回中国能干啥呢?

可就在当天,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

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第二天,

这位苏联同学看到他时兴奋地说:

祝贺你!我知道你回去干嘛了!

杜祥琬(右)与于敏在工作中。

同年,26岁的杜祥琬回国,

分配到二机部九院理论部,

与邓稼先、于敏、周光召等老一辈科学家,

向氢弹原理的突破发起总攻。

当时不管是大科学家还是年轻的工作者,

都在一个教室里共同探讨,

涌现出很多想法和思路。

1966年12月28日成功进行了氢弹原理试验,

这是我国掌握氢弹的实际开端。

1967年6月17日,

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

那一天,

罗布泊上空升起了“两个太阳”。

氢弹当然没有太阳亮,但在我们很多人心里,那个火球比太阳更加耀眼。

从0到1,把稳人生的“两个车轮”

花园路和塔院相隔1站,

是九所人的工作区和生活区,

在这里,杜祥琬从“小杜”

变成了“老杜”“杜老”,

也从核物理研究转向激光研究、

能源转型和气候研究。

1987年,49岁的杜祥琬被选入

国家原“863”计划激光专家组,

2002年,64岁的杜祥琬

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负责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咨询研究等工作。

国家需要你做,你就得做,不熟悉就得学习,我之所以能几次转移科研阵地,动力就在于国家的需要。

每一次转型都是从0到1,

正如成长本身。

如今杜祥琬也时常与年轻人交流,

在他看来,

骑自行车有两个轮子,

前轮带着走,后轮跟着走,

前轮是国家需要,

后轮是个人兴趣。

年轻人眼前要有国家需要,心中才有内生动力。时代前轮滚滚,后轮必须要跟上。只要深入其中,就会趣味无穷。

基础研究更要重视从0到1,

科技创新离不开基础研究,

只有根脉扎得深,

创新成果才能结满枝头。

要在新的领域、新的竞争里,

开拓新的领域和未来。

“两弹一星”是我们那代人的从0到1,芯片设计、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是现在科学家们必须突破的从0到1。

心中有一片浩瀚星空

年少时心中的太空梦,

如今已辉映出一片中国梦。

在杜祥琬看来,

“两弹一星”精神就是一句话:

以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奋斗精神

正是经历过旧中国的积贫积弱,

老一代科学家不计较任何困难,

始终选择将个人命运和科学研究

与国家和民族的兴亡交织。

从科学救国到科技强国,

时代奔涌向前,

如今的科技工作者有条件也有使命

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要在从0到1上做更多的事情,要以基础研究引领应用研究,要加快突破我国科技在国际上的薄弱环节。

科学就是无尽的追问,

懂得越多,就会发现不懂得越多。

杜祥琬说,

无论是宏观的宇宙还是最小的粒子,

人类知道的甚少不知道的甚多,

因此更要坚定地向未知领域进军

当视线再回到九所墙上的一个个名字,

如同万点星光闪烁于历史星河,

照亮新时代青年前进之路。

追寻先辈们的足迹,

朗朗星空、浩瀚宇宙,

都始于足下。

希望青年人把国家需要作为努力方向,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

(部分图片来源:CCTV、中国工程院院士馆官网等)

1、这是“宇宙级”浪漫的开端……

2、为这东方巨响蛰伏28年……

3、“两弹一星”功勋于敏之子:“这里充满着爱,也充满着敬!”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
2025-07-07 04:33:41
原创 ...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
2025-07-07 04:33:21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
2025-07-07 04:33:14
原创 ...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
2025-07-07 04:33:12
原创 ...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
2025-07-07 04:33:06
原创 ...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
2025-07-07 04:32:53
原创 ...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
2025-07-07 04:32:44
原创 ...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
2025-07-07 04:32:36

热门资讯

原创 那... 众所周知,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曾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助理员。 可是你知道他的上司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是谁吗...
原创 郭... 一般来说,能够成就大业的人,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有时运相助,能力和机遇缺一不可。而要说朱元璋的贵人,...
原创 “... 抚育部曲亲如子,接遇工农蔼如风。 席间谈笑胸襟阔,最从平淡见英雄。 此诗为诗人杨朔于抗日战争期间在太...
原创 汉... 东汉灵帝光和七年(184年),巨鹿人张角率部发动了黄巾起义,此举对东汉朝廷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为了平息...
原创 明... 广德二年冬,公元764年。 时任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观察使的郭子仪,将以仆固怀恩为首的回纥吐蕃党...
原创 夏... 1936年,在浙江余杭县良渚,发现了一些新石器时代末期、铜石并用时代的古遗址,出土的大量制作精良的磨...
原创 诸... 作者:赵心放 有个历代流传的成语“面从后言”,简而言之就是当面赞成,背后诽谤之意。知道吗?它是由三国...
原创 刘... 刘备集团怎么衰败得那么快?诸葛亮的隆中对,并不是最优解 二爷那会真的是杀疯了,威震华夏的能有几个,曹...
原创 唐... 唐代最有诗情的才妓,8岁时已预示一生命运,死后风雅倒成了艳俗 唐代以诗得名的娼妓很多,《全唐诗》收有...
原创 周... 周瑜诸葛亮司马懿,在正史中谁带兵打仗最厉害? 军事战略层面,三人差不多;战役层面,公瑾最强,仲达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