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手机的拍照功能就非常强大了,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拍照,也正是因为照片数量泛滥导致很多照片都没有那么珍贵。
但是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照片的数量很少,每张照片似乎都有特殊的意义,有这样一张照片让历史的岁月近在咫尺,到底是什么样的照片有如此厚重的故事感?
这张照片里面有四位将军,他们分别是粟裕、萧劲光、滕代远和陈韩奇。这张照片是粟裕和萧劲光去看望滕代远的时候拍的,值得一提的是粟裕和萧劲光在1955年大授衔中都获得大将军衔,但是滕代远的地位曾经比粟裕和萧劲光都高但是却没有军衔。
滕代远的资历很深1928年的平江起义就是他和彭老总一起领导的,红五军成立后他又担任军政委,朱毛在井冈山会师后滕代远就带领红五军与朱毛会师。当时粟裕仅仅是个团级干部,萧劲光还在苏联留学都没开始打战。
滕代远一直都是一个负责的共产党员,抗日战争期间他是八路军总指挥部的参谋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又陪同周恩来前往重庆和国民党谈判,解放战争后期担任铁道部部长,为我国的交通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可能正是因为他在铁道部门从事时间较长,还有军衔有限所以错过授衔。这确实是很可惜,不然以他的资历应该也是元帅一类的。
那张照片里站在最右边比较清瘦的将军就是粟裕,他面带微笑让人觉得很亲切。但是那个时候他的状况并不好,因为前一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他遭到无端的指责,还要违心写检讨,明明没有做错任何事却要反思,而且打了一辈子战却被迫脱离军队,粟裕的心里也很不舒服。
第二年粟裕因为高血压和心脏病不得不放下工作休养治疗。萧劲光知道粟裕的心情不好特地陪粟裕去广州散心。
真的很为他们之间的战友情而感动,老朋友就是这样能感受到对方的痛苦并陪伴在对方身边。他们在广州呆了一段时间后又去了海南,萧劲光知道粟裕很想念军旅岁月还带他去视察了榆林的海军基地。
粟裕看到基地非常激动,好像又回到了和战友并肩作战的时光,他还认真分析了基地的情况,这个基地地理位置非常好,我们可以看到敌人,敌人却看不到我们。
随后这两个好友又去了杭州,他们去杭州还看了一位正在养病的老战友,这个老战友就是先前提到的滕代远。在看望期间拍下了这张富有故事感的照片,滕代远就站在粟裕旁边,最高的那个拄着拐杖的就是萧劲光。
显而易见另一个人就是陈奇涵,陈奇涵1897年出生在江西,1925年的时候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年在赣南地区工作,发动农民群众建立根据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指挥了古北口保卫战,新中国成立前夕在江西一带剿匪,建国后担任江西省政协主席,1955年获得上将军衔。国家有难,他身先士卒,当国家安定后他就准备退下来,在他60岁那年就主动要求退下。
这些革命先辈就是这样,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人民。战友们之间的深情也很让人感动,他们是一起经历过生死的,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经历过生死的。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粟裕落魄时,萧劲光可以放下所有事陪老友散心;萧全夫也可以在洪学智被下放时上门看望;韩先楚可以无惧牵连去看望邓华。革命先辈们都是光明磊落、重情重义的人,也正是这样的人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