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老总落难后求助两个结拜兄弟,一个装聋作哑,一个两肋插刀
创始人
2025-07-05 18:02:23
0

前言

1927年南昌起义的胜利,迅速引起了国民党方面的重视。为了避其锋芒,我军打算分批撤离。可随着对方的穷追不舍,我军的伤亡也越来越大。

为了摆脱敌人的追击,在得知前方是两个结拜兄弟的防区后,朱老总决定写信求助。面对朱老总的信,这二人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呢?

看着在手中的信件,国民党第27师师长杨如轩陷入了沉默。他没有想到,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老同学,竟是被逼到了这个份上,想来伤亡一定不小吧?

杨如轩的猜测并没有错,当时的我军,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在南昌起义获得胜利之后,我军便开始分批撤离了,可他们低估了敌人的强大。

由于敌人的围追堵截,朱老总所带领的战士们伤亡惨重。同年10月份,朱老总带着战士们到达了安远县的天心圩,这才能够稍微的休息一下。

虽说暂时找到了落脚的地方,但是众人的心情却并没有多高兴。此时的他们,心中充满了悲伤和无助。

想想也是,没有援兵还四面受敌,伤情严重却没药品治疗,再加上粮食短缺,谁能心情好才有鬼了。

当负面情绪足够多的时候,队伍中的人心便不齐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掉队。或因为病情,或是觉得看不到希望。

眼见着南昌起义的革命火种即将熄灭,朱老总决定开始队伍整顿。可敌人一直追着,他们连自身安全都保证不了,这可怎么办呢?

正在朱老总愁眉苦脸的时候,他忽然想到附近国民党的防区,是由自己的结拜兄弟杨如轩驻扎的,于是立即写了一封信,让人送了过去。

朱老总的信很快便到达了杨如轩的手里,面对这个昔日的好友,杨如轩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当初他们也曾把酒言欢,可如今却是身处在不同的阵营了。

他和朱老总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学,因着共同的理想,成为了结拜兄弟。可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信仰渐渐发生了偏差,于是便没怎么联系过了。

其实朱老总在南下前,也曾劝杨如轩弃暗投明过,可杨如轩心中有自己的主见,所以当时婉言谢绝了朱老总。

这么看的话,杨如轩并非是个感情用事之人,那么面对朱老总的这封求救信,杨如轩又是会怎样答复呢?

在把信送出去之后,朱老总便一直等待着杨如轩的态度。可等了许久,却只看到送信的人回来了,但是回信却是并未带回。

朱老总见状,便明白他的态度了。虽然没有回信,但是他并没有那么慌张。因为他知道,这个老朋友会像上次一样帮他的。这话又是从何说起呢?

那时的朱老总,在南昌起义成功后,便带着队伍开始南下。在这个过程中,便少不了杨如轩的帮忙。在朱老总等人经过防区的时候,杨如轩直接让部队撤到了抚州城外。

在得知老同学的这一举动后,朱老总也是会心一笑。这是要给自己“开后门”吗?朱老总心下一暖,连忙让战士们抓紧通过了抚州。

也是巧的很,没过几个月,朱老总便又转移到了杨如轩的驻地。为了部队建设,朱老总决定整顿军队,由于没有合适的练兵场地,所以他盯上了杨如轩防区的上堡地区。

有人脉不用不是傻子嘛,所以朱老总直接给杨如轩写信,表示想要借上堡那里练三个月的兵。杨如轩并没有回信,不过这也在朱老总的意料之中。

此时的他们,已经处在对立面了。若是他回了信,难免会有通敌的嫌疑,这种情况下,明哲保身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杨如轩虽然没有回信,但在不久之后,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充当起了朱老总以及战士们的“避风港”。

朱老总一看,这还有什么顾虑啊,老同学都给自己方便了,抓紧时间才是要紧的。在朱老总以及陈毅等人的整顿培训下,战士们的状态比以前好多了。

虽说思想和战术方面,大家都有了显著提升,可打仗并不只是靠这些就可以的,最关键的问题他们还没有解决,那就是军备方面。

人是铁饭是钢,我军的战士们就是再坚强,也逃脱不了这些问题的困扰。其实不仅仅是粮食,弹药、军装、药品,都是他们急需的物品。可这么多东西,他们又能从哪里弄来呢?

在发现事情的严重性之后,朱老总便和陈毅等人开始寻找应对的办法。在发现滇军在这附近活动的时候,朱老总心中忽然想起了一个人,他的老朋友范石生。

他和杨如轩一样,都是朱老总的结拜兄弟。此时的范石生,刚好也活动在朱老总的附近,而且还是国民党第16军的军长。

朱老总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决定求助这位老朋友。朱老总对于滇军还是很熟悉的,他深知滇军的想法,所以对于争取范石生的帮助,他心中还是有些底的。

在收到朱老总的来信之后,范石生也在半个月后回了信。令朱老总惊喜的是,范石生竟然有意和我军“共商大计”。他不是国民党那边的吗,怎么会突然向我军示好呢?

原来,在老将夺权之后,范石生便受到了排挤。老蒋把他放在了湘粤两省的交界处,也就是湘军和桂军的中间。

这想想也够憋屈的,范石生自然是早就受够了这样的夹板气。在听说了南昌起义之后,他兴奋不已,觉得自己可以和朱老总一起进行革命事业。

这一情况,自然是朱老总乐见其成的,很快二人便见了面。在得知朱老总的难处后,范石生也十分爽快的为我军配备军需。

看着昔日的老同学,如今却变成这个样子,范石生是既佩服又心酸。他自是明白朱老总的不易的,而朱老总也在和他的寒暄中,回忆起了那段逃亡的艰辛。

在1927年的9月5日,我军在三河坝开始分兵南下。此时的朱老总已经是第九军的军长了,他的任务便是在三河坝守着,以免敌人顺着主力部队追过来。

和我军预料的一样,敌人没过多久便追上来了。朱老总为了阻击敌人,奋不顾身的上阵厮杀着。

可终归是敌强我弱,在拦击敌人三个昼夜后,朱老总以及我军的战士们,陷入了敌人的多重包围。看着虎视眈眈的敌人,朱老总又该怎样应对呢?

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此时的他们已经只剩下2000多个人了。再这样耗下去,他们迟早得完蛋。

朱老总看了看身边的战友,几乎每个人都挂了彩,这一幕让人只觉得心酸。与其拼个你死我活,倒不如先保住命,以图来日。

思及此,朱老总干脆带着人离开了三河坝,在当天的晚上,到达了茂芝。这一动作倒还真是让他们离主力部队越来越近,可随之而来的却是一盆冷水。

原来,在他们到达茂芝的第二天,便遇见了200多从前面退回来的战士。朱老总等人十分疑惑,可询问之下得到的回答,却让所有人都仿佛掉进了冰窟。

据这些退回来的战士们描述,他们的主力部队已经在潮汕战败了。此消息一出,直接把朱老总等人劈了个外焦里嫩。

要知道那可是主力部队啊,他们都败了,那他们这群人又该何去何从呢?所有人的心中都忐忑不已。面对如今的情况,朱老总又该如何破局呢?

主力部队战败的消息已经传开,军中上下的战士们都开始人心惶惶了。见事不妙的朱老总,立即站了出来。

在他以及其他几位重要领导人的组织下,一场重要的会议,在当地的全德学校展开。在朱老总看来,这一次的失利是危机,更是转机。

在会议上,他将面临的处境和大家说了一下,在这之后又表达了自己决不放弃革命的决心。原本心绪混乱的众人,此刻一下子便冷静了下来。大家各抒己见,最终决定向着湘南行进。

虽说朱老总等人已经向着自己重新指定的目标出发了,可这一路上却并不是那么顺利。敌人不时的围追堵截,让朱老总带领的起义军再次折损近千兵力。

虽说凭借着朱老总的出色指挥,我军破解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可老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在众人颓废之际,朱老总才想要天心圩开始整顿队伍。

想起之前的心酸,朱老总也是感慨万分。好在他的好兄弟给力,这才没有让南昌起义的火种熄灭。

范石生无疑是支持我军的,不过毕竟他的身份还是国民党的军长,所以为了避免被老蒋发现端倪,二人便制定了一个协议。

朱老总所率领的队伍暂时编入范石生麾下的16军,不过范石生并不会干预他们的行动。在这之后,范石生也很爽快的将他们的军需都配备齐全了。

范石生的慷慨让人瞠目结舌,而朱老总则是将这份援助默默地记在了心里。在这之后,朱老总也继续着自己的革命事业。

然而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老蒋便知道了朱老总的藏身之处,立即命令范石生抓捕他。可范石生早就和他有龃龉,又怎会听他的。

在得知朱老总暴露之后,范石生便准备好了1万大洋,让朱老总赶紧带着部队走。朱老总知道事情的紧急,所以只得带着部队离开。

结语

南昌起义的火种能够保留下来,经历了许多的艰辛。在这个过程中,杨如轩和范石生为我军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朱老总的人脉之广,也深切地感受到了朱老总和朋友之间的这种深厚情谊。

革命事业的胜利过程尤为艰辛,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让我们向这些革命者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相关内容

原创 ...
往往是最普通的人,最终成就了历史上的种种伟大事件。耶佩尔市的老一辈...
2025-07-05 12:33:53
原创 ...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二战史》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
2025-07-05 12:33:38
原创 ...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世界的各项能力都得到...
2025-07-05 12:33:34
原创 ...
俗话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当强势的希腊王后弗里德里克与西班牙...
2025-07-05 12:33:28
原创 ...
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德国纳粹党党卫队的重要成员之一...
2025-07-05 12:33:15
原创 ...
话说罗成枪挑十二太保,靠山王杨林败退二十余里,收拾起残兵败将,正欲...
2025-07-05 12:33:15
原创 ...
早在西汉时期,一代名将霍去病率军千里奔袭,在漠北之战重创匈奴人,饮...
2025-07-05 12:33:02
原创 ...
1842年大家都知道这个日子,也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我国的国门就这...
2025-07-05 12:32:54
原创 ...
贾诩,东汉末期至三国曹魏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三...
2025-07-05 12:32:52

热门资讯

强军论坛丨筑牢历史记忆 锻造英... 筑牢历史记忆 锻造英雄军队 ■韩磊 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和反思。1937...
原创 百... 雍正王朝是清代最经典的一部,很多细节都值得深思,尤其是九子之妻的勾心斗角是很有意思的,雍正皇帝在位后...
原创 存... 全世界的企业成立的最初原因就是为了发展壮大,然后盈利赚钱。而一个企业想要稳定的发展下去,长久地获得收...
原创 外... “千古一帝”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明朝思想家李贽的著作中,在李贽的著作《藏书·世纪列传总目》中出现了千古一...
原创 2... 文/青夕 2003年1件青铜器现世,上面2字确定姜子牙身份,专家:他不神秘 说到姜子牙,大家应该不会...
原创 周...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故垒西边,人...
原创 盘...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不容小觑,五千年文明出了很多位人才。今天就来盘点一下影响世界的十位中国历史人物。...
原创 清...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有一组珍贵的彩色老照片,它们如同一扇扇穿越时空的窗户,将我们带回到了那个既古老又...
原创 唐... 唐朝和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各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政治、经济和军事...
原创 清... 实际上现代人对于古代文化的探索从未停止脚步,从国内考古事业慢慢崛起之际,人们就一直在致力于挖掘那些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