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专家化验光绪遗骸,发现砷含量是常人的17171倍,死因终于找到了
创始人
2025-07-05 15:02:41
0

导言

光绪帝在慈禧皇太后死前一天病逝,他真的是被慈禧谋害的吗?1908年11月14日,38岁的光绪皇帝在被囚地瀛台突然病逝,死亡原因成谜,怪异的是,第二天74岁的慈禧皇太后也随着去世。后代有关光绪帝的死亡原因各不相同,各种各样猜测五花八门,那么光绪皇帝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光绪死前发生了什么

光绪帝作为清朝末期的皇帝,应对着的是一个百孔千疮的国家。光绪帝软弱无能一生,临终以前被慈禧监禁,最终暴死于瀛台。

光绪是个典型性的病怏怏,人体一直不太好,这一点在他教师翁同龢的随笔中也曾一度记述。光绪二十六年之后,他的病况不见转好,反而恶变。

清宫存留档案资料《脉案》记述:御医曹元恒为皇帝把脉之时,发觉其肾气虚,脾阳不够,气血亏败,脸面以上没什么鲜血,多走两步路都是会上气不接下气。无论是寒性药或是温补品都不能用,处在没有药可以用的局势。

五月初十,御医陈秉钧在《脉案》写出:“调养多时,而毫无寸效”的话。御医们这时早已对光绪的病束手无策,只有一拖再拖,试着各种各样药方调补。到九月,光绪的症状更为纷繁复杂。

五脏六腑作用早已彻底失衡,人到这一份上,身亡是迟早的事情了。此中有些人明确提出请洋人来医治,但遭受回绝。

到十月,光绪早已连站立起来都费力,发生肺炎症状及心衰竭病症。十月十七日,周静涛、吕用斌等御医奉皇太后懿旨为皇帝专家会诊,但一直觉得皇帝早已极其孱弱,元气已没法修复,并在《脉案》中记录下“出不来四日,必有风险”。

十月十九日,光绪发生心慌气短现象,一天到晚不停咳嗽,手脚冰冷,一会儿抽动一会儿伸直,脸部情况极其痛苦。口不能说话,只能用手指口,呜呜怪叫。

至二十日,光绪眼睑微睁,淌着唾液的嘴巴只有轻轻地颤动。这时身旁除开2个小太监外,再无别人服侍,甚为凄凉。当日晚上,光绪梦到弥留情况,伸出手乱抓,身体冷如冰霜,眼白上翻,突然晕厥,神智昏迷。

时至二十一日下午,光绪忽然睁开眼睛四处乱看,御医把脉后发觉他脉率断断续续,双眼由动来动去变为注视。黄昏,光绪便溘然长逝,魂游西方极乐。

光绪的死和慈禧有无关系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去世前八年的档案资料全部保存,从档案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德宗身体一直欠佳,而且是非常欠佳的,病情渐进式恶化,而不是突如其来的变故。

但档案资料是能够仿冒的,一百多年前的档案资料,即便是有些人干了手和脚,世人也不会了解。

并且光绪帝的死亡原因一直是清朝历史上的一大问题,假如光凭档案资料上的一面之词是不能服众的。

在御医对光绪的医治期内,慈禧每一次都会了解皇帝的状况,虽然两个人中间不和,但慈禧对光绪还是十分在乎的。如果慈禧想谋害光绪,完全可以在任何时候开始,没有必要在最后一天才开始。

1898年慈禧皇太后启动叛乱,光绪帝被拘禁在瀛台,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抓残害,百日维新昙花一现。

此后光绪帝和慈禧皇太后的梁子就那么结上了,1908年光绪病重卧床不起,慈禧在这期间也病了,光绪在随笔中写到:“我这病非常重,可是我认为皇太后一定会死在我以前,假如那样,我想一声令下击杀袁世凯和李莲英。”

但是光绪很有可能想不到,慈禧早就在他身旁遍插耳目,这一段随笔被李莲英获知,李莲英马上将这件事情汇报给了慈禧。慈禧听了恨恨地说:“我不能死在他前面”不久后,光绪突然在瀛台去世,寿终38岁。

尽管那时候光绪有病重在身,但短期内应该是不容易有生命威胁的,之后据某宦官追忆,那时候慈禧赐给了光绪一碗塔嘛,光绪吃了后就不行。

光绪遗骸中砷含量惊人

新的科学研究结果显示,光绪是死于砒霜中毒,我国清史编纂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小组对光绪的死因进行了科学研究检验,取得了光绪、隆裕皇后和清代遗骸的头发样本,科学研究表明光绪确实死于砷中毒,即毒药毒死。

光绪身体的砷含量是隆裕皇后的260倍,是清代一般遗体的132倍。是当代人的17171倍。这一含量远远地超过身体的所有正常砷含量。

课题组历经比照,发现光绪身体的砷含量,也远远地高过他的棺材和随葬品。这也就消除了遗体被随葬品污染的可能。

那么是否有另外一种很有可能,便是这种内毒素是长期性吃药和饮食搭配导致的中毒的表现呢。有些人作出一个比照,光绪身体的砷含量是一般慢性砷中毒病人的66倍,换句话说并不是慢性砷中毒。

因此光绪丧生于短期内服食很多含砷元素的食材,实际上换句话说吃了很多的毒药,丧生于毒药之毒。

结语

根据当时给光绪看病的医生桂庭回忆:光绪帝暴死前三天,脸色乌黑,舌苔发黄,腹痛难忍,卧床持续翻身。

这般惨象,让人不忍心去想。但凶犯到底是谁,究竟是不是慈禧,如今结论还不确定,依然另当别论。

光绪置身皇帝大位,却从未有着过皇帝的权力,一生任人摆布宛如公仔一般,他雄心壮志尝试变法维新求强,但因方式不善与迫不及待莽撞最后不成功,造成今后囚禁遇害,光绪过世一百多年,却交给后代一个非常大疑惑,到底谁才算是残害他的真真正正凶犯?各不相同令人猜测,显示屏前的朋友们,大家如何看呢?

参考文献:《清史稿》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相关内容

原创 ...
往往是最普通的人,最终成就了历史上的种种伟大事件。耶佩尔市的老一辈...
2025-07-05 12:33:53
原创 ...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二战史》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
2025-07-05 12:33:38
原创 ...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世界的各项能力都得到...
2025-07-05 12:33:34
原创 ...
俗话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当强势的希腊王后弗里德里克与西班牙...
2025-07-05 12:33:28
原创 ...
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德国纳粹党党卫队的重要成员之一...
2025-07-05 12:33:15
原创 ...
话说罗成枪挑十二太保,靠山王杨林败退二十余里,收拾起残兵败将,正欲...
2025-07-05 12:33:15
原创 ...
早在西汉时期,一代名将霍去病率军千里奔袭,在漠北之战重创匈奴人,饮...
2025-07-05 12:33:02
原创 ...
1842年大家都知道这个日子,也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我国的国门就这...
2025-07-05 12:32:54
原创 ...
贾诩,东汉末期至三国曹魏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三...
2025-07-05 12:32:52

热门资讯

原创 帝... 封建王朝中后期总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帝王懒政现象,似乎历朝历代都没办法避免。 如宋代的宋徽宗就终日沉迷...
原创 他... 前言:摆在你面前有个果子,鲜艳诱人,但并非唾手可得,作为代价,你必须付出尊严以及超越其价值的财物,还...
原创 为... 从夏商周时期开始,古代史就进入了王朝时期,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就进入了封建王朝时期。那么在历朝历...
原创 豫... 大家都知道关于邱清泉和黄百韬这两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关系,有完全两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邱清泉和黄百韬,...
《红楼梦》第五回(四)《金陵十... 妙玉即南明玉角(“梅花雪”),后化为“南明之血泪”,又要成为南明玉角(详见第四十一回“茶品梅花雪”)...
管仲与“神秘”的盐商 春秋时期,管仲不仅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闻名,还因其机智和敏锐的商业头脑而受到赞誉。有一天,齐桓公收到了...
原创 甘... 忽必烈在生前并没有立下遗嘱,说明谁是皇位继承人,铁穆耳又排位老三,为什么他最终获得了皇位?谁帮他获得...
原创 孙... 前言 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他曾经两次击败魏国的名将庞涓,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但...
原创 中... 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骁勇善战的将士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冷兵器时代战争的成与败,古代多数朝代对名将的重视程...
原创 故... 故宫建筑群不仅宏伟大气,数百年依然屹立不倒的原因在哪里? 故宫是我国古代最为宏伟的宫殿建筑群,更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