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第一次大型中日战争——淞沪会战在上海爆发。此次会战是继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领导的试图将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转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的主动反击战役。标志着中国与日本的战争已经由局部上升到了全面战争开始。
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从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人民纷纷自觉加入抗战队伍,众志成城。
在淞沪会战中日军投入约22万人,中国军队约50万人。双方都出动了海陆空三方兵力,规模空前,双方都是蓄势待发。
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的自卫战役,面对日寇蓄意挑衅,中国军人毫不退缩,抗战报国,绝不退缩。
此次会战中,中国军人表现出大无畏精神,男儿豪情,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数以万计的将士以血肉之躯保卫祖国,无数英魂的牺牲,保卫了华夏每寸山河,而无数商人,学生,官员也在上海等地纷纷投入抗战之中。
“黄老虎”黄梅兴——淞沪会战中第一位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攻破日寇数十堡垒,葬身八字桥炮火中。
“炮神”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在淞沪会战中担任第八集团兼右翼军总司令,在上海浦东指挥的炮兵给以日寇严重打击。
中路军总司令朱绍良——抗日战争中的杰出将领,淞沪会战中任中央军总司令兼第9集军团总司令
左翼军司令陈诚——负责指挥淞沪战场对日作战司令,统辖右翼集团军,中央集团军和左翼集团军。
行进中的中国军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低下头潜伏,可肩膀上扛起来的是祖国山河。
根据确切报道,淞沪会战中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伤亡已达187200人,日方为40372名,青山有幸埋中华烈骨,男儿豪情英魂为国。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日本胜利,可于此同时日本“三个月粉碎中国”计划也随之破产,淞沪会战拉下帷幕。
蒋介石是淞沪会战的指挥,在他的指挥下,中国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的计划,在三个月内将士们英勇抗敌。
淞沪会战虽然失败了,致使长江门户大开,对中华腹地造成威胁,但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同时也强迫改变日军对中国的战略决战地点,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刚刚结束内战的中国,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也凝聚了全民族的抗日“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