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组图看淞沪会战,一场该打但一定守不住的战役
创始人
2025-07-05 03:33:45
0

1937年8月13日,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第一次大型中日战争——淞沪会战在上海爆发。此次会战是继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领导的试图将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转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的主动反击战役。标志着中国与日本的战争已经由局部上升到了全面战争开始。

淞沪会战持续了三个月,从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人民纷纷自觉加入抗战队伍,众志成城。

在淞沪会战中日军投入约22万人,中国军队约50万人。双方都出动了海陆空三方兵力,规模空前,双方都是蓄势待发。

淞沪会战是中国军队的自卫战役,面对日寇蓄意挑衅,中国军人毫不退缩,抗战报国,绝不退缩。

此次会战中,中国军人表现出大无畏精神,男儿豪情,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数以万计的将士以血肉之躯保卫祖国,无数英魂的牺牲,保卫了华夏每寸山河,而无数商人,学生,官员也在上海等地纷纷投入抗战之中。

“黄老虎”黄梅兴——淞沪会战中第一位牺牲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攻破日寇数十堡垒,葬身八字桥炮火中。

“炮神”右翼军总司令张发奎——在淞沪会战中担任第八集团兼右翼军总司令,在上海浦东指挥的炮兵给以日寇严重打击。

中路军总司令朱绍良——抗日战争中的杰出将领,淞沪会战中任中央军总司令兼第9集军团总司令

左翼军司令陈诚——负责指挥淞沪战场对日作战司令,统辖右翼集团军,中央集团军和左翼集团军。

行进中的中国军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低下头潜伏,可肩膀上扛起来的是祖国山河。

根据确切报道,淞沪会战中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伤亡已达187200人,日方为40372名,青山有幸埋中华烈骨,男儿豪情英魂为国。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日本胜利,可于此同时日本“三个月粉碎中国”计划也随之破产,淞沪会战拉下帷幕。

蒋介石是淞沪会战的指挥,在他的指挥下,中国军队粉碎了日本消灭中国的计划,在三个月内将士们英勇抗敌。

淞沪会战虽然失败了,致使长江门户大开,对中华腹地造成威胁,但是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同时也强迫改变日军对中国的战略决战地点,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刚刚结束内战的中国,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也凝聚了全民族的抗日“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之心。

相关内容

金融科技的未来引擎,蚂蚁国...
撰文:深潮 TechFlow 2025 年以来,数字资产领域迎来...
2025-07-05 00:37:38
贝好家C2M模式助力,滨江...
2025年6月,贝好家杭州首个C2M模式项目沐兰台开盘,单月劲销1...
2025-07-05 00:36:37
两家基金公司官宣自购!
2025年下半场拉开序幕,在短短4天内,已有两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
2025-07-05 00:36:22
原创 ...
龙袍是古代皇帝独有的服饰,很多人都知道古代分龙袍和蟒袍,龙袍是皇帝...
2025-07-05 00:33:49
含山公主:朱元璋最长寿的女...
明英宗天顺三年(1459年),紫禁城迎来了一位客人,当时的大明皇帝...
2025-07-05 00:33:47
原创 ...
李世民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的皇帝,在于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自己的一套...
2025-07-05 00:33:34
原创 ...
清朝时候,紫禁城西边有个地方叫“紫光阁”,那是专门用来接待外国使节...
2025-07-05 00:33:30
原创 ...
明万历四十四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努...
2025-07-05 00:33:21
原创 ...
洪武十一年(1378年)时,天下已经基本稳定,明太祖朱元璋下了一道...
2025-07-05 00:33:09

热门资讯

原创 威... 火箭队现在补强的道路远远没有停止。据了解现在威少距离加盟火箭队已经是越来越近了,这位球员已经和休斯敦...
原创 民... 前言: 当骗子遇到傻子,他就成了“活神仙”。 现代社会有防不胜防的缅甸诈骗团伙,其实放眼过去,也有很...
原创 一... 乾隆死后,嘉庆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清理和珅党;二是建立秘密保护区,确认皇位继承人。特别是在继承人方面,...
原创 她... 纵观清朝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往往太后和皇后都是一个家族的。从前几年热播的甄嬛传这部剧中就可以看出来,...
原创 尹... 雍正皇帝一般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就是“铁血冷面”,所以在雍正朝为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事,朝臣们战战兢兢生怕...
原创 《... 《康熙王朝》中的索尼,无疑是在朝堂上能够牵制鳌拜的最佳人选。 不管是在正史中,还是在电视剧《康熙王朝...
原创 香... 乾隆的后宫可谓是妃子众多,有一位妃子是维吾尔族的,也就是传说中的香妃,在电视剧里香妃是因为身上散发香...
原创 慈... 引言 古人云:为人之道,在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其实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代,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
原创 寿...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他的母亲是父亲的宠妃,他的前妻也是父亲的宠妃,他是谁? 这个问题简直太简单了,想...
原创 5... 在历史的长河中,帝王们注重的事情无非是国家的命运和皇室的正统传承。对于许多古代帝王而言,皇子的问题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