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太后为何独宠李莲英?只有三个字,一般人还真没有这个悟性
创始人
2025-07-05 10:33:13
0

引言

古人云:为人之道,在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其实不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代,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的人,在生活中更能“道路畅通”。人群中的佼佼者,往往都是这种能够对任何事情灵活变通的人。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种变通能力,在古代太监这个群体中可谓是非常重要。而提起太监,人尽皆知的这一位就是晚清大太监李莲英。慈禧太后作为晚清时期非常出名并且手握实权的女人,却落得宠幸宦官,葬送清朝的臭名。在李莲英伺候慈禧太后的50多年中,他是如何做到备受宠爱且独善其身的呢?

我们先了解一下李莲英的生平。李莲英选择进宫其实跟历史上其他太监是几乎一样的原因:家境贫寒,童年凄惨。在七岁就净身的他,进宫后经历了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慈禧诛杀顾命大臣垂帘听政。

在慈禧太后权力到达顶峰的时期,当时的当红太监并不是李莲英,而是在朝廷中担任了重要角色的太监安德海。16岁的李莲英虽然年龄尚小,但是也被调到了慈禧身边,但是在短短三年间,李莲英就当上了二总管。

随后两年,因为安德海自恃功高,狂妄至极,最终难逃杀身之祸。在21岁时李莲英便晋升成为大总管,虽然他其貌不扬,但却凭借着做事的滴水不漏,也收获了“佛见喜”的外号。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被慈禧太后宠爱,李莲英则有三个法宝:眼,手,口。

第一,眼。

这里的眼并不是说眼睛,而是说李莲英十分具有眼力价儿。这也就是他为什么相貌平平,却依旧能够深得宠爱的原因,可以说眼力价儿是考验一个人情商和智商的最佳方法。

这里我们举一个例子。有本史书这样记载到:在八国联军侵华的时候,当时并无实权的光绪帝被软禁,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有一天,李莲英趁慈禧太后就寝休息时去看望光绪帝,结果却发现在阴冷的天气里,光绪帝连一床被子都没有,他赶忙跑去将自己的被褥抱来递给光绪帝,让光绪帝将就着用,光绪帝因此也十分感动。通过这一件小事让我们发现李莲英其实做事儿十分周到,难怪会深受慈禧太后的喜爱。

第二,手。

这里的手,是说李莲英拥有的技艺。想必看过宫斗剧的朋友们都十分清楚,不管是多么和谐的后宫,妃子们总是会比美的。从服饰鞋子的绝美程度,首饰的华美程度,甚至是发髻的精美程度,妃子们想要争宠就必须在这些地方下功夫。而李莲英凭借着“小篦李”的称号,靠着擅长梳头的技艺,深得慈禧太后的心。

对李莲英梳头技艺的认可,可以从慈禧太后的行动中看出来。伺候慈禧太后时间长了之后,如若不是李莲英动手为慈禧太后挽髻,簪花,慈禧太后就会浑身觉得不自在。李莲英也十分细心,他还会根据慈禧太后的发质来研究用什么样的水,或者在水中添加什么才能促进慈禧太后的发质变好,防止静电。

第三,口。

李莲英成功的秘诀当然还有“嘴皮子”深得太后心意。虽然他年少时并没有读过很多书,但是在入宫后,他一直在锻炼自己的嘴皮子,尤其擅长说笑话。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讲,他可能是靠着给慈禧太后每天说“相声,讲评书”而受宠的。

试想一下,从清晨起来为太后先挽上精美的发髻,然后在上午休息时边给太后按摩边说着笑话给太后逗乐,慈禧太后肯定会相当的高兴,这也就是为什么称他为“佛见喜”的缘故。

虽然他稍微有一些贪财,但是这么多年来,他谨记安得海的死的教训,不会因为备受慈禧太后的宠爱而为所欲为,没有那样狂妄至极,而是格外小心谨慎。凭借着自己的眼尖脑活,在慈禧太后掌权的后期,甚至两个人的关系都亲密到超越伴侣,他也因此而成为了人们想要深入了解的历史人物。

结语

“事上以敬,事下以宽”,这就是太监李莲英用一生来深谙的待人处世之道。在光绪帝和慈禧太后比较僵硬的关系中扮演润滑剂的角色,一辈子忠心耿耿侍奉慈禧太后……太监李莲英用他的乖巧聪明,察言观色深刻诠释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重要性,虽然并没有落得什么好名声,但是他待人处事的本领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参考资料:《封神演义》

相关内容

原创 ...
往往是最普通的人,最终成就了历史上的种种伟大事件。耶佩尔市的老一辈...
2025-07-05 12:33:53
原创 ...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二战史》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
2025-07-05 12:33:38
原创 ...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世界的各项能力都得到...
2025-07-05 12:33:34
原创 ...
俗话说:“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当强势的希腊王后弗里德里克与西班牙...
2025-07-05 12:33:28
原创 ...
莱因哈德·特里斯坦·欧根·海德里希,德国纳粹党党卫队的重要成员之一...
2025-07-05 12:33:15
原创 ...
话说罗成枪挑十二太保,靠山王杨林败退二十余里,收拾起残兵败将,正欲...
2025-07-05 12:33:15
原创 ...
早在西汉时期,一代名将霍去病率军千里奔袭,在漠北之战重创匈奴人,饮...
2025-07-05 12:33:02
原创 ...
1842年大家都知道这个日子,也是中国屈辱史的开端,我国的国门就这...
2025-07-05 12:32:54
原创 ...
贾诩,东汉末期至三国曹魏的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的开国功臣、三...
2025-07-05 12:32:52

热门资讯

原创 朱... 传说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通晓古今之事,是一位神奇的风水大师。当时,他的许多预言都应验,人们...
原创 同... 我们都知道,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角,前期好汉聚义,最终因为愚忠被朝廷借刀杀人,落下喝毒酒自尽的下场...
原创 秦... 一部《满江红》让秦桧陷害忠良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那些前赴后继且以命相搏的人,不会平白为了岳飞的“遗言...
原创 荆... 荆王朱见潚:明代第一位被皇帝亲口赐死的亲王,他究竟身犯何罪? 在明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荆王朱见潚...
原创 抗... 袁崇焕是明朝末年名将,曾经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有效地抗击了清军。可在崇祯三年,袁崇焕因勾结后金、...
原创 朱... 明朝是朱氏家族的天下。朱元璋本来是一位目不识丁,不学无术的少年。家中贫穷常常吃不上饭,所以朱元璋便开...
原创 《... 水泊梁山上的108位好汉在未接受招安前,在山上吃肉喝酒好不快活,可惜宋江的功名利禄之心未消,为了在北...
原创 历... 正所谓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中国华夏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充满了诸多的奇闻趣事,一起来看看那些有趣的...
原创 明... 姚广孝,人称道衍和尚,是“靖难之役”的策划者,燕王朱棣一生最大的贵人。他精通“儒释道”三家学说,智谋...
原创 北... 宋朝在后人们的眼中大多是弱宋,其实宋朝一点都不弱。只不过在后人的眼中宋太祖制定的崇文抑武的国策导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