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二日:禅让时期的大清朝政》出版 深度解读夹缝中的权力博弈
创始人
2025-07-04 14:33:23
0

近日,卜键《天有二日:禅让时期的大清朝政》由岳麓书社出版。

红网时刻新闻7月5日讯(记者 蔡娟 通讯员 谢一帆)看懂大清王朝的唯一一次禅让,就看懂了清王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

近日,文史大家卜键的经典代表作《天有二日:禅让时期的大清朝政》由岳麓书社出版。作者用颇具现场感的历史解读方式,全面展现乾隆禅让从最初设想到最终成形的心路历程,揭秘权力核心圈的微妙关系。

乾隆末年,官场贪腐,乱象丛生,清王朝开始由盛世跌落。在位近六十年的乾隆,设计了特殊的禅让模式。于是,太上皇不是退位的皇帝,而是升格的皇帝。权位错置的政治格局之下,父子皇帝如何在亲情与皇权之间拿捏分寸?一众朝臣尤其是宠臣和珅,如何经营当下与谋划未来?这次禅让对清王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本书以乾隆禅让为切入点,从乾隆六十年开始,把约五年的时间跨度中的军国大事一一展现,如苗疆动乱、福建官场贪污案、白莲教起事、海盗蜂起等,通过奏折、实录等史料对事件的发展过程、皇帝的决断、内阁的处理等进行了纪实性描述,将乾隆禅让的初心与最终规划,两朝帝王在禅让时期的相处模式,枢阁大员在朝政中种种表现,剖析得细致而深刻,生动地描摹了这一特殊时期大清朝局中的历史人物群像,并对这一时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意义进行了探究。

卜键为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与旅游研究基地主任、特聘教授,原国家清史办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文史馆馆员。已出版学术著作二十余种,发表论文与文章三百余篇,主持《清史·边政志》,主编《清代教育档案文献》等。

在《天有二日:禅让时期的大清朝政》中,卜键用颇具现场感的历史解读方式,兼具文学叙述的生动与史学考证的严谨,轻松好读,有趣有料。全书深刻解读乾隆、嘉庆的内心世界及训政模式下的官场生态,在政事纷纭中触及乾隆、嘉庆、和珅之间微妙的相处方式。内附60余幅珍稀图片,带您重回历史现场。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蒙...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对成吉思汗的评价,这样的评价其实是...
蒋介石欲谋害宋庆龄,沈醉献上一... 2010年,在台湾举办的的一场“蒋介石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一位大陆方面的专家提出,许多证据证明...
原创 为... 三国时代是一个群雄辈出的年代,但三国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好运人物辈出的年代。有不少人似乎一开始就在罗马,...
原创 纳... 引言 我们对斯大林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苏联的领导者,他与英国的丘吉尔、美国的...
原创 1... 1791年,和珅打算刊印《石头记》,但这是禁书,谁印谁掉脑袋。岂料太后找到他,称能印,但有个条件。 ...
原创 回... 说到唐朝,不得不提及开国皇室一族,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尤其是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贞观之治的唐太宗...
原创 1... 在遵义会议上,对其产生重要推动作用的四人:毛主席、周恩来总理、王稼祥、张闻天;而张闻天尤为关键。从遵...
原创 得... 毛主席的表弟文强,是邓小平在淮海战役中的老对手。当年他就是被邓小平刘伯承等人率领的解放军所俘。 在监...
原创 周... 周公摄政的消息传来,一直在等待机会的管叔敏锐地察觉到,他的机会来了。 要说这管叔还是有两把刷...
为什么明朝张居正核实土地能够成... 实际上讲,张居正清丈田亩的工作并没有成功,不但清丈田亩工作,就连有名的“一条鞭法”也没有成功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