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长篇连载:前三国之《乱世群雄》(63)-曹操伐吴·荀彧之死
创始人
2025-07-04 11:32:27
0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转发

(紧接上期)

第二十八章 魏王国建立

第一节 准备伐吴

上期聊到西北战场如火如荼,却只有夏侯渊一部南征北战,曹操在干什么呢?忙着称公称王,建立魏国。

建安十七年(212年)正月,曹操收降杨秋后从安定返回邺城。汉献帝以效仿汉初刘邦厚待萧何的事情为名,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这三件事看起来简单,其实都不是小事,是人臣能够得到的最高的朝觐待遇。凡得到这三个待遇的人,除萧何外都是权臣。只要有人得到这个待遇,几乎就能断定皇帝只是个傀儡。

赞拜不名,按礼制,臣子觐见皇帝时,赞礼官会高声呼报觐见人的姓名和官职。赞拜不名,就是只报官职,不报姓名,以示尊重。

入朝不趋,臣子觐见皇帝时必须小步快走。入朝不趋,就是不用小跑,以正常行走的姿态就行。

剑履上殿,秦汉时贵族、朝臣以佩剑来显示身份,朝会时席地而坐,进去前要摘下佩剑,脱掉鞋子。剑履上殿,就是可以穿鞋佩剑直接进去。

不过这三个优厚的待遇对曹操来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为曹操自从建安元年(196年)南征张绣前去给献帝辞行时,受到双戟交颈而行的惊吓后就再也没去觐见过献帝。

取得政治优越性后,曹操又着手对所辖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将邻近魏郡的河内郡、东郡、钜鹿郡、广平郡、赵国等地的部分地区划分给魏郡,扩大魏郡的地盘。

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将大本营从京口迁往秣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第二年,用石头修筑城墙,改秣陵为建业。秦汉城墙多为夯土墙,以石为墙的很少(南京又名石头城就这么来的),取名为建业,显示出孙权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雄心。

迁都秣陵,是孙权长史张纮提出来的,认为此地有天子气。孙权最初不肯,后来刘备到京口找孙权借荆州时也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孙权就答应了。秣陵与徐州广陵隔江相对,孙权迁都秣陵的真实用意是想谋夺徐州。

面对孙权的挑衅,曹操不能不做出回应。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曹操开始准备亲征孙权。

吴偏将军吕蒙驻守濡须(今安徽省无为县北),听说曹操要攻打江东,建议孙权在濡须口(即濡须水流入长江之地,在今安徽省含山县东关镇)修建城坞作为抵御曹操的阵地。

东吴以水军为主,吕蒙的建议遭到许多将领的反对,认为水军下船上岸攻击敌人,撤退时洗脚上船就行了,何必修筑城坞?吕蒙力争,认为打仗不可能百战百胜,万一敌军逼迫,来不及赶到江边,怎么能上船?

孙权采纳了吕蒙的建议,组织数万人紧急修筑了一个偃月形的濡须坞。濡须坞在后来曹魏与孙吴的历次攻防战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吕蒙的建议确实具有先见之明。

孙权集中主力部队在濡须坞,另派鲁肃屯陆口防止刘备趁火打劫;护军校尉孙皎屯夏口;承烈校尉孙韶过江入广陵游击;裨将军,领彭泽太守吕范屯历阳江北,希图夹击曹操。绥远将军孙瑜认为不宜屯住历阳,孙权不听。

第二节 荀彧之死

孙权摆好阵势迎击曹操,而曹操阵营在战前准备期间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司空军祭酒董昭与诸将密谋,认为曹操应该晋爵魏公,享有九锡,以此表彰曹操建立的功勋,写信征求荀彧的意见。

荀彧认为曹操兴兵是忠心匡扶汉室,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劝董昭等人要秉承君子爱人以德的操守,不要做这种陷人于不仁不义的事情。

曹操听说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对荀彧产生了不满。于是借征孙权之名请求献帝派荀彧来谯劳军。荀彧是汉尚书令,没在曹操丞相府和军府中任职,所以曹操有此程序上的请求。

荀彧劳完军后本来就该回朝复命,曹操却不让他走,又上表请求留下荀彧,当然这些都是程序上的需要,献帝事实上也不敢违背曹操的请求,就以荀彧为侍中、光禄大夫,持节,参丞相军事。

曹操率军抵达濡须时,荀彧因病滞留寿春,几天后病逝,享年五十岁。

荀彧到底为何而死,至今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大家公认的,就是荀彧是非正常死亡。史书记载荀彧是“以忧薨”,即忧虑而死,那么他忧虑的是什么呢?是汉朝的兴亡。

荀彧在曹操将献帝挟持到许县后就一直为汉尚书令,与献帝朝夕相处。而从其反对曹操晋爵魏公的理由来看,他始终认为曹操的行为是在匡扶汉室,这点可以解释他尽心辅佐曹操的原因。

认为曹操是辅佐汉室的人并不只有荀彧一个,早期的袁术、刘备等人都是这样想的,现在曹操要做魏公,备九锡,就有了取献帝而代之的趋势,荀彧的忧虑就在于此。

其实就曹操而言,荀彧有些多虑了。曹操从来没有想过要称帝来改朝换代,君权天授的观念在曹操身上根深蒂固,他只是想做个权臣,掌控朝政而已。

荀彧之死还有一种说法,自杀。

荀彧生病滞留寿春,曹操派人送来一个食盒,打开一看是空的,于是荀彧饮药而死。从曹操坚持要荀彧来劳军,并留而不返的情形来看,有这种可能。

曹操要想当魏公,就必须清除荀彧这个障碍,但荀彧为曹操立下举足轻重的汗马功劳,曹操又不忍心将其杀害,就以这种方式暗示荀彧自裁。荀彧领会了曹操的意思。

荀彧的死因还有一种经不起推敲的奇葩说法,本来没必要讲,只是太奇葩,忍不住八卦一下。

荀彧死后,有个随从逃往江东投奔孙权,告诉孙权说曹操要荀彧去杀伏皇后,荀彧不肯,就自杀了。这个说法一看就是假的,曹操真要荀彧这么做,就应该放荀彧回去,而不是将其强留在军中,还随军到寿春。

怎么又把伏皇后牵扯其中了呢?源于一个谣传的宫廷阴谋,华夏人特别迷恋阴谋论,从古相传到今啊。

这个阴谋论说,此前曹操杀了董承后,伏皇后给父亲伏完写了封信,说献帝要为董承报仇。伏完把信拿给荀彧看,荀彧对此很厌恶,隐瞒了很久,也没给曹操说。

伏完又把信拿给小舅子樊普看,谁知樊普是个告密者,看过后将信给了曹操。曹操也不声张,只是私下里提高警惕,加强戒备,防范此事。荀彧后来担心事情败露被曹操发现,想自己先到曹操那里告发,就向献帝请求出使邺城。

荀彧到了邺城后,劝曹操把女儿许配给献帝,曹操说:“如今有伏皇后,我女儿怎么配得上?现在我已经位至宰相,岂有依赖女儿受宠来巩固地位的道理?”

荀彧回答说:“伏皇后没有儿子,性情又凶狠邪恶,经常给他父亲写信,信中言辞丑恶,可以以此为由废掉。”曹操觉得奇怪,问荀彧:“你以前怎么不说?”

荀彧假装惊讶地说:“以前我给你说过的呀。”曹操说:“这又不是小事情,你要是说过,我怎么会忘记?”荀彧又假装惊讶地为自己辩解说:“真没给你说过吗?可能是那时你和袁绍在官渡相持,担心增加你对朝中的担忧,所以才没说吧。”

曹操追问说:“那么,官渡之战以后怎么不说?”荀彧无言以对。曹操因此而痛恨荀彧。

这种说法完全是胡编乱造。以荀彧的智慧,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不能自圆其说而自取其辱的蠢事。大多数史家都不相信这个说法,遗憾的是仍然有少数史家信以为是。

荀彧去世后,曹操迅速地将全国十四州变更为九州,这是曹操建安九年(204年)时就想做的,也是因为遭到荀彧的反对才搁置。古九州中,冀州最大,那时曹操为冀州牧,如果改为九州,曹操就有理由对现在冀州以外的地区扩张。改变行政区域是天子之权,非臣子所能为,所以荀彧找理由婉转反对。

第三节 生子当如孙仲谋

建安十八年(213年)春,曹操号称四十万水陆大军攻孙权。按当时以一当十的惯例,实际上只有五万左右。开初战事还比较顺利,攻破吕范的历阳江西大营,俘虏了都督公孙阳。

紧接着乘夜以牛皮艇攻入长江中的小岛中洲。孙权指挥水军围攻,曹军士兵显然不是东吴水军的对手,被俘三千多人,落水而亡数千人。

曹操见孙权水军如此强盛,不敢再和孙权在江上开战,就在北岸安营扎寨,孙权几次挑战,曹操都坚守不出。

孙权有一天乘坐一艘大型战船来查看曹操的水寨,曹操令士兵弓弩齐发,全射在孙权船上,造成孙权战船失重,朝着箭这一边倾斜。孙权让舵工转舵用另一边受箭,两边平衡后才返航。这就是被《三国演义》转嫁到诸葛亮身上的草船借箭。

曹军不敢出战,孙权的水军整天在江面上耀武扬威,曹操看见江东水军战船器具齐整,士兵威猛,竟不顾战前夸赞敌人的大忌,喟然长叹,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生的儿子就要像孙权这样,刘表的儿子就像猪狗一样。

双方相持了一个多月,谁也奈何不了谁。

孙权派人给曹操送去一封信,上面只写了八个字:“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另外附了张纸条,也是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告诉曹操还不走的话春汛就要来了,长江涨水后你就更不是对手。也满足了一下曹操的虚荣心,告诉曹操你要不死的话,我总是不得安心的。既是抬高曹操,也是提醒曹操来日方长。

曹操看了孙权的信后对众将领说:“孙权没有欺骗我。”真就撤军了。

第四节 进位魏公

这年五月,献帝派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操为魏公。以冀州的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钜鹿、安平、甘陵、平原十郡为魏公封地,并赐九锡。魏国可以设置丞相以下文武百官,和汉初诸侯王一样。

九锡,即九种通常是天子才能使用的礼器,分别为:车马、衣服、乐、朱户、纳陛、虎贲、斧钺、弓矢、鬯。最多可赐九种,也可以只赐一种或几种。这是皇帝赐给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

由于王莽、曹操、孙权、司马昭都接受过九锡,后来宋、齐、梁、陈四朝开国皇帝也都曾受过前朝的“九锡”,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孙都篡夺了皇位,于是,九锡成了篡逆的代名词。

七月,曹操在邺城建立起魏社稷宗庙,按照诸侯王的规制为曹氏祖先建立五庙(天子为七庙),

一个国中之国由此出现。

以前的诸侯国都是刘姓国,现在这个可是异姓国,文武官员以做魏国的官员为荣,做汉朝的官员为耻。曹操最宠幸的夏侯惇耻为汉官,不愿接受前将军的高位,请求曹操封他为魏官,经曹操劝喻才勉强接受。

接下来的二三年里,曹操不断地从礼仪规制和现实管理这两条线来加强和巩固自己的政治权力。

礼仪规制上,亲耕籍田。古代以农为本,天子每年开春时要举行亲自耕种田地的仪式,表示对农业的重视。这是天子才能做的事情,曹操以此表示自己拥有天子的权力。

又以献帝的名义下诏,魏公的位子在诸侯王之上,改授金玺、赤绂、远游冠。这些是诸侯王所用之物,在公之上。

现实管理上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魏国,一部分是对朝廷。

对魏国,设置中央各部门,安置文武官员,以钟繇为相国,荀攸为尚书令,凉茂为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为尚书,王粲、杜袭、卫觊、和洽为侍中。分魏郡为东西两部,分别设立都尉进行管理。

对朝廷,曹操将曹宪、曹节、曹华三个女儿送入宫中为贵人。

第二年,曹操以伏皇后图谋陷害自己为由逼献帝废后,命御史大夫郗虑为主,尚书令华歆为副手,统兵入宫逮捕伏后。伏后紧闭门户藏匿夹壁墙中,华歆破门砸壁将伏后抓出。华歆这个行为给自己留下了万古骂名。

当时献帝在外殿,郗虑坐在他身旁。伏后披头散发、赤脚徒步而行,经过献帝面前时哭泣着说:“你不能救救我吗?”献帝说:“我也不知我的性命还能延续到何时!”说完望着郗虑说:“郗公!天下难道有这样的事吗?”皇帝做到这一步也是够凄惨的了。

曹操将伏后幽禁而死(一说当时被杀),所生的两位皇子也被毒杀,伏氏宗族数百人被处死,伏寿母亲盈(可能就是樊普的姐姐)等十九人被流放到涿郡。

建安二十年(215年)献帝立曹操女儿曹节为皇后。曹操由此成为外戚,只是此外戚与东汉其他外戚不同,强大无比。

年轻时曹操曾经因为是灵帝宋皇后的间接姻亲而拥有过短暂的外戚身份,仅仅是一个身份而已。现在则迥然不同,不光有身份,还有实权,无人能够撼动的实权。外戚的死敌宦官被袁绍斩杀后再也难以死灰复燃,无法被献帝利用来反抗外戚。

第五节 皖城争夺战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孙权攻打皖城。起因是去年曹操南征时打败吕范的江北大营后占据了庐江郡,任命朱光为庐江太守,屯住皖城。

四、五年前,曹操担心江淮地区的百姓被孙权虏掠,就强迫百姓迁移到内地,蒋济劝曹操不要这样做,曹操不听。结果当地百姓果然受到惊吓,庐江、九江、蕲春、广陵等地十几万户逃往东吴,江淮之间为之一空。合肥之南只有皖城还有百姓居住。

朱光到任后,在原扬州刺史刘馥屯田的基础上扩大屯田规模,耕种了大量的稻田,同时派出许多间谍到鄱阳湖周边去策反当地土匪盗贼,让他们作内应骚扰侵袭江东。

吕蒙敏锐地发现这里面潜在的危机,认为皖城土地肥沃,一旦粮食丰收,百姓、士兵就会增多,要不了几年,就会成为巨大的威胁,应该早日将其除掉。

于是孙权亲征皖城,引见诸将,征询用什么办法攻打,这些人认为应该堆积土山,添制进攻器具,这是要打阵地战。

吕蒙反对,认为这太耗费时间,我们在堆积土山,制作器具时,曹军也会在皖城加固城防,援军也会陆续赶来,那就不能攻打下来。况且我们是乘下雨涨水的机会进攻,如果久攻不下,江水回落,我们撤退的道路就很艰难,这样做很危险。

如今皖城城防并不牢固,我们应该从皖城四面发起进攻,很快就能攻打下来,在水位还没下降时及时撤退。这才是全胜之道。

吕蒙要打的是突击战,孙权决定依照吕蒙的策略出击。吕蒙推荐甘宁为升城督,相当于攻城敢死队队长,率先进攻。吕蒙率精锐部队紧随其后。能不能打下来呢?下期再聊。

(未完待续)

(文中所有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康... 1706年那会儿,清朝在康熙皇帝的治理下可火了,简直就是繁荣昌盛,各国都来朝拜,整个国家都安安稳稳的...
原创 张... 张居正制作职官书屏,放在皇帝起居处,小万历能随时了解人事安排 张居正向小万历皇帝灌输自己的思想无孔不...
原创 血... 唐高祖李渊起兵之时,为免除后顾之忧向突厥纳贡称臣,武德九年突厥又趁大唐内斗之时兵临长安城下,刚刚登基...
原创 回... 清世祖顺治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名叫博尔济吉特·阿拉坦琪琪格,史称孝惠章皇后,她的一生可以说是不幸也可以说...
原创 秦... 秦国一统天下谜题:《史记》中,司马迁曾4次提起过一个神秘预言 秦始皇一统天下,是中国历史上一座璀璨的...
原创 明... 大明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所有人都为其感到可惜,而在276年王朝中更是充满着诸多遗憾与...
原创 山... 【引言】 李自成攻进北京后,崇祯皇帝就上吊死了,大明王朝就这么完了。但李自成心里明白,那时候还有好几...
原创 回... 武则天从14岁入宫成为李世民才人,再到后来成为李治皇后,不过用了18年时间,从服侍父子两人到成为唯我...
原创 宋... 宋代规定,妻告夫,要先坐2年牢。1132年,49岁李清照状告再婚丈夫张汝舟,不仅家暴,还图谋霸占她的...
原创 4... 如果有人指着一个大街上的普通妇女告诉你,她曾经是皇帝的妃子,你会怎么反应?你可能会觉得这种事情太荒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