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唯独漏掉了一个人,最后被他夺去了宋朝江山
创始人
2025-07-04 11:03:41
0

遥想当年,宋太祖赵匡胤用“杯酒释兵权”这样的套路顺利地完成了皇权的中央集权,聪睿又妥当地让权臣勋贵们失去了“权力的羽翼”,令他们即便未来心生反叛之意也毫无能力犯上作乱,更无法篡权夺位、黄袍加身。

只可惜,赵匡胤百密而一疏,他本以为可以“权不避亲”,故依旧让亲弟弟赵光义出任禁军统领之职。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令宋太祖毫不设防的亲弟弟,竟然使太祖赵匡胤于开宝九年暴毙在宫中。

随后,赵光义不但给青史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宫闱秘闻,而且还夺走了亲哥哥赵匡胤辛苦打下来的大宋江山。

灭唐开宋,文治武功的宋太祖赵匡胤当真算得上是一代雄主

公元927年春,洛阳夹马营的一户官宦人家迎来了一个男婴的降生,据说此婴孩降生之时满室生香、紫气萦梁,因此这个男婴就有了一个小名“香孩儿”。

男婴的父亲赵弘殷乃是一介武将,他为刚刚降生的孩儿取名“匡胤”,寓意是向上天虔诚祈祷,希望此儿能够承继赵家香火、平安长大成人。

赵匡胤生于将校之家,同时又身处于战事频仍的五代时期,受家庭环境熏陶,他自幼便尚武好勇、极擅骑马射箭,而且喜欢遍读兵法、学习韬略智谋,因此赵匡胤长大后果然成了一个沉稳勇毅、能打善战的青年军官,不但凭借自己的点滴努力换来了一个又一个战功,还赢得了后周开国皇帝柴荣的垂青。

公元953年,彼时尚且为晋王的柴荣将赵匡胤调到自己身边,敕命其出任开封府马直军使,负责指挥、统领开封府的骑兵。

翌年,后周开国皇帝郭威驾崩,柴荣登基为帝。

刚刚登上大位的柴荣极其信重赵匡胤,很快就命其出任了中央禁军中级将领一职。

不久,中将赵匡胤便在著名的“高平之战”中展露锋芒、使战事之局迅速转败为胜,最终令后周大军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赵匡胤在高平之战中的骁勇表现极其出色,他的实力与威信令众将士们心服口服、赞叹不已。

随后,赵匡胤还与军中9位比较要好的将领歃血结拜,结成了攻守同盟、肝胆相照的“义社十兄弟”,这为他日后灭唐开宋、黄袍加身奠定了最稳固的军政基础。

就这样,赵匡胤屡建功勋,赢得了最高统治者柴荣的信重,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呼百应、甚有荣威。

公元960年,已为禁军最高统领的赵匡胤奉诏抵御北汉及契丹的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众将士拥立为帝。

黄袍加身后的赵匡胤回京逼迫柴荣第4子、后周恭帝禅位,随即“受禅”成功,赵匡胤登基称帝,改元建隆,国号为“宋”,宋太祖赵匡胤即为宋朝的开国皇帝。

武将出身的赵匡胤成为君王之后,深感五代乱局的纷扰烦乱,于是就对武将莫名地产生了防范忌惮之意。

自他开始,宋朝施行“重文抑武”的长期国策,注重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文官贤才,极大地助推了文官政治的诞生。

建制后不久,一代雄主赵匡胤继续谋划四海统一的国业大事,并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蓝图。

为了彻底终结唐末五代十国四分五裂的局势,赵匡胤还采取了很多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有力地解决了藩镇割据、权力分散等不利于国家统一的陈弊。

宋太祖赵匡胤的确可称为一代贤王雄主,在他的不断努力下,中原恢复了统一,经济得到了复苏和促进,一系列减税削赋的举措也让老百姓有了深深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没过几年,宋朝的都城东京就成了彼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如今依然珍存在故宫博物院里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当时帝都东京繁华富庶的最好见证。

几杯薄酒、寥寥数语,极富心计的赵匡胤便让权臣们乖乖交出了兵权

翻览宋史,我们可以发现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个真正有心计的帝王。他的确是一介骁勇、屡立奇功,可他称帝的过程却始终令人匪夷所思。

当年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看上去赵匡胤都是极其被动的、是被其他人助推着并且极力地拥戴着才“勉强同意革朝换代”的。但一切果真如宋史所说“太祖建元皆乃天意”吗?!

暂且放下赵匡胤当初如何建制称帝而不谈,另一件在青史中颇具盛名的轶事亦能充分证明宋太祖实乃城府深重、极富心计之人,而这件事就是发生在北宋建隆二年的“杯酒释兵权”。

建制称帝后,赵匡胤为了避免其他有实力的将领怀揣着野心去抢夺他的江山和政权,更为了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便特意召集高阶军官猛将参加皇室御宴,宴席间,赵匡胤轻提薄酒,通过寥寥数语便暗示高阶军官勇将们交出手中的兵权。

为了安抚众人,赵匡胤还承诺如若在座的列为肯交出兵权,那么他们这群功勋不但日后将过上富裕优渥的生活,而且还将与皇室儿女结为亲眷、君臣彼此联姻。

在一番威逼利诱之下,众军官心领神会,纷纷交出兵权,然后感激涕零地离开京都,到地方开开心心地做节度使、安享无忧怡乐去了。

通过2度“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成功地完成了中央集权,可见这位心思睿敏的帝王不但设计“兵不血刃”地收回了军权,还没有杀掉开国勋贵,也算在青史中留下了美名。

自那之后,宋太祖便以为天下权柄尽数在其掌握之中,余生便可以高枕无忧、安享太平治世了。

“过河拆桥”没拆彻底,宋太祖被亲弟弟赵光义夺去了江山社稷

宋太祖收回兵权后便选出了第二代“中层领导集体”,这群中层领导中不乏武将,但这些武将皆是才干平平的忠义之辈,不但非常听话而且完全没有异心。

随后,宋太祖便将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殿前都指挥司”、“侍卫步军都指挥司”以及“侍卫马军都指挥司”来统领,将领兵权一分为三,即施行所谓的“三衙统领”。

与此同时,宋太祖以为自己理应“权不避亲”,故依旧让亲弟弟赵光义出任禁军最高统领之职。

宋太祖此举看似以“分权制衡”来侧面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威信,扫除了皇权专制的潜在阻障,可他却忽视了一个“灯下黑”——与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时为晋王的赵光义。

宋开宝九年十月里的一个深夜,重病期间的太祖赵匡胤召见晋王赵光义入内议事。

赵匡胤屏退了众人,单独留赵光义在寝榻之前,令左右的侍从完全不清楚屋内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对君臣又商议了何事。

期间,有人远远地望见屋内烛光下晋王赵光义的身影时而离座,有逊避之状。

后来,隐约听见太祖屋内传来柱斧戳地击物之声。

当夜,宋太祖猝然驾崩,当时的皇后宋氏赶忙命宦官去请秦王赵德芳入内谒见。

而片刻之后,宦官突然叫嚷“晋王来了”,皇后宋氏见到了晋王赵光义后不禁大吃一惊。

皇后宋氏彼时脑海中的思潮翻涌、内心的忐忑纠结究竟到了何种程度姑且不提,但那个时候她肯定是猜到了此前宋太祖的卧房内究竟上演了一出什么样的惨剧。

没办法,失去皇帝丈夫庇护的皇后宋氏只好“顺水推舟”,含泪对小叔子赵光义求道:我们母子几人的性命从此便托付给您啦!

而赵光义也哭着回答:放心,我们一定保证你们的平安富贵,不要担忧。

这段被称作“烛影斧声”的宫闱轶事被收录在《宋史纪事本末》一书中,就在宋太祖驾崩的翌日,晋王赵光义便登基即位,成了宋朝的第二任皇帝宋太宗。

尽管官修的《宋史》对宋太宗深夜猝死的原由做了很多粉饰,但那个烛影灼灼的夜晚已然留下了很多无可辩驳的破绽,一切端倪都在证明一件事:宋太祖是被他的亲弟弟赵光义谋杀而亡的,绝非病重猝死。

或许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深具帝王谋略的君主往往会在天下步入太平时期后,便要对此前从龙有功的臣子们上演一出“过车拆桥”、“兔死狗烹”的惨剧。

但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英明神武的大半辈子,却没料到因为自己的“百密一疏”而忽视了对亲弟弟赵光义的防备,最终令这个怀揣着狼子野心的手足兄弟伺机夺去了宋太祖辛苦创下的大宋江山。

自古以来,皇权的极致诱惑始终是胜于皇家血脉亲情,很多不同朝代的皇室家族都曾上演过“手足相残”、“子篡父位”、“皇帝弑子”的宫廷悲剧。

尽管戎马半生的宋太祖费尽心计最终登上了帝位,可他最终也因笃信“权不避亲”而疏忽了对手足兄弟的提防,让不顾血脉亲情的晋王赵光义有机可乘,篡夺了这位开国皇帝眷恋不舍的江山社稷。

而据史书记载,上位后的宋太祖赵光义也不是一诺终生的良善之辈,他对赵匡胤的遗后宋氏一再打压排挤,对赵匡胤的儿女亦尤其苛待,这从侧面更加证实了一件事——赵光义非常贪恋皇权高位,他是“烛影斧声”的始作俑者、亦是将宋太祖推向死亡的血腥刽子手。

#头条创作挑战赛#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8... 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江泽民同志的身影一直令人敬仰。然而,关于他的家庭生活和身世背景,却鲜为人知。江泽民...
原创 和... 太平公主,唐朝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女性,以其非凡的权力和争议颇多的私生活而闻名。作为武则天的女儿,她不仅...
原创 成... 1232年,在敌方的都城开封西南郊钧州的三峰山,蒙古军队冒着寒流展开大决战消灭了金军的主力。金朝末帝...
原创 8...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沐王府是一股坚定的反清复明势力,即使大明王朝早已覆灭,平西王吴三桂在云...
原创 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原创 单... 历史上真实的单雄信,可以说和演义小说里描写的基本一致。不过,史书上对于单雄信的记载,并不是那么详细。...
原创 苗... 宋高宗在听闻金军南下后,疯狂跑路,甚至上演“泥马渡江”的名场面。 高宗刚在杭州落脚,便发布“罪己诏”...
不辱使命的酒局——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出自《史记•颇蔺相如列传》,为古代敌对国之间以弱胜强"的外交范例,发生在战国时期。讲的是...
南北朝的选官运作与文学“官样”... 雨果《悲惨世界》说: “风度是理想的形态,容止则是理想的动态。”若借用这一说法,南北朝士人在追求仕宦...
原创 曹... 一、华佗的传奇与仕途困境 在华佗的传奇故事中,他不仅是一名杰出的医学家,更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