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才子杨慎,被流放35年,期间共遇到6次大赦,为何唯独没他?
创始人
2025-07-04 16:03:22
0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

杨慎是明朝首辅杨廷和之子,也是有明一代最负盛名的才子,就算和解缙、唐伯虎相比起来,也毫不逊色。

可杨慎却被嘉靖流放云南多年,直到最后老死云南。

杨慎被流放了整整35年时间,期间一共遇到六次大赦,每次杨慎都被排除在外。

在流放期间,杨慎曾经因为杨廷和生病去世等理由,陆陆续续离开过云南几次,但时间都不长,最终还是被嘉靖的人押回云南。

就算是大明律法规定,年满六十者可以赎身回家,但谁也不敢得罪嘉靖,导致杨慎不得不老死云南。

那杨慎,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让嘉靖痛恨了这么多年呢?

卷入“大礼议”风波

杨慎出生尊贵,是首辅杨廷和之子,从小就在家人的影响之下饱览群书,学富五车。

他自幼就有神童的名声,十几岁就能作出让人拍案叫绝的诗句,远近之人无不夸赞。

公元1511年,杨慎拿下了殿试第一,成为了状元。按照惯例,前三甲可以直接授官,杨慎被授予翰林院修撰。

可以说,杨慎的前半生,可谓是王炸一样的开局,只要他能按照既定的道路安安分分走下去,他的未来一片光明。

杨慎在进入官场之后,也是顺风顺水。

刚到翰林院就受到重用,虽然期间杨慎经历了为继母守了三年的制,可三年后杨慎守孝归来,朝堂依旧有他的立足之地。

当时的在位者嘉靖,也相当喜欢杨慎这个大才子。

嘉靖喜欢杨慎到什么程度呢?

嘉靖继位之后,就将杨慎召回身边,以六品官员的身份担任“经筵讲官”。

要知道,这个官职,通常情况下是给一二品的大臣准备的。

由此可见,杨慎的受宠程度。杨慎的前半生可谓是泡在了蜜罐子里,他自小聪明过人,什么东西一学就会,几乎没有吃过什么苦。科举也相当顺利,一考就能考中状元,步入官场之后,深得嘉靖宠幸。

可人过得太顺了也不好,这会让他缺乏应对各种难题的经验。比如如何应对嘉靖的怒火、上官的刻意为难、同僚的翻脸不认人。

他不知道伴君如伴虎,嘉靖的宠爱可以随时给你,也可以随时收回。“大礼议”之后嘉靖有多喜欢杨慎的才华,就有多讨厌杨慎的臭脾气。

嘉靖并不是正常的太子继位,如果不是明武宗死后没有子嗣,是怎么也轮不到嘉靖来继承大统的。

他是在明武宗离世之后被群臣推上位的,内阁大臣选中他,是觉得他一个不受宠的宗室子弟会比较好掌控,可当时的内阁还不知道,嘉靖对于权力有一种近乎执着的掌控欲望。

从嘉靖刚入皇城开始,他和大臣的斗争就已经开始了。

在如何对待亲生父母的封号以及祭祀的大礼上,与当时的文官集团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大礼议”之争在嘉靖继位之后第六天就开始了,因为当时的朝臣认为朱厚熜既然是兄终弟及,那就应该认明武宗为父亲。

而朱厚熜却不愿意,他坚持要认自己的生父,还下诏书让群臣立他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这让文官集团如何能接受的了,这不是有悖纲常伦理吗?

于是,君臣之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这场拉锯战整整持续了三年。

最终,以嘉靖的胜出告终。而反对嘉靖的文官,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首辅杨廷和被迫致仕回家。

杨慎不服,召集了朝中两百多位大臣集体罢工,一起在左顺门逼谏嘉靖。尤其是杨慎居然说出了“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直接触怒了嘉靖。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嘉靖气得连面子都不顾了,将闹事者抓入大牢,反抗者直接廷杖。

最终的结果是八十多名四品及以上官员获罪,一百多名五品以下官员被当庭杖责。其中有十六人被直接打死,堪称是明朝历史上最严重的庭杖。

杨慎被廷杖了两次,几乎被打得昏死过去,如果不是看在杨廷和的面子上,杨慎是真的要被打死的。

贬谪云南教化百姓

杨慎被廷杖之后,伤都没有养好,就被嘉靖发配去了云南永昌卫,并且永世不得返回。

当时的云南也不是现在的温暖如春,而是瘴疠横行,去云南几乎是十死无生。

嘉靖为杨慎找了这么个地方也是用心良苦了,从天上一下子跌落在地也无非就是杨慎当时的状况。

被流放的时候,杨慎刚刚三十七岁,人生的下半程才刚刚开始。从天子宠臣到被流放的犯人,从前呼后拥到一根麻绳被人呼来喝去,其中的差距可想而知。

这对杨慎不管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个极大的折磨,漫漫流放路,杨慎走得格外艰难。

不过到了云南后,杨慎发现其实这边除了生活条件差了一点之外,其他的并没有很糟糕。

无论是当地的官员也好,百姓也罢,都没有因为他是流放的犯人而不尊重他,相反人们早就听说了杨慎的大名,相当欢迎他的到来。

云南自古以来就是蛮荒之地,稍有学识的人都不愿意踏足此地,杨慎是一个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当地的官员百姓都对他相当敬重。

他们给了杨慎最好的生活条件,全力保障他的生活,希望杨慎能够在那边扎根,也希望他能开设学堂、著书立说、教化百姓。

当地官员也并不限制杨慎的自由,只要不出规定的边界,杨慎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杨慎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沉后,也感受到了当地百姓的真诚。更是明白,只要嘉靖在位,他就没有回去的一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干脆就在这乡野之地开坛讲学,未必不能青史留名。

因此,杨慎在流放云南期间,游遍滇南,开设讲坛,收下了无数学子,著书立说,极大的改善了当地的教育教学情况。

在杨慎的教导之下,很多本来没有机会接受正规教导的学子,冲破了地域的限制,考上进士的不知凡几。

更何况,杨慎不仅是一个文人,还是一个武将。在流放期间,还曾经率领家奴将平定叛乱,拯救了一方百姓。

流放越久,心越平和

在流放的地方呆得越久,杨慎的心,就越平和。他越来越喜欢那种没有勾心斗角的日子,每天面对的都是淳朴的乡民和充满着求知渴望的学子。

他渐渐喜欢上了竹杖芒鞋轻胜马的生活,在流放的这些年中,杨慎读了无数的书籍,写下了无数的阅读感悟。这些文字,流传出去,被人整理成书,影响了无数人。

杨慎在云南流放期间,杨廷和几度因为思念儿子过度而病倒。杨慎向嘉靖求情,嘉靖还是愿意放杨慎去探望杨廷和。

杨慎也因此几度离开云南,回乡探望,可每次的时间都不是很长,都会被嘉靖催着回去服刑。

杨慎多次在家乡和流放之地奔波,每次都会经过四川泸州。

在杨慎有一次经过泸州的时候,望着滔滔的江水,想着他半生的经历,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又何尝不是他一生的写照呢?

杨慎在云南流放期间,只有少数几年是和夫人黄峨在一起的。并非黄峨受不了流放之地的苦寒,而是杨慎不忍心因为自己的错误让夫人受苦。

黄峨也是一个大才女,她和杨慎是少年夫妻,感情甚笃。几次想陪着丈夫到云南,结果都被拒绝。只有很短的一段时间,杨慎因杨廷和病倒回乡,黄峨坚决要跟随,杨慎才答应夫人到云南共同居住一段时间。

黄峨在云南期间,和杨慎同甘共苦,他们有共同的话题,可以一起对诗吟曲,一起教书育人,可谓是当时女子的典范。

嘉靖八年,杨廷和病逝,杨慎回乡奔丧,丧事完成后,杨慎终究不忍心妻子跟着他继续在穷乡僻壤吃苦。

于是就借口家中事务繁多,需要妻子料理,独自一人返回云南,走完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旅程。

杨慎最终客死云南,终年七十二岁。

杨慎在流放时期写下一部著名的鸿篇巨制《韬晦术》,我们如今熟知的“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出自这本书。

杨慎用一生的惨痛经历终于认识到了“藏”的智慧,一个人才华能力越强,就越要学会低调谦虚。

做人也要学会隐藏自己的锋芒,就算你已经身处高位,也不要轻易将自己暴露在风口浪尖。

杨慎在想明白这些问题的时候,已经垂垂老矣。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没有返程的票。

虽然流放云南对于杨慎来说是巨大的打击,让他再也没有办法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却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读书写作,用另一种方式让世人记住了他。

希望我们都能以史为鉴,学会《韬晦术》中的为人处世知道,幸福安乐的过好一生。

相关内容

原创 ...
1986年对文化部副部长周而复来说是灰色的一年,先是他被开除党籍,...
2025-07-04 04:33:42
原创 ...
中共指挥过百万大军作战的人,除了毛主席、朱总司令两位统帅之外,还有...
2025-07-04 04:33:38
进口古董,需要准备哪些资料...
超过一百年的才叫古董~ 古董是为人所珍视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给我们...
2025-07-04 04:33:35
原创 ...
上个世纪80年代,中美建交后逐渐开始在各个领域开展了合作,然后在一...
2025-07-04 04:33:32
原创 ...
戚继光出生于一个军人世家,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渗透下,他从小习武,武...
2025-07-04 04:33:28
原创 ...
1931年4月,中央派遣两名年轻人秘密前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一位年...
2025-07-04 04:33:18
原创 ...
在世界历史来看,要论扩张速度,要论对领土的不懈追求,恐怕只有俄罗斯...
2025-07-04 04:33:15
原创 ...
“(朱能)位列功臣第二,仅次于淇国公。”朱能的父亲朱亮在军事方面就...
2025-07-04 04:33:03
原创 ...
近现代我国历史上有一只很出名的队伍,叫做大刀队。很多人会以为这支队...
2025-07-04 04:32:53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东汉末年有这样一支军队,他们凭借着彪悍的战力曾一度横扫中原,更是一手促进东汉王朝的灭亡,后来又帮助刘...
原创 民... 白云是谁,恐怕现在的人都不知道,想当年,他可是民国时期红极一时的小生,是众多女孩子心中的白马王子。 ...
原创 左... 朝廷之中,恩怨情仇,都是无法解释清楚的,一旦涉及到政治,所有的感情都会发生本质的变化。 或许曾经对自...
原创 西... 汉唐让人为之神往,两宋让人回味,大明也有不纳贡,不和亲,不割地之说,但西晋大一统,从灭东吴统一全国开...
原创 朱... 历史是个很有趣的东西,如果仔细研究你会发现其中乐趣无穷,还可以从中汲取古人的智慧,比如明朝时期朱棣是...
原创 刘... 刘邦有一个很大的癖好,而且从不避讳,每次攻城后他就不知去向了 古代中国有许多名人,他们的怪癖常常被人...
原创 8... 前言 秦基伟将军一家真可谓是“老子英雄儿好汉”,父子三人都是将军。在中国,提起秦基伟这个名字,几乎家...
原创 曹... 在古代中国的大地上,曹操,这位伟大的军事统帅和政治家,以他的智谋和霸气闻名于世。他曾说过一句非常著名...
原创 为... 提到清朝末年,估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清廷腐败无能,百姓民不聊生。此时的中国和西方国家相比已经落后太...
原创 姚... 姚启圣收复台湾归来后,进京面见康熙帝。收复失土,大功一件,本应论功行赏,谁料康熙脸色一沉,带着恨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