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晚清名医大胆猜测百年后的中国,鲁迅斥其胡说八道,如今一一应验
创始人
2025-07-03 06:32:22
0

如今的中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中的话语权越来越重。

在上个世纪初期,谁也不会相信,曾经饱受欺压,人民贫困无助的国家,会有如今的辉煌成就。

其实早在晚清时期,就已经有一位名医,曾经预言过中国在百年之后的辉煌成就,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就连鲁迅先生都指责他胡说八道,却没想到,他的预言如今都应验了。

晚清沪上名医

陆士谔是朱家角人,家境普通,十几岁的时候他从老家离开,前往上海寻找活计,却因为只会说家乡方言,而被当地人歧视,一直都找不到工作。

十七岁时,陆士谔在上海实在是没有出路,就只好回到了自己的老家,机缘巧合之下跟随着当时的名医唐纯斋先生学习医术。

在先生身边学了整整十年,陆士谔再度来到上海,打算在上海行医,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医生生涯。

陆士谔在上海逐渐闯出了一片天,从原本的无名小卒,一点一点积累,四十多岁的时候成为了上海的十大名医之一,有很多患者都慕名前来寻找他治病。

而同时,他也是一个小说家,他在行医的空余时间中,还一直以“沁梅子”的笔名写了很多的小说故事,《精禽填海记》就是他来到上海后的第二年,以此笔名发表的第一部小说故事。

一开始来到上海的陆士谔患者并不是很多,名声还不够响亮,于是他一直刻苦的钻研医学,提高自己的医学能力,同时也在大量的书写小说。

尽管后来被誉为名医,前来寻找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各种疑难杂症也越来越棘手,但陆士谔却从未停止写书著作的脚步。

在陆士谔的一生当中,如今现存的小说就有上百部,还不包括很多他尚未发表的草稿作品,可见陆士谔是一个在医学和文学上造诣都十分了得的人。

陆士谔所写的医书或是小说,都十分的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并且趣味十足,吸引了各个阶层的读者拜读他的作品。

热爱医学又热爱文学的陆士谔,经常会为医治病人而辛苦到半夜,然后回到书法继续文学创作,他的妻子曾经劝他休息,他却说:“药医病,文学亦可医疾啊,我不能停。”

从陆士谔对妻子的话可以看出,陆士谔在落笔写书的时候,是有远大抱负的,他并不仅仅是写供人娱乐的小说故事,而是饱含深意,想要唤醒世人的警世作品。

当时的中国正经历着磨难,一头沉睡的雄狮正在经历着从打压欺辱中站起来的过程,陆士谔正是因为看到了中国当时面对的一切,才落笔写下了众多的讽刺小说。

当时上海有一个小说社,在民间广泛征集新文学的创作,在看到征文以后,他便深思熟虑之后动笔写了《新上海》和《新中国》这两部小说。

这两个故事一开始出版的时候,并没有获得好的反响,甚至鲁迅先生还痛斥其为“胡扯,”很多人认为陆士谔构想了一个乌托邦,根本就是不切实际的胡说八道。

因此这两个故事出版后,被很多人扔掉甚至烧掉了,以至于到如今只有博物馆等少处图书馆留有真本。

陆士谔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会引得读者的不满和指责?

《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

令陆士谔饱受指责的小说,叫做《新中国》,也名叫《立宪四十年后之中国》,这是他一生所著的百余部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作品。

十大古典社会谴责小说的排名当中,陆士谔的这本书便在此排行榜中名列前茅,而在当时,这个故事却被人痛批是胡说八道。

陆士谔是一个爱喝酒的人,因此《新中国》故事的开头,就以主人公陆云翔喝多了酒,然后在昏昏欲睡之际开始的一段奇幻梦境所展开的。

酒醒后看到自己生活的世界彻底变了,原本被外国租界占据的上海滩,已经全部回归祖国的怀抱,整个上海都拥有了全新的景象。

他看到高楼林立,繁华似锦,马路宽广干净,很多各种各样的小汽车穿越其中,人们脸上洋溢着自由与欢乐笑容。

没有了租界,法院里的法官律师,也全部都是我们中国人,华人拥有了话语权,不再受到外国人的欺压,不再承受欺辱。

每个中国人都能够自由自在的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有体面的工作,能够挺直腰板,有法律的保障,更有安定和平的社会环境。

而当时举世瞩目的万国博览会,也在上海召开,作为主办方的上海,为了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参展人员,修建了跨海大桥,还修建了地铁。

为了地铁的建造,小说中还风趣的描绘了人们的争论,有的人认为应该修建高架,将轨道架在空中,有的人却说直接在地里打个洞,让地铁钻在地下,只要一直开着灯就行。

不仅如此,人们还修建了一条巨大的桥,将浦东和浦西直接联通,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这一切种种,在当时看来都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没有人敢如此想象。

书中的主人公陆云翔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惊,感叹新时代的中国发展的如此之美好,正当他想要继续探寻的时候,一不小心摔了一跤。

从地上爬起来的陆云翔发现,原来刚刚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自己的梦境,美好的向往都是在梦境中。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陆士谔用陆云翔的梦作为基础,将自己对于新中国的期待和憧憬,全部都跃然纸上。

然而正是这样的一部满怀憧憬的科幻小说,却在当时遭到了文学界的抵制与谩骂,不少的读者觉得沁梅子的小说都是无稽之谈,对其十分失望。

就连当时的大文豪鲁迅看过这部小说后,都认为陆士谔是在胡说八道。

要知道,在当时的社会现状下,陆士谔文中所提到的一切,都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在那样一个被压榨的时代背景下,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别说是外国人看到后耻笑陆士谔痴心妄想,就连中国人自己看了,都不敢相信会有这一天。

陆士谔还在文中提到,万国裁判衙门,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联合国安理会,将来会设立在中国,这让众人看到后简直认为陆士谔疯了。

然而陆士谔所写的一切,并不是凭空捏造的无稽之谈,甚至在如今的中国,科幻小说都变成了现实,一切都如图陆云翔对妻子所说的那样,实现了。

百年后的中国

尽管陆士谔来自朱家角这样一个小地方,一生中也从未离开过中国,但作为一名医生,陆士谔对于医学也好,还是对于社会经济,都是十分敏感的。

凭借着自己名医的身份,他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见识过不一样的上海,也了解得到十分丰富的信息。

中国没有地铁,但陆士谔知道,1860年的时候英国伦敦就已经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随后的几十年里,法国、美国、匈牙利都修建了地铁。

因此陆士谔期待中国能够在上海修建地铁,也不是无稽之谈,而万国博览会在《新中国》小说发表的时候,也已经在世界上各国展开了十三次,中国也曾经参展,并且获奖。

而将来的某一天,在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也很有可能实现。这些都是基于中国的经济发展为基础的,只要中国的经济发展跟上,一切都不是问题。

曾经古中国的丝绸之路,也汇聚了各国商人前来,曾经的中国也成为过全世界最为强盛,贸易最为发达的国家。

因此在陆士谔的眼中,他只不过是将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以奇梦的形式描绘出来罢了。

如今的中国,上海的确经济繁荣,陆家嘴也成为了国际金融中心,贸易发展的确是在全世界数一数二。

交通那就更不用说,磁悬浮列车,动车,跨江大桥,自造飞机,一切都成为了现实,不再是期待的梦境。

上海也举办了让城市更美好的世界园艺博览会,荟聚天下名流,高楼林立,自由和平,每一个预演都成真了。

中国的强大实现了百年前人们的期待,如今也在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关内容

原创 ...
2026年新赛季将迎来一支新军——美国通用/凯迪拉克车队,这一车队...
2025-07-03 08:37:21
原创 ...
2025年7月4日,F1英国大奖赛迎来了如火如荼的角逐。在这条历史...
2025-07-03 08:36:52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通...
福州高新区南屿镇供水工程迎来重大喜讯,如今已顺利通水!这一工程的竣...
2025-07-03 08:36:17
原创 ...
从秦始皇开始,我国一共经历了495位皇帝,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皇帝诸...
2025-07-03 08:34:03
原创 ...
闲聊三国事,三国有趣事,与君共享之!欢迎大家的观看,本篇文章为大家...
2025-07-03 08:33:53
原创 ...
大清道光晚年,皇位的竞争者就只剩下了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訢,皇四子...
2025-07-03 08:33:52
从身份标识到文化记忆 ——...
中国姓名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最初应该是一种身份标识。《说文解字...
2025-07-03 08:33:48
原创 ...
公元219年,42岁的吕蒙,死在了孙权的内殿中。 因为吕蒙死的时候...
2025-07-03 08:33:26
原创 ...
弘晸(zhěng),这位清朝阿哥的命运与明朝建文帝的幼儿朱文圭命运...
2025-07-03 08:33:25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秦始皇 秦...
原创 鲁... 在我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战争时期,使许多王朝更新迭代,弱肉强食的时代。但是让后人意想不到的是,留存在末...
原创 旷... 自古倾国倾城的美人总会被冠以妖孽的头衔,“六宫粉黛无颜色,从此君王不早朝”祸国殃民的绝色容颜让男人们...
原创 匈... 6500万年前,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撞,世界之巅喜马拉雅山高耸入云,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悄然形成。在世界...
原创 恭... 前言: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五月十二日,继位尚未满一年的大明天子朱高炽突然在钦安殿(位于故宫御花...
原创 如... 历史是不能重来的,一个事件发生后,就成了历史,具有了唯一性和确定性。即使是那些真相不为后人所知的事件...
原创 赵... 上文书说到赵高用计除掉了李斯,当上了丞相,独揽朝政大权。但是,他还不满足,想更进一步,于是就搞了一个...
美国国庆:美国独立日 独立日是美国的主要法定节日之一,日期为每年7月4日。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用以纪念1776年7月4...
原创 易... 我国古代朝代更迭不断,而明朝和清朝是大体连在一起的,所以经常会有人将两者拿来比较。金庸先生在其《袁崇...
原创 慈...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里,我们见证了无数朝代的兴衰,皇帝的更替。通过这些朝代的更迭变换,我们也认识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