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如果鸦片战争发生在明朝,更糟还是更好,明朝交了一份答卷!
创始人
2025-07-02 05:02:59
0

记得在某个电视剧中,康熙皇帝前去参拜朱元璋的陵墓,他说了这样一番话:“大清远胜于大明!”

彼时大清王朝刚刚吃下全部的汉地十八省,康熙皇帝志得意满,大清也露出隐隐的强国之姿。可是反观历史,康熙口中的大清,真的如他所说这般强大么?

大明和大清的对比

随着明朝末年番薯、玉米等农作物引进中国,这些产量巨大的农作物给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带来巨大的变革,粮食产量得以翻倍的提升,也由此,清朝的人数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三亿人。

明朝和清朝比较综合国力,清朝更加强大,受惠于明朝以及国外进来的先进技术,清朝的国力势必是在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同时,清朝与明朝相比,他是自古以来第一个彻底解决边患问题的朝代。

自古以来,北方边患问题便是中原王朝最为头痛的问题,很多个汉人政权都是被游牧民族所替代,甚至明朝的时候,一度有土木堡之变,险些为蒙古族所亡国。

而到了清朝的时候,由于满蒙之间有了汉人这个共同的敌人,所以使得两个民族开始逐步走向合作,满蒙共治中原,同时,满蒙之间积极的联姻,使得北方游牧民族第一次衷心的为中原王朝所统治。

在文化方面,虽然为了控制群众的人民思想,康熙雍正乾隆大兴文字狱,但是咱文化成果方面有着《四库全书》,这部书籍的规模可是明朝同期《永乐大典》的数倍之多。

而在科技方面,明清两朝相对比,清朝有了自己现代步枪的工厂,可以造出现在真正意义上的轮船,国家也第一次有了君主立宪制的苗头,还第一次组成了国家议会,在科技和政治方面,都是全面领先于明朝。

在军队方面,清朝的军队有了真正意义上现代军队的苗头,各种西方的先进步枪,火炮机枪应有尽有,明末和清末同期的军队如果的真的打起来,那么明朝绝对不会是清朝的对手。

但是明朝毕竟是清朝200多年前的产物,把这两个国家放来横向对比,显得有失公允。如果把明清两朝同当时世界上的国家进行横向对比,结果又会如何呢?

清朝和世界的对比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曾经在他的代表作中,记录了17世纪到19世纪10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的经济水平,最高的时候一度达到了世界的32.9%,一直蝉联世界第一名。

将大清打得一败涂地的大英国,在战后的30年后清朝的经济水平依旧是英国的1.8倍,而在中法战争时期,中国的经济水平是法国的1倍以上,甲午海战之前,中国的经济水平是日本的5倍。

直到甲午海战之后,美国人才从中国手中夺走了GDP世界第一的宝座。可是十分奇怪的是,这些经济全都不如中国的国家,全部都在一场场战争之中,把大清打得一败涂地。

一般来说,政治,军事都与经济挂钩,后者直接决定前两者的水平高低。

但事实上,从17世纪末开始,大清就已经是一个国富民不富,国强兵不强的国家,国家收缴了大量的财富,使得民间无钱,真正意义上隐藏在繁华下的贫穷。

而当时的中国,看似经济强大,而事实上,四亿农民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不过是英国500万工人创造经济的1.8倍。巨额的经济产生,同时又被巨额的人口所消费。以至于大清的社会并没有产生较多的剩余价值。

而在军事方面,同当时世界的对比自然不用多说,无论是同英法也好,还是同自己的千年徒弟日本也好,每一场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割地赔款告终。

看似拥有全球第十二军事水平的大清,被列强们打的一点牌面都没有。清政府从建国伊始就走上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路线。最终使得军备废弛武器落后,国际地位一败涂地。

明朝同世界的对比

首先说经济明朝的时候经济在世界上的占比都不同,最高的时候是万历年间曾经一度达到百分之九十,想来是在万历朝时期张居正改革的成果。

在万历皇之后,大明朝每况愈下,最终在崇祯的时候走向灭亡。十分讽刺的是,即便是在明朝灭亡前,中国的经济水平也没有低于世界总量的百分之四十。

也就是说,终清一朝,经济方面在国际上的地位,都没有达到明朝灭亡时候的水平。

在军事方面,明朝一朝都十分重视军工业,以及火器的发展,早在明成祖朱棣时期,当时,中国就组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炮兵部队神机营,由朝廷直接指挥的战略机动部队,靠着这支部队,当年横扫亚欧的蒙古帝国,硬是被大明的军队赶回了草原。

而军工产业在朱元璋期间就有13个冶铁厂和铜场,看到了中西方的装备差距,就积极引进西方的先进装备之后加以仿制,比如后世红衣大炮,就是自红夷大炮仿制而来。

如此大规模的装备火器,以及独立出来的炮兵,这样先进的军事装备以及军事思想,在当时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明朝前期一度拥有过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即便是到了明朝灭亡的前夕,明朝舰队同当时荷兰进行的海战也依旧是以胜利而收场。而当时荷兰的海上地位丝毫不亚于后世英国的地位。

明朝即便是在国家危如累卵的时候,在国防方面的重视程度依旧是不容小觑,而且大明皇帝自有气节,明朝灭亡,崇祯皇帝宁可吊死也不逃跑,反观同一境遇慈禧则是早早的跑出了皇宫。

所以,如果明朝遭遇鸦片战争,势必不会走上割地赔款的老路。昔日土木堡之变后,北京城外退出长城保尔全尸的口号依旧响彻。

终明一朝,不和亲,不纳贡不割地,大明的气节,岂是大清可以相比的。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科技尚未迈入高度发达阶段的古代,人们勇敢地踏上海洋,开辟新的航线...
2025-09-18 13:04:03
档案保存环境与设备管理:守...
档案,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和信息的载体,其保存质量直接关系到信息的完整...
2025-09-18 13:03:28
原创 ...
一张老照片,一个人旧人物,一段老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搜...
2025-09-18 13:03:17
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为何遭受惨...
对苏德战争初期苏军一再受挫的原因,以往国内外史学界过于强调德军如何...
2025-09-18 13:03:16
原创 ...
很多人不理解,义和团成员看似“愚昧、落后”,为何能迫使西方列强放弃...
2025-09-18 13:03:14
原创 ...
1927年:毛泽东的革命启示 1927年,毛泽东已经34岁。这一年...
2025-09-18 13:03:08
原创 ...
大家好,我是新疆红泉堂。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新疆地区的红钱,特别是...
2025-09-18 13:02:57
原创 ...
在建国前,国共激烈对抗的岁月里,国民党顽固派因视野狭窄、未能准确识...
2025-09-18 13:02:42
泰国每年接待大量中国游客,...
当下,旅游已成为大众生活中愈发热门的休闲方式,喜欢踏上旅途、领略别...
2025-09-18 13:02:41

热门资讯

原创 霍...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 字数:2183,阅读时间:约6分钟 编者按: 关于两汉时期的兵制,...
原创 不... 阅读本文前,别忘了点个“关注”,这样你不仅能方便参与讨论和分享,还能获得不一样的互动体验,感谢你的支...
原创 如... 1928年6月4日的清晨,三洞桥附近的居民尚未从睡梦中醒来,却突然被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惊醒。原来,在...
原创 封... 在《封神演义》中,有三股仙界势力意图推翻商朝,这三股势力分别是: 第一股是以元始天尊为首的阐教。阐...
原创 那... 明朝的明孝宗朱佑樘被后世誉为一位“好人”和“好皇帝”,这样的评价在大明的皇帝当中算是相当难得的。但这...
唐朝如此强盛,却守不住辽东半岛... 我们翻开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会发现谭其骧给唐朝绘制了三张全图,时间分别是669年、744年和...
原创 明... (本文所有配图均采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本文全文约2950字,预计阅读时间约10分...
原创 秦... 秦朝的最大问题到底在哪里呢?自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以来,经过历代先王的不断努力,最终在秦始皇的领...
红船领航二十载④|“无中生有”... 【编者按】 二十年风雨兼程,二十年劈波斩浪。 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5年,“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
原创 世... 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河中,战国时期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阶段。七雄争霸,百家争鸣,纷繁复杂的局势和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