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多尔衮入关,清王朝在一年内顺利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创始人
2025-06-30 06:32:35
0

最先提出立福临的是两黄旗大臣,据《清实录》记载:“国忧时,图尔格、索尼、图赖、锡翰、巩阿岱、鳌拜、谭泰、塔瞻八人,往肃王家中,言欲立肃王为君,以上为太子,私相计议”。图赖等六人还“共立盟誓,愿生死一处”。这与《清史稿·索尼传》、《沈馆录》等书所载,两黄旗大臣“誓立帝子”,是一致的,而代善、济尔哈朗欲立帝子的态度也十分明确。质言之,在八旗之中,除两白旗外,其他六旗都主张立帝子。

这表明,虽然努尔哈赤在天命七年(1622)立有诸王共议嗣君的制度,但经皇太极十多年的封建化改革,皇权的强化和巩固,在八旗贵族集团内部,大多数人已认识到帝位由皇帝的子孙世代相继,是维持统治集团内部稳定的重要保证,封建正统观念,已深人心。“议立”制,正在向传统的继承制过渡,福临的继位,宣告“议立”制的结束。两黄旗大臣在豪格家中“私相计议”时,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提出豪格,却一致提议以“豪格为君,福临为太子”。按这一方案,豪格只是个过渡人物,帝位最终要让给福临,而豪格对此似乎也没有表示异议。如何解释这一奇怪的现象?

我认为这无疑是皇太极生前的遗愿。皇太极对豪格不满,而偏爱幼子福临,这在当时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李朝实录》中有条材料,很值得注意。早在崇德三年(1638)二月,朝鲜左议政崔鸣吉自沈阳回国,国王李信问他在沈时所见所闻。崔说:“闻长子不肖,故以上年所生子有立嗣之意。”“上年所生子”,即指福临。《李朝实录》的这条材料,同《清世祖实录》卷一所载:“太宗皇帝甚钟爱,而属意焉”,是可互为印证的。这就是两黄旗大臣提出立“福临为太子”的依据。所以,六岁的福临之被拥立,并不是什么阴错阳差的偶然现象,更不是多尔衮的功劳。

但在拥立福临的过程中,多尔衮确表现了他的明智和狡黠。所谓明智,是他认识到“立帝子”是大势,自己却势孤力单,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他不起来蛮干;所谓狡黠,是他看准了代善、济尔哈朗两黄旗大臣虽有拥立豪格为君之意,但态度并不坚决,于是表示赞成立福临,从而排除了豪格,为自已谋夺了辅政大权。有的同志认为,皇太极去世后,在“满族统治集团面临分裂的紧急关头”,由于多尔衮“断然决策,拥立福临。终于避免了内乱”,“成了一个挽救危局的人”。我认为这对多尔衮实在是过奖了。如果当时满族统治集团内部确曾出现过“分裂”和“内乱”的危局的话,那么“祸源”不是别人,正是多尔衮自己。

顺治元年四月,清兵入关,翌年五月,占领南京。清王朝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打垮了李自成数十万大军,摧毁了腐朽的南明福王政权,统一了整个北方和江南地区。其行动之神速,战功之显赫,在中国历代统一战争史中可谓罕有其匹!使向以雄才大略、英武骠悍著称的曹操、忽必烈也为之相形见绌,黯然失色。清王朝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如此辉煌成就,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同多尔衮在这时期善于审时度势,博采众议,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作出明智果断的决策,也是分不开的。

首先,多尔衮听取了范文程的建议,作出了大举入关的决策,为清王朝统一全国,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顺治元年三月底四月初,在满洲贵族内部,对应否入关问题,显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多尔衮也举棋不定,迟疑不决。于是,急召正在盖州汤泉养病的范文程前来商讨决策。范文程上书多尔衮和济尔哈朗,极力敦促入关,指出当时的形势,犹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我国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把过去入关,对明王朝进行掠夺性的战争,转变为争夺全国最高统治权的战争。

为此,必须“申严纪律,秋毫勿犯”,一改过去八旗将士烧杀掳掠的恶习,变为“吊民伐罪”的仁义之师,以收揽人心。多尔衮接受了范文程的建议,作出了入关的决策,打着“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仇”的旗号,以“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相标榜,利用中原地区农民阶级和主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极力争取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共建新的封建王朝。这就把本来是清与明、满与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巧妙地转变为两大阶级的对抗,为入关拆除了民族壁障。

在定鼎北京后,多尔衮放手让范文程处理日常政务,贯彻范文程提出的“统一区夏,又安百姓”的方针,实行种种安抚民心的政策和措施。为了稳定局势,多尔衮甚至下令停止推行剃发令,并“自责曰:“不顺民情,予之罪也。令蓄发加冠,悉如旧制。”顺治元年十月,清政府将入关后所实行的政策,又作了许多修改和补充,使其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以福临“登极诏”的名义,布告天下。诏书对故明宗室勋臣、文武官员、进士举人、食廪生员、山林隐逸,乃至商贩车户,在政策上作了种种优惠的规定。

同时正式宣布明末三饷“悉行蠲免”,并严禁“分外侵渔,秤头火耗。”全文共计五十五款。这篇登极诏,实际上是清政府的一篇极其完备的开国政策声明,其目的,正如诏文最后所说,是为了使“投诚皈命,无阻幽深,惟尔万方,与朕一德”。从诏文对明季社会弊病了解之透彻,各项政策规定之细致、周到,及不含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色彩等情况来看,显然是出诸明朝降官的手笔。因此,也可以说,这篇诏文集中反映了当时汉族地主阶级的愿望和要求,是他们重建封建秩序的纲领。同时,又是满洲贵族集团和汉族地主阶级联盟的政治基础。

应当承认,多尔衮在入关后头一年,基本上执行了诏文中所规定的各项政策,因而得到汉族地主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甚至连史可法在给福王的上疏中也感慨地说:“以清之能行仁政若彼,而我之渐失人心如此,臣恐恢复之无期,而偏安未可得也”。可见其影响之深远。而这正是清王朝在一年之内,能顺利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清军进入北京后,在军事上如何进一步扩大战果,巩固京畿地区,站住脚跟,这是首先面临的问题之一。

后来,清王朝在统一战争中,都按照山西、山东的模式,军队打到哪里,就把招抚使、总督、巡抚派到哪里。这是它在尔后剧烈的军事斗争中;在各地人民奋起反抗时,尽管处境险恶,却始终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原因之一。南明使臣陈洪范从北京回到南京后,在与福王的召对中谈到“陷北诸臣”的情况时曾说:“甘心献媚者,唯以绝通好,杀使臣,下江南为容悦。”.可见持这种意见的多为故明降臣。从柳寅东“庙堂宜早定大计”一语,说明上述三种意见还在继续争论,未有一致。

到七月二十七日,多尔衮在给史可法的信中,指责南明政权的建立,是“天有二日”,罪在不赦,并露骨地以进军江南相威胁,这表明清廷内部的争论已告结束,多尔衮已决计采纳柳寅东等人的建议,西征,南下,统一全国。有的同志认为,多尔衮六月十五日给江南的诏书是为了麻痹南明的一种策略。我认为这种说法,与历史事实有矛盾。因为多尔衮给史可法的信是在七月,而派兵讨伐南明,则是在十月以后,倘真要麻痹南明,那么给史可法的信还应继续高唱和平的调子,不必如此剑拔弩张。

清廷既已作出了统一全国的决策,接着便是具体作战方针的讨论。八月初一日,招抚山西应袭恭顺侯吴惟华陈西征五策,在兵力部署上,他认为:“贼闻我兵西征,必集众据守河口,我师争渡,非万全之道。宜令大兵一支,经趋蒲津,与贼相持。别遣大兵一支,从保德渡河,即由延安澄城、邰阳等处,直捣腹心,······”吴惟华三路分兵,会师关中的计划,确是十分凶险,狠毒的一着,所以赢得了多尔衮“尽心剿贼,共建奇勋”的褒奖。从多尔衮给史可法的信,和他赞赏柳寅东、吴惟华的作战方案来看,多尔衮原是准备采取先西进,后南下的方针的。

但到十月十九日,他却命阿齐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讨李自成。十月二十五日命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统领将士,进征江南”,改变了原来的作战方针,同时在两个战略方向上出击。显然,这是一个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冀图侥幸取胜的冒险计划。但在多铎大军出发前两天,多尔衮接到河南巡抚罗绣锦的奏报,大顺军二万余人渡过黄河,对怀庆府发动猛烈攻击,清守兵岌岌可危。

然而,即使出现了这一新的情况,也未使多尔衮清醒过来,放弃两线作战的方针,他只是命多铎率师南下时,“便道往征”,在击败大顺军渡河部队后,“即遵谕仍赴南京”。这反映出多尔衮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后,他的傲慢自信,急功近利的思想情绪,已开始有所抬头。这次西征之役,只是由于多铎在潼关大战后,挥师西进,与阿齐格军夹击西安,才改变了战场上的形势,击溃了李自成部。否则,按多尔衮的冒险计划,阿齐格单兵独进,孤军深入,其后果恐怕是不堪设想的。

相关内容

工程服务提供商Legenc...
雷递网 雷建平 9月13日 工程和维护服务提供商Legence(股...
2025-09-13 17:43:44
原创 ...
9月13日上午,在东京进行的2025年田径世锦赛结束了男子铅球预赛...
2025-09-13 17:41:34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秋意浓 ...
2025年9月10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一家旅游度假村秋...
2025-09-13 17:38:14
鹤峰“国省双美”公路,激活...
极目新闻通讯员 胡姣童 沿“最美省道”245饱览山水画卷,循“最美...
2025-09-13 17:37:43
石圪节煤矿活化工业遗产,“...
长治石圪节煤矿矿工俱乐部广场上,红砖墙上“自己动手 丰衣足食”的标...
2025-09-13 17:33:50
原创 ...
《——·前言·——》 你是否听过刘伯温与诸葛亮的传奇故事?这两位...
2025-09-13 17:33:49
秦始皇遣使昆仑采药的证据找...
近日,考古研究者仝涛在青海果洛州玛多县境内发现的一处石刻引发关注,...
2025-09-13 17:33:28
以文物之光守护文明根脉
□本报记者 张体义 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6月5日面向公众免费试开...
2025-09-13 17:33:12

热门资讯

中超争冠渐明朗?国安成首支掉队... 北京时间9月12日消息,2025赛季中超联赛第24轮比赛先赛四场,由于下周中亚冠联赛开启,故排名前四...
原创 郭... 郭汝瑰,这个在中国解放战争中作为隐蔽战线英雄而深藏功与名的传奇人物,一生充满了未被揭示的复杂与矛盾。...
涨知识!30个关于清朝的冷知识... 【1,努尔哈赤起兵早期,经常靠自己开无双。】 努尔哈赤刚开始起兵那会儿,他手下的女真兵战斗力很差,就...
原创 唐... 唐睿宗李旦有六个儿子,他们分别是长子李成器、次子李成义、三子李隆基、四子李隆范、五子李隆业、六子李隆...
日本投降后,全世界都在庆祝,为... 作为法西斯联盟的日本,野心一直也大,它试图将侵略中国作为踏板,顺势成为整个亚洲地区说一不二的龙头老大...
屏风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 屏风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屏风最早被称为“邸”或“斧扆”,是天子专用的器具,象征着帝王的权力和...
原创 汉... 翻开历史画卷,汉家铁骑纵横西域,罗马军团威震地中海,两大帝国都曾拥有令人胆寒的军事力量。然而一个有趣...
原创 唐...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朝代,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其在科技创...
原创 古... 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著称,古人将社会礼仪风俗总结为五大类“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
原创 十... 当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西征大军与同样庞大的东征军队相遇,会发生怎样的奇妙碰撞呢? 许多人往往忽略了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