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为什么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呢?想来与杨广的作为是脱不开关系的,杨广的所作所为,往好听了说叫做急于求成,往坏了说叫做好大喜功,其实古往今来好大喜功的皇帝并不只有杨广一个,但是他摊上了一个刚刚结束乱世的年代,所以这里面的问题就比较复杂一些了。
首先是杨家崛起的太快了,根基不牢固,比如杨坚虽然号称来自弘农杨氏,但是一来杨坚只是挂个名为自己的身份装饰一下而已,而且就算是杨氏本身也不是太顶端的贵族,在它之上的五姓七望才是最顶级的门阀,许多高级人才往往为门阀所笼络。
而杨坚所在的北周是以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为统治核心的,他们的主力部队阵营是八大上柱国,比如李渊的祖父李虎、李密的曾祖父李弼等等,而杨坚所在的杨家只能算做第二梯队。
但是杨坚运气好,北周皇室愿意与他家结亲,生个女儿嫁给了北周皇帝宇文赟,后来宇文赟病死,身为外戚的杨坚趁机把持朝政,最后借着掌握朝政的机会杨坚实行了改朝换代。
杨坚上位以后,开创科举制就是为了对抗世家豪门,只是在立储方面,杨坚选择了错误的杨广,结果后来杨广上位时用了些不光彩的小手段。
为了证明选择自己当皇帝是对的,杨广开始了不断的折腾,他开始是修建连接蓟州到杭州的大运河,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条运河依然在发挥作用,但是其中死伤的百姓有多少?这个就不是隋炀帝要考虑的事情了。
其次为了消耗山东士族的力量,隋炀帝三征高丽都是从山东远征,而山东、河北一带自古就民风彪悍,《水浒传》中的英雄好汉几乎都来自山东、河北,所以隋炀帝的作法激起了许多下层农民的反抗,他们以长白人王薄的《无向辽东浪死歌》为号角拉开了隋末群雄争霸的序幕。
后来再加上某些有心人的挑动,农民起义很快就席卷全国,而大将张须陀的死去,更是为隋帝国又加了一锹子土。
三国时期的人物姓名,为何很多人都为单名?刘备,曹操,孙权?
秦汉时期皇权新立,如何保证权力顺利交接,皇帝们真是绞尽脑汁
黄巢的多重人格:爱菊雅士、落第秀才、义军领袖、杀人魔王
西汉、东汉、季汉三朝一脉相承,开国皇帝间的比较让人不胜唏嘘
《澶渊之盟》标志着宋朝正式放弃燕云地区,后来联金灭辽确实无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