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室子孙繁盛,是每一个皇室的人都很高兴的一件事情,但是李世民却因为自己的父亲李渊给自己生了一大堆的弟弟头疼不已。这是为什么呢?
李渊的无奈
李渊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自己会被自己的儿子给架空了,作为皇帝他是失败的,作为父亲他更是失败的,在他自己的膝下只有几个儿子,嫡长子李建成和嫡次子李世民的选择上,李渊犯了难。
李渊根据隋朝立太子的忌讳,不敢废长立幼,害怕刚刚建立起来的大唐王朝就此陷入无休止的征战,也和隋朝一样短命,因此一直让李建成作为储君留守都城,让李世民带兵在外征战。
其实他也是希望自己的两个儿子能够和气生财,但是他太低估了人性的贪婪,更是小看了李建成对于李世民的看法。身为太子,虽然名头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但是手中能够掌握的权力和军队却是极少的,怎么才能够让自己真正的拥有权力和军队,成为了李建成当下要做的头等大事。
在外打仗的李世民也很清楚自己的实力,也不想做砧板上的肉,但是碍于自己的身份地位,他一直忍让,可是这样的忍让却让李建成他们变本加厉,认为李世民就是不敢反抗的。
经过李建成的不断打压,李世民手下的将军们不同意了,怎么能够任人宰割呢?必须要奋起反抗才行,于是李世民在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等将领的帮助下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夺走了太子李建成和其四弟李元吉的性命,此时身在深宫中的李渊知道后,瘫坐在了地上。由于李渊此时的子嗣并不是很多,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离世,让李世民成为了太子的不二人选,李渊无奈只能是立李世民为太子。
由于玄武门之变后,权力的交替变更,李渊自知自己已经无力掌控一切,也或者是李世民逼迫李渊,李渊在不久后就退位为太上皇,住进了深宫大院,再也没有出来过。
李渊的保命绝招
坐上皇帝宝座的李世民,对于自己的父亲退位还是很高兴的,但是对于其父亲的一举一动还是很在意的,他也怕他的父亲会再次出山,把自己撵下去重掌大权。于是就派人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经过长时间的监视,下面的人回答说:“太上皇在深宫中整天有妃嫔作伴,过得醉生梦死,没有想要走出来的迹象。”听完下面的人回答,李世民总算是放心了。而李渊也深知自己想要保命,只能是扎根在女人堆里,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毫无大志,也才能让李世民放心,果不其然,李世民从此之后对李渊的监视就撤走了。
在李渊做太上皇的几年时间里,李渊又为李世民生了一大堆的弟弟,本来李世民认为这是一件小事情,不就是多了几张嘴吗?但是后来的这些弟弟们一个个的洒脱不羁,让李世民可是头疼坏了。
李世民的头疼事
李世民有三个弟弟最是荒诞不羁,他们是李凤、李元祥、李元婴。其中李元婴最为荒唐,李世民认为吗,只要他们不觊觎皇位,做什么事情都能够原谅他们,因此把李元婴放到了南方,远离自己,也眼不见心不烦。
但是他总是要找点事情出来,让李世民头疼不已,甚至在李世民驾崩以后,更是过分。史书上记载他“骄纵失度”,“在太宗丧,集官属燕饮歌舞,狎昵厮养;巡省部内,从民借狗求罝,所过为害;以丸弹人,观其走避则乐;城门夜开,不复有节。”李世民活着的时候,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后世的史书把他写得好一点。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更何况现在他已经驾崩了。他侄子唐高宗实在看不下去了,写了一封信指责他“朕以王至亲,不忍致于法,今署下上考,冀愧王心。”
武则天是如何解决这样的事情的
其实武则天这样的人,对付李唐王室的这堆人是再合适不过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毕竟没有什么血缘关系,处置起来就更加的不会手下留情了,而且当时武则天称帝,这些人是反对的最彻底的一群人。武则天本来就已经掌握了实际的权力,现在处置这些人只是杀鸡儆猴,更何况是王室的人,结果一个个的都被武则天处死了,这样李唐王室的人也就消停了,其他人想要作乱也就没有了后台。
后记
在男权社会的古代,武则天能够成为一代女皇,只能说明她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武则天和李世民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她不怕后世的评说,是非功过自由后人评说,自己做好自己就行,想那么多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