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皇帝让大臣写诏书,大臣接下纸笔,写下的内容却让皇帝大怒
创始人
2025-06-27 20:03:49
0

人须立志,志立则功就。天下古今之人,未有无志而建功。——朱棣

众所周知,永乐大帝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任皇帝,而他得到皇位的方式并不光彩。

虽然他在位期间,疏通漕运、提倡生产,大力发展农业、商业,使得明朝经济呈现出一片繁荣之景,在军事上也是南征北战扩充国土,开创了永乐盛世。

可夺帝一事,却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朱棣登基之后,最讨厌别人私下里讨论他夺取皇位的手段,每当有臣子提及此事,他总是会龙颜大怒,将其严惩。

有一次,他让人递给一位大臣纸和笔,让其书写诏书,那个大臣毫不犹豫地写下了四个大字,朱棣看后勃然大怒,下令道:“灭十族”。

一、永乐大帝

其实,永乐大帝朱棣所做的光辉事迹不少,他更是一位合格的君主。

可人们首先想到的,永远都是他从他的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的事情。

故事还要从朱元璋晚年的时候说起。

朱元璋晚年的时候,他的长子太子朱标因为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不幸病逝。

朱元璋有心在其他几个儿子当中,寻找出一个有能力继承皇位的人,但是又碍于他自己建立的“立长”规矩,终不能成。

在臣子的建议下,朱元璋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在他病逝后再继承皇位。

为了给朱允炆铺路,朱元璋在晚年时将与他一起建立大明帝国的各个忠臣屠杀殆尽,就连可能威胁到朱允炆皇位的几个儿子也被派往边疆。

此外,他甚至下令要求哪怕是他病逝了,他的儿子们也不可回来祭拜。

这明白的就是告诉天下人,皇位时留给朱允炆的,谁都别动。

朱元璋的布置天衣无缝,朱允炆也顺利地继承了皇位。

可是,刚坐上皇位没多久,朱允炆就觉得他的众位叔叔们手握重兵雄霸一方,时刻都能威胁到他的皇位。

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进行削藩,将他这些叔叔们手中的权利剥夺。

面对着朱允炆的削藩,诸多藩王愤怒不已,其中便以当时的燕王朱棣最为恼怒。

在与众多藩王的联合商议之下,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带军杀入皇宫,夺得了朱允炆的皇位,号称永乐皇帝。

虽然说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已经坐上皇位的朱棣作为最终的胜利者,他无须在意其他人如何评价他,但是他的皇位毕竟不是正统而来,因此他总很讨厌臣子们拿此事议论于他。

但凡是有谁敢提及他夺取皇位一事,朱棣就会将其杀之而后快,绝不忍让,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有着大唐才子之称的贤臣方孝孺。

二、诛他十族

方孝孺自幼聪明伶俐勤奋好学,长大后更是拜儒学大师宋濂为师,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被誉为大明才子。

在朱元璋逝世后,朱允炆将方孝孺召入宫中,任命官职,让他得以施展才华,因此方孝孺十分感激朱允炆的知遇之恩,对朱允炆忠心不二,哪怕在朱棣登基之后,他依然对朱棣极为不满。

朱允炆在位时,方孝孺深得朱允炆的器重,上至国家大事,下至读书做学问,朱允炆都会经请教方孝孺的看法,甚至在上朝之时,朱允炆还会让方孝孺藏身于屏风之后,让他听取各个大臣们启奏的事宜,之后再向请教他的看法。

可以说在那段时期,方孝孺的才华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这样的状况并没有持续多久,后来,朱允炆执意削藩,燕王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夺取了朱允炆的皇位,方孝孺伤心欲绝。

在燕王朱棣登基之后,许多倾向于朱允炆的臣子都被他杀害,灭九族之事更是极为常见。

唯独方孝孺除外,纵使他对朱棣不假辞色,但是朱棣却十分欣赏方孝孺的才华,开始时不仅没有怪罪于他,反倒是几次想要招纳他。

可是,方孝孺身为一代才子,更是有着文人的傲骨。

哪怕是朱允炆已经不在,但是他仍然铭记朱允炆的知遇之恩,在他眼里朱棣不过是个夺权篡位的谋逆反贼,因此无论朱棣怎么招揽他,他都是冷眼相对。

终于,在数次招揽无果之下,颜面尽失的朱棣忍无可忍,他决定最后给方孝孺一次机会。

在一次早朝之时,朱棣当着满朝大臣的面,命人给方孝孺递上纸笔,让他为朱棣写一篇诏书,证明朱棣不是谋朝篡位,而是真正只是为了清君侧才起兵。

可是方孝孺面对朱棣的命令还是冷嘲热讽,在接过纸笔之后,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燕贼逆谋”。

朱棣看完之后大怒,骂道:“你胆敢如此,就不怕我灭了你的九族么?”

面对朱棣的质问,方孝孺冷笑道,“别说灭九族,就算灭了我的十族又如何?”,朱棣听后更为恼怒,当即下令:灭他十族。

三、一身文人傲骨

众所周知,在古代灭九族已经是最为残酷的惩罚了,这一旨下去无疑是覆灭了一个家族。

可灭九族虽然不常见,好歹还是有例可循,但是灭十族在此之前却是闻所未闻,因此朱棣的这一道圣旨,可是难倒了行刑的人。

他们找遍了所有跟方孝孺有亲戚的人,但是也才凑到了九族之数,这第十族去哪找,他们也无迹可寻,最终无奈之下,他们只好将方孝孺的师生抓起来,凑够了十族之数。

当他们找到之后,便将方孝孺这十族之人,共计八百多人,当着方孝孺的面,一一处死,最终才将方孝孺处死。

方孝孺开启了灭十族的先河,但是不得不说他面对强权不畏惧,面对富贵不心动,始终恪守本心,纵死也不曾弯曲自己身为文人的一身傲骨,他的结局让人可悲可叹!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毛... 前言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是极其耀眼,拥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其中在几...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司马懿以其深沉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书写了一段传奇。然而,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
内蒙古347件文物在河北博物院... 12月17日,由内蒙古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院、呼和浩特博物院...
原创 从... 翻开历史书,你会发现,每一页都是一段血与火的篇章。时光回溯到战国末期,直到明清,几乎每一个王朝更替的...
话剧《嵇康》:学院派酿出的一杯... 嵇康之死,历史书上仅简单给出一个令人哀叹的结果,但艺术创作却有从历史叙述来挖掘深层精神世界的诉求。原...
原创 她... 章士钊是民国湖南名流,早些年间他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等,他有一位好朋友,就是杨昌济,杨昌济...
原创 8... 外交家邓小平 打不倒的小个子 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回归进行外交谈判时,英国政府强烈反对中国在香港行使驻...
文化中国行丨“凌家滩”进故宫,... 亘古凌家滩,穿越5000年,“玉”见中华文明,闪耀故宫文华殿。 阳光和煦,红墙黄瓦,古松苍劲,人来人...
原创 如... 公子扶苏是一个性格宽厚仁爱、具有政治远见、刚毅武勇且深受他人敬重的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品德...
原创 刘... 刘邦临终时的那场政治安排,堪称汉朝初期权力斗争的一幕佳话。吕后作为刘邦的皇后,虽然未被直接问及太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