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士钊是民国湖南名流,早些年间他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教育总长等,他有一位好朋友,就是杨昌济,杨昌济的女儿叫杨开慧,同时,他有一个非常棒的学生,叫毛泽东。
杨昌济对毛泽东寄予厚望,1920年他辞世前,曾给章士钊写信:“毛蔡二子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这里的毛,指的正是毛主席,而蔡,则是指的蔡和森。
不久,毛主席和蔡和森两人在为湖南留法学生奔波时,遇到了经费困难,章士钊得知后,立刻募捐了2万大洋,送给了毛主席,对于此事,毛主席十分感激,他记了一辈子。
新中国成立后,章士钊应主席邀请,出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
1954年,章士钊在旧书摊上看书时,见到了一本名叫《满宫残照记》的书,他看完后发现,这里面的内容全部都是清朝皇家家庭信件及生活实录,在这些文章中,一名叫金韫颖写的信,尤其令他印象深刻,后来章士钊去问溥仪的七叔载涛才了解,原来,这个金韫颖,就是溥仪的三妹,爱新觉罗·韫颖。
韫颖是载沣的第三个女儿,也是溥仪的三妹,1913年出生,两人的母亲是同一人,因而溥仪对这个三妹很是偏爱,在家中,仆人称她为“三格格”1924年北京政变后,他们一家迁到天津,1931年,溥仪在伪满洲国,为韫颖定下了一门婚事,男方是皇后婉容的弟弟,润麟。
婚后不久,溥仪派溥杰和润麟前往日本学习军事,韫颖也同丈夫前去,在日本,她受到了热烈的欢迎,甚至天皇的弟媳都来请教她学习中文,虽然在日本地位很高,但是韫颖并不高兴,她非常苦闷,就在这个时候,她开始给哥哥溥仪写信,这些信,后来都被收录到《满宫残照记》里,也就是章士钊看到的那些。
两年后,韫颖回到了长春,此后就再也不肯去日本了,在伪满洲国,她与丈夫生育了三个儿子,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离开了中国,作为伪满洲国皇帝溥仪的亲人,韫颖带着家人四处躲避,由于当时情况很是混乱,她与丈夫也在逃难中分离。
在东北,韫颖上交了自己10多箱的金银珠宝,换来了一个无罪的结果,此后,她带着3个孩子与婆母住在一起,艰难度日,为了谋生,韫颖还曾在街上摆摊卖香烟。
从一个金枝玉叶的格格,到如今连吃饭都是问题的妇女,韫颖坦然接受了这一切。
新中国成立后,她的父亲载沣不久去世,她分到了父亲留下的一点遗产,即便如此,她的日子也很难过,当时,由于韫颖识字,再加上比较真诚,她参加了街道工作,不久还被选为了居民组长,治保主任。
1954年,章士钊偶然在旧书摊上,看到了韫颖曾写给哥哥溥仪的信,认为她才华很是不错,通过他们的七叔载涛,章士钊见到了这位“三格格”一番交谈后,章士钊对她的谈吐很是满意,因而说道:“你写一份自述吧,我交给毛主席看看”
没多久,韫颖就将自己的自述交给了章士钊,章士钊由此上书给毛主席,在信中,他称韫颖为“女知识分子中之佼佼者”,并且,章士钊也说了韫颖的生活困顿,希望毛主席在允许的条件下,让政府能够宽待她,给她一点照顾。
对于章士钊的来信,毛主席很是重视,看完韫颖的自述,他很感慨,韫颖从格格到平民,这地位悬殊,确实也是人生的一种经历,毛主席赞扬:“韫颖走进了人民群众变成了一个有志气的人”
不久,这封信又来到了周总理的面前,毛主席批示说,请他酌情处理,在总理的安排下,韫颖后被选为北京东城区政协委员,由此,她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后来韫颖的丈夫润麒,回到了祖国,原来当初和妻子失散的原因是,他和溥仪一样被苏联红军抓到苏联去了,直到1957年才让回国,夫妻两人隔10多年后再见,实在是难得和幸运。
1992年,韫颖走完了自己的一生,享年79岁。
我们纵观历史上的各朝各代,作为末代皇帝,能够善终的,仅有溥仪一人,而作为溥仪的亲属,韫颖和其他的兄弟姐妹,也安然度过了余生,可见国家对他们的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