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马未都:100年前它一小块能换两套房,如今被人当垃圾扔掉
创始人
2025-06-27 19:33:38
0

引言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句诗出自于苏轼的《赤壁怀古》,其意为,历史变化莫测,岁月流逝之下物是人非,即使是曾经的英雄,也最终沦为了一抔黄土。

在历史上,此类案例比比皆是。遥想当年,周公瑾娶小乔,可谓是意气风发,其后火烧赤壁,号称天下无双。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曾经的英雄,也最终沦为了小气包。

人犹如此,物更是甚。一些曾经最宝贵的东西,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沦为无人问津之物。马未都先生曾经在节目中聊到,有一个小玩意,在100年前可以买两套房,但到了如今,却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垃圾。这也让人感慨,物品的历史变迁比人更快,那么这个物品又是什么呢?

一、马未都的感慨

马未都是一位很著名的古董鉴定人与收藏家,由于早年在北京淘古玩,可谓是练得一手的好本领。在与高晓松的论坛中,马未都更是聊到了他凭借自己的眼光发家致富的历史,曾经更是以几块钱的价格淘到了十几万的真品。

例如,当年他看中了一个桌子,并且砍价6块钱,带回家以后,将其洗刷干净,结果抬头一看,居然是价格昂贵的红木,结果后来估价有几万,因此一下子获得了上万倍的收益。

从马未都的人生经历,以及高晓松对于他的态度来看,马未都的确有资格被称为“马爷”,对于古董有着非常精辟的看法。

也正因为他丰富的阅历,所以在08年就曾被邀请去做客百家讲坛,真是在这一次论坛之中,他提到了民国时期的一个小玩意。这个小玩意儿在当时可以抵两套房子,但是沦落到如今,却变成了连捡破烂的都不稀罕的地步。前后反差如此之大,那么这个小玩意是什么呢?答案就是玻璃。

众人听到玻璃的答案,可能会觉得很失望,因为玻璃在中国太平凡了。无论是福耀玻璃的高端玻璃技术,还是生活中所看到的普通的玻璃,似乎没有一块玻璃能换两套房。马未都先生,此言会不会言过其实呢?

作为一个资深的历史研究者以及古董爱好者,马未都先生肯定不会随意夸口,事实上曾经玻璃的历史也的确辉煌。

二、世界上的玻璃

玻璃的历史最早来自于火山喷发,是由酸性岩凝固而成。在4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能够独立的制作出小玻璃球装饰品。虽然早期的玻璃是有色玻璃,但也说明玻璃的历史非常悠久。

随后到3000多年前,有一艘欧洲的菲尼基人的商船,因为海水的缘故,结果搁浅,在一次意外的行动中,他们意外的发现,利用天然苏打进行蒸煮,结果得到了闪闪发光的东西,而这些闪闪发光的结晶也被称为玻璃。当年这些船员靠着结晶制造玻璃球,结果发了一笔横财。

1291年,意大利人将这门技术继承并且发扬光大,当时意大利人将这门技术视为国家机密,专门在孤岛上独立生产玻璃。可以说那时的意大利靠着玻璃,引领欧洲市场。

不过可惜的是,技术并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全球的人都在努力,因此在1688年一名叫纳夫的人发明了制作大块玻璃的工艺,从此玻璃成为了普通物品。

三、中国的玻璃

相比较于西方的玻璃技术,中国的技术略微落后,但也是奋起直追,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前,中国就已经制造出了无色玻璃,可谓是后起之秀。

不过可惜的是,中国制造的玻璃技术自始至终都没有进行大规模生产,全部都以满足上层统治阶级为需要,一般都为装饰品。据记载,最早的玻璃记录应该出自于战国时代《尚书·禹贡》记载的璆琳,本意为美玉的意思,但古人用来指代和玉器相似的玻璃。

此后在西汉时期,玻璃的样貌再一次发生改变,根据西汉桓宽的《盐铁论》记载,“……而璧玉、珊瑚、琉璃成为国之宝。”因此古代玻璃拥有了一个正式的名称叫做琉璃,并且一直沿用到明代。西游记中沙和尚打碎的琉璃盏,很有可能就是神仙们使用的玻璃器皿。

另外根据《元史百官志》记载,元朝还设立了瓘玉局,是负责专门为宫廷监制玻璃器的机构,可见元朝对于玻璃的制造格外重视,而且把玻璃技术予以规范。

四、历史变迁

结合以上历史,无论是在西方世界的17世纪以前,还是在中国的民国以前,东西方都将玻璃这一独特的物质当成一种贵族专属产品,不仅制造技术难度高,而且还是位列于珍品之列。西方国家为了保护知识产权,甚至为此还将其视为国家机密。

中国也曾经将玻璃视为一种珍品,在战国时代就将其当做和玉相比较的宝石,到了西汉时期,更是将之视为国之珍宝。到了元王朝时期,更是将其定量生产,以满足宫廷之需求。

因此可以不客气的说,在古代社会,一小块玻璃足以换取等量的玉和黄金,若是品色不错,甚至可以因此上贡给皇帝,换得一个官位。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现象即使到了民国时代也依旧如此,当时中国的玻璃技术早就已经远远落后于工业支撑的西方。所有的富家子弟都非常喜欢西方的色彩斑斓的玻璃,并且用起来装备自己的家庭。还有一些富贵人更是喜欢这种色彩斑斓的宝石,愿意将其点缀自己的服装。

且据记载,在清末到民初,中国掀起了一股玻璃的狂潮,不仅西方大量产品涌入中国,而且附带的还使得玻璃成为了一种艺术,具体的表现为玻璃画。例如像当年的高子阳,刘玉霖,李云亭等人,都是那一时代著名的玻璃画艺术家。因此,玻璃到民国时期可谓是发展到鼎盛,即使是他山之玉,但依旧价值连城,受人追捧。

以当时的疯狂程度,一块精致的玻璃足以换取两套房子,若是还附带了艺术画的玻璃,再加以名家之手稍加宣传,甚至可以价值连城,此言可不虚。

不过历史总是变迁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自行研究玻璃,并且独立自主的掌控的全过程,至此我国摆脱了对于玻璃的依赖。而曾经的奢侈品,逐渐的列入到了普罗大众之中,慢慢的变成了如今的普通制品。

因此马未都先生的点评并无不妥,玻璃的历史非常悠久,而且曾经在古代以及民国时期风靡一时。不过还是那句诗说的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切的繁华,最终因为社会的进步而化为平凡,曾经奢侈的玻璃也不过沦为了如今的普通制品。这是一种历史的变迁,也是人类发展的痕迹。

结语

所有的物品价格,会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慢慢的降低。所谓物以稀为贵,其实大部分都建立在社会劳动生产率不高的状态下,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很多贵族才能使用的东西,最终也沦落到了平常百姓家的私有品,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因此将玻璃进一步放大,放大到钻石甚至是黄金等物品之上,或许未来的发展之路是相同的。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造钻石人造黄金可能不是梦,因此钻石以及黄金的价格,有可能也会大幅度下降。如今的一些珍贵物品,到未来可能连一个铜板都换不到,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之变迁是何等的迅速,而人类之发展是何等迅猛。

参考文献:

《尚书》

《都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首发”“首秀”“首展”落...
贝特瑞发布行业首款硅负极专用石墨材料、朗新科技集团发布AI能源大模...
2025-07-17 00:39:49
两大板块短期销售承压,新疫...
7月14日,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泰生物”)发布公...
2025-07-17 00:38:57
机构席位卖出469.57万...
每经讯,2025年7月16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方盛股份(832662...
2025-07-17 00:38:35
原创 ...
7月12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荒漠见证了中国核工业史上最硬核的时刻...
2025-07-17 00:37:48
聚焦主业 紫江企业筹划转让...
7月15日晚,紫江企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向上海威尔泰工业自动化股份...
2025-07-17 00:37:48
供应链里看共赢丨从滚烫炉火...
链博会的“链”,是全球伙伴手拉手的纽带。这条看不见的“链”,一头扎...
2025-07-17 00:37:14
原创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日本,经历过一个 经济过热 的时期,彼时豪横...
2025-07-17 00:33:55
原创 ...
文|嘉生 编辑| 木易历史 ?——【·前言·】——? 缅甸殖民时期...
2025-07-17 00:33:50
原创 ...
引言 衣冠南渡的历史背景包括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2025-07-17 00:33:46

热门资讯

原创 军... 古往今来,英雄这个话题一直存在,而英雄也始终是人们心中的一座丰碑。不管是驰骋沙场的周瑜,还是心怀国家...
原创 军...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海军副司令王守业在例会中,忽遭神秘保卫部人员突袭围攻,万分惊恐。 王守业受困,从容...
原创 晚... 一代名医,却偏偏喜欢文学,甚至还直接出书,不仅如此,晚清时候的他还能大胆预测百年后的上海模样,鲁迅认...
原创 在... 洪武九年九月,大明皇帝朱元璋正伏案处理国事,这时钦天监监正求见进言天象异变之事。 古人深信天象之说...
原创 为... #头条创作挑战赛# 大汉临死前,他要求死后被秘密埋葬。 悲伤的将士们把他的尸体抬回家,在路上他们杀死...
原创 三... 三国虽然有24名将,但真正的超一流大将只有2人,一流大将只有6人,其他都不入流!你知道这些人都是谁吗...
原创 3... 1582年,意大利的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二人抵达大明肇庆府,成为了近代西方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端。图...
原创 见... 1222年春,成吉思汗派八剌等人率2万蒙古士兵,进入印度追寻札兰丁,无功而返。成吉思汗返回大雪山避暑...
宋玉山丨春秋无义战但有义举——... 春秋无义战但有义举 ——新视角读《史记》之三十一 文/宋玉山 “春秋无义战”,是孟子说的。春秋,是指...
原创 清... 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清朝是一个腐败落后的朝代,只不过,这些是用来形容清朝末期。在清朝前中期,那可是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