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一个寒门状元,写出了两副华夏对联
创始人
2025-06-26 08:02:10
0

吕蒙正(公元944年 - 公元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吕蒙正高中状元,被朝廷任命为将作监丞、升州通判,此后,他一再被提拔,并数度出任宰相,晚年辞官归养洛阳,华夏对联网后被朝廷封为许国公,死后被追赠为中书令,赐谥号为文穆。

吕蒙正是地地道道的穷苦出身,中举前家境贫寒,他对上直言敢谏,对下宽容有度,为人宽厚正直,为官清廉,素有威望。当时,朝中有人收藏了古镜,据说能照见两百里远的地方,想把古镜送给他寻求升官。吕蒙正见后说:“我的脸只不过有盘口那么大,哪里用的上能照见两百里的镜子?”此后,便没人再自讨没趣给他送东西了,世人对他更是敬佩有加,而真正让他名扬千古的还是他写的两幅对联。

一副写在他中举前。当时他生活贫困,有一年过年,他突发奇想,写了一副春联挂在了大门上,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横批:南北!此华夏对联网(www.duilian360.com)对联张贴出来后,众人围观皆不知所云。此对联中,吕蒙正采用了“漏字联”,故意漏掉一些字,引发读者遐想。上联“二三四五”缺少“一”,下联“六七八九”缺少“十”,合在一起寓意为“缺衣少食”,横批“南北”,就是缺少“东西”,此对联的寓意为“缺衣少食没东西”。

另一幅对联写在他中举后。中举前的他,生活窘迫却无亲无故、无人接济,而他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后,过往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纷纷携带重礼前来巴结奉承,他百感交集,世态炎凉令他痛心不已,于是就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旧岁饥荒,柴米无依靠,走出十字街头,赊不得,借不得,许多内亲外戚,袖手旁观,无人雪中送炭;下联是:今科侥幸,衣禄有指望,夺得五经魁首,姓亦扬,名亦扬,不论张三李四,踵门庆贺,尽来锦上添花。华夏对联网吕蒙正将这幅对联挂在自己的书房之上,所有来客看到对联后,个个羞得无地自容,不一会儿就借故灰溜溜离开。

俗话说得好: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吕蒙正这副对联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他没开口说一个字,就给了这些所谓的“亲朋”们一个大耳光,也给了悲凉的世态人情一个极大的讽刺。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体“谈”记忆|翻开中国女子体操... 读《上海体育史话》 寻体育历史记忆 《上海体育史话》于1982年10月发刊 是讲述上海体育故事 推动...
原创 《... 《大秦帝国之裂变》主要讲述了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君臣相遇相知,携手变法强秦二十年的故事。诸侯国纷争、庙...
原创 难... 一、艰难的蜀汉开国 刘备建立的蜀汉,在魏蜀吴三国中,开国是最难的。当曹操官渡之战灭掉袁绍时,孙策已经...
原创 基... 70年代,基辛格访华,就苏联威胁一事询问毛主席,主席巧妙回应。 作为广为人知的中美破冰推动者,基辛格...
原创 为... 01 公元420年,刘裕逼迫东晋末代皇帝晋恭帝禅位,以刘宋取代了东晋,做了曹丕和司马炎做过的事,这一...
毛主席批评张爱萍:说“胜败乃兵... 你可能听过“胜败乃兵家常事”这句话,但它背后真是宽慰人的灵丹妙药吗?有时候,它不过是一句漂亮的借口,...
韩国历史上,第一次! 当地时间12月27日,韩国国会对代行总统职权的国务总理韩德洙的 弹劾动议案进行表决, 共有192名议...
原创 蒙...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人口大约100来万,军队不到20...
原创 日... 前言 新中国成立之后,一直在艰难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提出...
原创 他... 他是统兵十万的兵团司令,三年后却成了小旅长,大授衔难倒罗荣桓 在辽阔的中国革命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