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啥守城士兵宁愿用石头砸,也不愿意推倒梯子?士兵:我可不傻
创始人
2025-06-26 05:01:59
0

战争是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有人说,战争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缘于立场对立,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等因素爆发的战争数不胜数,而为了掠夺资源和财富而爆发的战争更是浩如烟海——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则以利益为唯一的标准。

无数惨烈的战争都是因利益而起,以惨烈的伤亡而终,胜利者拥有一切,失败者只能引颈受戮。

如今,战争的阴影已经远去八十余年,世界秩序总体稳定,但和平中依然燃烧着战火的余烬。中东,南亚,东欧等地依然有局部摩擦,那些地区重复着厮杀和毁灭,那里的人民在绝望中等待和平。

我们当今并未生活着在一个和平的世界,因此必须居安思危,从历史,从当下吸取教训,以备不时之需。

在研究过去的战争史中,有人发现,古代攻城的时候进攻方架起梯子后一个一个往上爬,而防守方宁可倒热油,扔石头都不愿意直接把梯子往后一推,让一架梯子上的所有敌人摔个非死即残,这是为何?

城墙上的攻防

城墙是古代特有的建筑,当代任何城市都没有城墙,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城还保留着原始的城墙遗迹。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城墙大概毫无用处,工程器械可以轻而易举超过城墙的高度,砖石结构在火炮面前更是不堪一击。

但在古代,城墙具有非常重要的战术意义,一座城池把所有大门一关,那就是个固若金汤的龟壳,从任何地方都无法攻破。

秦始皇举天下之力造长城,是为了用高墙挡住北方的蛮夷,古代是冷兵器的时代,想靠人力挥舞着锤子铲子摧毁城墙要消耗漫长的时间和精力,更何况墙上的守军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势必要殊死反击。

利用高打低的高度优势和城墙掩体的地形优势,蛮夷几乎毫无突破城墙的可能。

就算面对正规军,一座城池如果兵强马壮,粮草充足而且不缺水源,面对大军围困也能坚持很久。

因此,在攻城的时候,想要跨越城墙,只能顶着守军的反抗爬上去,然后迎接惨烈的厮杀。

在历史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大军攻城的时候架起长梯,士兵们挨个爬上去,运气好的人,能踩着战友的尸体登上墙顶,而更多可怜的士兵在爬梯子的过程中就被城墙上的守军用乱石砸倒,被热油烫伤,随后凄惨的掉下去摔死。

用石头砸,用热油烫当然可以有效杀伤攻城士兵,但为何守军不直接把梯子一推,一劳永逸让所有爬墙的士兵全部都摔得粉身碎骨?

风险和限制

显而易见,战争不是儿戏,古代的士兵当然不是傻子,如果能把梯子一推就轻易摔死所有敌人,那守城战的伤亡也不至于像史书上描写得那么惨烈了。

对攻城的一方来说,难点是如何爬上城墙,因此风险最大的是爬墙的过程。

而对于城墙上的守军来说,攻城的士兵在攀爬的过程中是没有任何防备的,能够成功活着爬上墙顶的敌人才有威胁,守军不摧毁梯子不是因为不险,而是因为做不到。

首先,我们得清楚,能够用于攻城的梯子必然足够坚固,重量不轻,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移动,要多人合作才行。

其次,在攻城的过程中,梯子上有少则七八个,多则几十个全副武装的士兵。

这些士兵的重量全都压在梯子上,靠几个守城的士兵的力量根本无法把梯子推开,与其费力气去推梯子,还不如用石头砸更有效。

此外城墙一般都有十几米高,有些大城市的城墙甚至有几十米,攻城用的梯子下端抵住地面,上端顶住墙面,这样一来,地面城墙梯子就成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由此可见,守城的士兵如果想把梯子推倒,至少也要先把梯子推到垂直于地面,但这个距离远比人的胳膊要长得多。

为了梯子的底端能够稳固的撑住地面,梯子和城墙上的夹角不会太小,因此在水平距离上,守城的士兵即使力大无穷,能推动梯子,但整个身子都探出去也不足两米,完全不够用。

武器的发展

用石头砸是一种原始的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弓箭被发明出来。

弓箭比起石头具有更多优点,一是射程更长,而是更为轻便,因此在很早之前,中国的古人在战争就开始大规模使用弓箭。

在守城战中,城墙上的士兵一次万箭齐发就能隔着很远杀伤攻城的敌军,而射杀爬墙过程中毫无招架之力的敌人更是轻而易举。

但攻城的一方同样可以使用弓箭发起猛攻,城墙顶部的面积毕竟不如地面上宽广,能够部署的防守兵力有限,因此仅有的兵力只能拼命拦截爬墙的敌人,无暇顾及地面上的敌军。

这时候,地面上的进攻方就可以架起弓箭严阵以待,伺机射杀在城墙上露头的守军。

在这种危险的情况下,让守军冒着九死一生的可能暴露身躯探出去推倒梯子,就更不切实际了。

春秋战国时期,打仗多用冷兵器和弓弩,到了汉唐,投石机开始被大规模应用于战场上。

技术的革新让战争更加高效,也更加惨烈,随着投石机的加入,攻守双方在城墙上拉锯的过程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投石机可以一次杀伤大量敌人,巨石甚至能直接砸破城墙,瓦解敌人的防线。

在这种情况下城墙上的守军会士气大跌,陷入一片混乱,更无暇去管爬墙的梯子。

到了宋朝和元明时期,随着新式云梯和火炮的诞生,曾经坚不可摧的高大城墙也几乎么用处了,火炮可以轻易把墙炸得粉碎,新式云梯结构稳定,根本毫无被推倒的可能性。

攻城战一旦发展在墙角架起云梯的地步,战争基本上就要结束了——城池即破,城中军民的末日将要来临。

结语:

古代攻城战中,城墙上的守军不推倒梯子摔死爬墙的士兵当然不是因为不想做,而是因为做不到。

一是因为长度不够,而是因为梯子加上士兵的重量太大,根本推不动。弓箭的威胁和新式武器的诞生,攻城和守城的战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爬梯子不再是进攻的唯一手段,这种本就没什么意义的方法更是彻底被人抛弃了。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曹操与诸葛亮:错失的相遇》 “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这是对诸葛亮的赞誉,他是三国时期的...
原创 毛... 毛主席提名李济深当副主席,有人不服气,周总理:听他的不用长征 1949年的北京,秋意渐浓。人民政协会...
原创 毛... 一张老照片,首次相见。这是目前我们见到的唯一一张毛主席和锦旗合影的珍贵镜头和罕见画面。温馨的一幕,永...
原创 吐... 《——【·前言·】——》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吐蕃王活捉了一名唐朝的大将,眼看就要将其斩首。 而就在...
原创 揭... 在古代最强大的特务机构是出现在明朝,我们都知道锦衣卫东厂西厂,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原创 唐... 唐朝的开放政策在诸多方面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方面 文化繁荣与多元融合 唐...
原创 苏... 1991年12月25日,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世界的大事,那就是苏联解体。 没办法,苏联解体的隐患,早在斯...
原创 晚... 骆秉章出生于广东花县,虽家道中落但志向高远,历经多次科举失利后终在不惑之年考中进士,开启仕途生涯。 ...
原创 这... 标题:长平之战:赵国的哀歌与战神白起的陨落 战国烽烟,天下大争。其中,长平之战作为历史上规模宏大、...
农界第一人 国家士无双——纪念... 编者按:12月12日至14日,“千年古县瑞安行——高校文史专家走进农学家许璇故里”活动在瑞安举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