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代文官赏赐:加强王朝凝聚力,有效的笼络人心
创始人
2025-06-26 01:32:10
0

赏赐是中国古代皇帝加强统治的重要手段之一,历来受到各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战国时期商鞅亦重视赏赐在治理国家重要作用,认为“圣人之为国也,一赏,一刑,一教”。

与历代相比,明代官员俸禄颇低,为促使官员积极作为、精忠报国,赏赐是一种非常重要激励的手段。通过赏赐调动官员积极性,改善和密切官员与皇帝的关系,即有利于良好官风的形成,也有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

明代赏赐的运行与官场风气的好坏具有密切的关系,赏赐制度有效运行时,官员往往能积极作为,勤政廉洁;赏赐制度遭到破坏时,官员往往会贪污腐败,效率低下。因此,研究明代官员赏赐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明代文官赏赐资格的认定

明代的赏赐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不仅在新帝即位、册立皇太子、册立后妃、皇子(女)诞生、皇太后加徽号等皇家庆典时,在每年节日、官员去世、官员考满、常规与特例祭祀、树立军功、营建工程、编修书籍、经筵日讲、旌忠奖孝时都会对官员进行赏赐。

由于赏赐类型众多,赏赐内容多样,非某一机构能够单独负责完成,故需要多个机构协同运作。

明代文选清吏司为吏部第一司,文选清吏司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官吏班秩品命”,对于文选清吏司的职能。

《明史·职官志》亦载:“文选掌官吏班秩迁升、改调之事,以赞尚书”。所谓班秩,指确定现任文官的品秩。明代“凡文官之品九,品有正从,为级一十八”。

明代文官升迁时需要考察其资历,“选人咸登资簿,厘其流品,平其铨注而序迁”,文选清吏司因掌天下官吏班秩品命,所以官员在升迁时皆需经过文选清吏司的审核。

明代官员三、六、九年考满之后,皇帝会对其进行赏赐,不同级别的内外官员获得的考满赏赐也不同。

在京官员:“踰年实授,给本身诰敕;三年考称,始得封赠”;在外官员“三年考称,给本身诰敕;六年、九年,始得封赠”;后来对官员封赠条件放宽限制“京官免试职,初授散官,待考满始给诰敕、并与封赠;外官满一考而以最闻者亦即与封赠,无复先授本身者”。官员能否得到封赠赏赐皆由其考绩而定,官员考绩由考功清吏司评定“内外官给由,三年初考,六年再考,并引请九年通考,奏请综其称职、平常、不称职”,考课合格者方得赏赐。

明代文官赏赐的特点

1.赏赐内容的多样性

明代文官赏赐的内容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名誉赏赐,二是物质赏赐。关于明代封爵的原则,明太祖强调以功授爵,曾言:

“爵以报功,汉高帝不功不侯,此最可法。朕今非吝封爵也,但无功受封,有功于国者又将何以待之耶!”

明代爵分五等,明太祖规定“不论品级,非有大功于国者,虽官至丞相亦不得封”。明代祖制,文官不许封公候。《大明律》规定:“凡文官非有大功勋于国家……封侯谥公,不拘此律”。因此,明代文臣封爵者除李善长以开国功封韩国公外,其余皆止于伯爵。物质赏赐中最为常见的则是白银,明代白银又称白金,在朝廷各类性质的赏赐行为中,白银是最昂贵的赏格,同时也是文官最常见的货币赏赐。

可是明代在赏赐货币时却不轻易赏赐黄金,王世贞在《弇山堂别集》中言:“国朝黄金不以赏功”。明代赏赐黄金的现象集中出现于明前期,赏赐对象多为藩王和建立军功的武官。

另一种普遍的赏赐就是食物赏赐,比如在遇节令时,高级官员考满、官员经筵日讲、官员致仕或生病、官员朝觐考察优异时等,都会赏赐食物,以示体恤和关怀。赏赐食物的种类也十分丰富,包括时令果蔬、牛羊肉类、烧割、甜品等。

2.赏赐的时代性

明代由于历史时代,政治环境,君主个人爱好等因素的影响,文官赏赐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在不同朝代,其赏赐的主体和赏赐行为都是不同的。以明代文官赐谥为例,洪武时期,由于天下初定,谥号未惠及儒士出身的文官,只赐谥武官。

永乐时期,明成祖因靖难之役,凭借武力取得皇位,并且明成祖继承了明太祖重武轻文的思想,武官依然是官员赐谥的主体。但是在永乐中后期,明成祖逐渐意识到文官在国家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对文官开始重用,文官赐谥亦自永乐年间始。洪熙以降,明代对外战争基本结束,社会逐渐稳定,并且逐渐由武治走向文治,文官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文官得谥人数也越来越多。

成化以降,经过百年的稳定发展,明代文官集团走向成熟,在国家日常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文官得谥人数大量增加,并超过武官,成为得谥官员的主体。就明代赏赐的行为而言,在不同时代,其赏赐的行为也具有明显的时代性。以明代赐宴为例。中国古代宴会有严明等级,明贵贱的作用,《礼记》云“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俎豆、牲体、荐羞,皆有等差,所以明贵贱也”。宴会也有助于促进君臣的交流,朱熹曾言:“盖君臣之分……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

明代文官赏赐的作用

赏赐具有增强君臣感情,加强王朝凝聚力;树立道德楷模,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改善官员生活,促进国家廉政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具有加大财政压力,减弱激励效应;扰乱民众生活,加剧社会危机;败坏官场风气,加剧吏治腐败的消极作用。

赏赐实际功能的发挥与政治格局变化、君主的个人选择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而在不同时代赏赐发挥的具体效用也不同。

1.增强君臣感情,树立道德楷模

明代皇帝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对官员的赏赐,既可以树立可以慷慨、亲和的仁君形象,增强君臣感情,还可以起到激励受赐官员报效君主的决心,加强王朝的凝聚力。

如弘治元年(1488年)五月二十九日,程敏政等侍经筵,明孝宗遣内臣黄升颁赐程敏政等鲜果五品,程敏政等上谢赐疏言:“臣等猥以末学……无任感激之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世宗赐高拱银十两、大红织金胸背麒麟罗衣一袭。高拱谨叩头祗领讫,除银两同诸臣题谢外,缘麟服系特恩初赐,高拱忭戴之忱,尤倍恒品。谨稽首顿首称谢者。

赏赐具有树立模范,引导官员积极向上的功用,所谓:“赏一人而千万人劝矣”。明代褒奖忠义之臣以劝后来人臣的效果显著,《明史》载:“建文之变……蹈死如归者尤众”。

2.消极作用

物质赏赐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状况是决定物质赏赐的关键因素,而物质赏赐也有着一定的反作用力。赏赐适度可剌激生产者的激励性,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赏赐过度,超出财政的承受范围,则对社会经济带来消极的影响和后果。明代国家内外帑藏供用自有定规,内库供皇帝封赏,外库专备军国之需。

万历以降,由于朝廷赏赐制度的破坏,赏赐泛滥,赏赐费用巨大。为获得充足的赏赐物质,明后期皇帝往往会传索帑金和派出矿监税使,向各地人民直接征取。明后期的滥赏无疑对明代财政造成巨大的压力。万历九年(1581年),明神宗命太仓、光禄寺各进银十万两备宫中喜事赏赐。巡视太仓兵科给事中万象春等奏言:“国家内外帑藏供用自有定规,……若不及时节省,备三年、九年之蓄,脱有水旱、盗贼何以应之”。

由上可知,由于皇帝滥赏导致明后期内帑空虚,而通过传索帑金更加剧了明后期的财政危机。明代对官员赏赐的物质多由百姓承担,明代后期滥赏的的存在,严重扰乱民众生活。

万历三十八年,内织染局佥书杨进升“题织上用龙袍、贮丝、纱罗等四万套”,后因官员反对,明神宗“准于新派四万套中减三分之一”。政府增派的织造任务皆加在劳动人民头上,这对民众生活造成极大影响,为缓解财政压力,明神宗派出矿监税使到各地搜刮民脂民膏,以补充内库。

总结

明代文官政治高度发达,文官在政府日常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明代借鉴前代赏赐之弊,在文官赏赐时制定了详细的制度规定,明政府通过对文官的恩惠赏赐、事功赏赐和德行赏赐,有效的笼络人心,激励官员积极作为,并且积极引导社会舆论,营造良好官场风气,有效的保障了政府在长时间内安定有效的运行。

通过明代文官赏赐的运行,可以看到在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下,赏赐往往受到皇帝人为的干涉,使明代赏赐具有明显的主观随意性。

参考文献:

《明史·职官志》

《大明律》

相关内容

原创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大概是中国古代令人...
2025-08-17 08:33:55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揉搓陶泥、挑选模具、按压模具、脱模修整……经...
2025-08-17 08:33:52
原创 ...
这位开国少将,唯一特批享受中将待遇,周总理亲自安排给他手术 55年...
2025-08-17 08:33:37
原创 ...
华夏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经历过三个社会时期的演进,分别是原始社会的开...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日本人的名字多以四字者为多,三字者或五字者也为数不少,但以两个字为...
2025-08-17 08:33:30
原创 ...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统治了整个东三省,100万关东军在这里,建立起...
2025-08-17 08:33:26
原创 ...
吴吉清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他非常尽职尽责地保卫毛泽东的安全,可惜在长...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开国上将洪学智一生都在和贪腐作斗争,晚年担任过军委副秘书长,他这辈...
2025-08-17 08:33:22
原创 ...
1934年5月,因在长城抗战中目睹了中日两国在机械化方面的巨大差距...
2025-08-17 08:33:16

热门资讯

原创 曹... 《曹操与诸葛亮:错失的相遇》 “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这是对诸葛亮的赞誉,他是三国时期的...
原创 毛... 毛主席提名李济深当副主席,有人不服气,周总理:听他的不用长征 1949年的北京,秋意渐浓。人民政协会...
原创 毛... 一张老照片,首次相见。这是目前我们见到的唯一一张毛主席和锦旗合影的珍贵镜头和罕见画面。温馨的一幕,永...
原创 吐... 《——【·前言·】——》 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吐蕃王活捉了一名唐朝的大将,眼看就要将其斩首。 而就在...
原创 揭... 在古代最强大的特务机构是出现在明朝,我们都知道锦衣卫东厂西厂,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应该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原创 唐... 唐朝的开放政策在诸多方面对后世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文化方面 文化繁荣与多元融合 唐...
原创 苏... 1991年12月25日,发生了一件震惊全世界的大事,那就是苏联解体。 没办法,苏联解体的隐患,早在斯...
原创 晚... 骆秉章出生于广东花县,虽家道中落但志向高远,历经多次科举失利后终在不惑之年考中进士,开启仕途生涯。 ...
原创 这... 标题:长平之战:赵国的哀歌与战神白起的陨落 战国烽烟,天下大争。其中,长平之战作为历史上规模宏大、...
农界第一人 国家士无双——纪念... 编者按:12月12日至14日,“千年古县瑞安行——高校文史专家走进农学家许璇故里”活动在瑞安举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