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崇祯后期为何不放弃锦宁以全力围剿张李,反而进行松锦会战?
创始人
2025-06-24 02:03:40
0

“松锦大战送掉了九边精锐,导致李自成坐大”这种话,连洪承畴自己都不信。

清军入关前,洪承畴告诉多尔衮:“初明之守边者,兵弱马疲,犹可轻入。今恐贼遣精锐,伏于山谷狭处、以步兵扼路。而我军皆属骑兵,不能履险,宜于骑兵内选作步兵,立于高处,从二至三路处觇其埋伏。”“流寇十余年来用兵已久,所获甲器马畜甚多,虽不能与大军相拒,亦未可以昔日汉兵般轻视之也。”

简单来说就是,洪承畴认为:闯贼虽然打不过大清,但是和当初我手下那帮废物是完全不一样的,就算打不过,也会拿出自己的嫡系精兵,想尽办法利用自身优势来攻击咱们,而不是像过去我那帮混蛋手下那样就知道“礼送出境”。这次咱们大清进关,可不能像过去那样随便横晃了。

而且这还是洪承畴六年没和李自成交手,以1638年的闯军为假想敌来估计的。那个时候的李自成,采用的还是蒙古小部落式的战术,轻骑为主,没有从后来从明军那里收编来的炮兵,没有后来作为主力的大批重骑兵和长枪兵,没有1642年才开始建设的根据地,家属跟着大部队行动。只是一万多农民军老兵,带着好几万家眷,再加上几万三心二意的反王联军。在这种情况下,洪承畴集结了川陕明军主力六七万,围剿了李自成一年,才把李自成赶进商洛山。洪承畴再不要脸,也不敢说自己比李自成能打,他打李自成,就是靠兵多将广。

而对于之后明军在内地的失败,李自成接连歼灭傅宗龙、汪乔年、丁启睿、杨文岳、孙传庭五个总督的兵马,洪承畴看得很清楚,就是因为明军太菜,就算是九边驻军,和闯军比起来也是“兵弱马疲”。

事实是,在明末农民战争初期,崇祯就一直在抽调边关抗清的部队到内地围剿农民军。

曹文诏本来是关宁军将领,崇祯三年被调到陕西围剿农民军。

崇祯五年秋,闯军活动在太行山的农民军攻入豫北,崇祯担心怀庆的郑王有威胁,就抽调了昌平、阳和的边防军前去围剿,左良玉就是这个时候从昌平调入内地的。

崇祯五年年末的辽州之战,李自成对阵的是从辽西前线回来的尤世禄部。这一战李自成犯了错误,没有打运动战,而是据守辽州和明军死拼硬打,导致部队损失了一千三百多人。但即便如此,李自成还是在激战两天之后突围了,而明军的损失也同样不轻,尤世禄和儿子尤人龙都受伤了,尤世禄被一箭射断肋骨,险些丧命,之后身体就不行了,不能再上阵打仗。

面对这样的情形,朱由检在崇祯六年年初,调集了猛如虎、张应昌、邓玘、左良玉、丁魁楚、曹文诏、卢象昇七路大军,会剿太行山农民军。

这七路大军中,只有卢象昇的部队本来就在内地,其他的都是边防军。猛如虎是塞外归降的蒙古人,本来在延绥巡抚麾下,己巳之变中进京勤王,然后调到内地围剿农民军;张应昌是山西总兵,驻地在宁武;邓玘部虽然是川军,但是进京勤王之后一直负责蓟镇的防务;丁魁楚是保定巡抚,他的任务本来也是在北敌入侵时拱卫京师。

崇祯派出的这七路大军连个能统一指挥的都没有,跟葫芦娃救爷爷一样,一个一个上。

左良玉失利,在武安被李自成、张天琳歼灭七千多人,对于一个崇祯年间的总兵来说,这和团灭已经差不多了。然后川军邓玘部和河南的毛葫芦兵一起进军,又在林县遭农民军九营联军攻击,大败亏输,要不是左良玉重整旗鼓,前来救援,川军也差点团灭(奇迹啊,左良玉救了友军)。

虽然在这一系列战斗中,王自用伤重身死,但是王自用留下的两万部下却集体投了当时只有一万人的李自成,反而让农民军内部更加稳定。

这之后,明军的各路围剿部队逐渐到齐,给农民军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崇祯六年年末,农民军从黄河冰面突入河南,那黄河又不是高迎祥开的,那么多牛哄哄的边军精锐,为什么不追过去呢?因为河南有百万饥民,明军不经过充分准备根本就不敢去送死。

这之后,李自成长期在陕西活动,面对的是延绥、固原、宁夏、甘肃四镇明军的主力,这帮人的战斗力也一点都不比关宁军差。

李自成在陕西斩了曹文诏、俞冲霄二总兵,胜仗打了不少,败仗也打了不少。总体来看,这段时间他的战绩不如清军,但是与明军的交战频率远远高于清军,几乎从来没断过,论消灭明军的数量,一点也不比清军差。

而且这段时间,崇祯还在抽调关宁军到内地,祖大弼、祖大乐、祖宽、刘肇基、李辅明等人都在这一时期被调到了内地。但是他们的表现与陕西明军也就是半斤八两而已,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他们有什么特殊的。

其中,祖大弼是李自成的主要对手之一,他被调到陕西,担任宁夏总兵。但实际战果是,祖大弼打得还不如左光先、曹变蛟、马科、贺人龙、孙守法、白广恩这些人。

崇祯七年的时候,李自成甚至能拉上张天琳、拓养坤等人,和洪承畴率领的明军主力正面交战还打成平手。崇祯七年五月初九,祖大弼追击李自成至川陕交界的铁锁关,在金牛川中伏,所部兵马损折大半,参将费邑宰、游击祖杰、守备王泽鸿被斩。后来在四川,李自成又斩了侯良柱、吴鸣凤二总兵。

至于崇祯十三年李自成重出商洛山之后,在洪承畴和孙传庭的“帮忙”下淘汰了墙头草的闯军的素质,和明军比起来根本就是天壤之别。之后和罗汝才一起打明朝五大总督,哪一仗打的不是明朝的九边精锐,哪一仗不是这些九边精锐最后都投了闯。

项城之战斩傅宗龙,杨文岳、贺人龙、李国奇、虎大威落荒而逃。

之后扫翦河南各地,斩猛如虎、刘光祚、刘国能、李万庆。

襄城之战,汪乔年带了贺人龙、郑嘉栋、牛成虎、张国钦、张应贵五总兵去救左良玉,左良玉掉头就跑了,汪乔年、张国钦、张应贵身死,其他人都跑了。

朱仙镇大战,丁启睿、杨文岳集结了左良玉、杨德政、方国安、虎大威、姜名武等部,结果一波团灭,姜名武被擒杀,杨德政被崇祯事后追责斩了,侥幸逃出的左良玉也把主力部队折损殆尽,杨文岳和虎大威逃到汝宁,被农民军追上消灭。

孙传庭一次出关,带着高杰、白广恩、左勷、郑嘉栋、牛成虎、萧慎鼎等人,和他前面的四个运输大队长相比,已经是打得最好的了,结果是损失了将校七十八人、士卒数千,孙传庭斩了带头逃跑的萧慎鼎。

孙传庭二次出关,所部人马包括高杰、白广恩、陈永福、卜从善、牛成虎、杨承祖、杨绳祖、杨明起、王龙、卢光祖、秦翼明、刘洪起、王光恩、王定、官抚民、马爌、折增修等人,阵容一点都不逊于松锦大战。结果呢,还不是送人头。

松锦之战的八总兵,有五个和农民军交过手。曹变蛟、马科、唐通、白广恩四人过去和1638年以前的农民军交战,也不过就是互有胜败、半斤八两,在松锦大战中活下来的马、唐、白三人面对商洛整军之后的闯军,哪个不是被吊打。

只有王朴和农民军打过,却没做过李自成的手下败将,因为他除了老百姓谁也不敢打。时人诗曰:“各携利刃争相逐,函授忙报将与督;哄然攘臂受赐金,屠尽一家与九属。”当初农民军中原突围,连左良玉都有资格因为王朴争攻拖后腿的行为骂他是猪队友。

吴三桂、杨国柱、王廷臣三人从来没和农民军打过,但要是真打起来,从山海关之战吴三桂两天就被打得跑到清军营中跪地叫爹的表现来看,能好到哪去?

此时明朝内外的整体形势,是安内取得丰硕成果,形势明显转好;攘外则遭遇重大挫折,北方压力加剧。因而明朝的重点转为攘外。

崇祯中后期的一系列颓势,主要原因是国防战略规划的严重失误。崇祯皇帝缺乏政治魄力和担当意识,在反复多次没能实现与清军议和(即便在已巳事变后、崇祯依然组织和清朝的议和活动)后,还打肿脸充胖子,强行实行攘外与安内两手齐抓的政策。

内部的农民军不能完全镇压,死灰复燃;关外的清军也击败不了,结果就是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严格来说,崇祯12年之后,明廷对后金已经无可奈何。后金经过数次入关掳掠人口,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不再是崇祯初年仅有20万人口的小国。

以当时的形势,明廷如果想摆脱后金的军事压力,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同后金议和。每年向后金交纳岁币,花钱买平安。

很多明史爱好者很肤浅的认为,退出辽东就可以摆脱后金的军事压力,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

单纯地退出辽东,结果只会将前线由辽东转移到山海、蓟州一线。只会更加方便后金入关抢掠。明朝只会死得更快。

而实际对明廷当时唯一可选的策略,就是同后金议和,达成休战条约

崇祯15年,朱由检派陈新甲与后金议和。消息泄露引起朝廷议论。愚蠢的朱由检却在这个关键时刻,没有当机立断决策议和,反而杀陈新甲,非常愚蠢、刻薄。

这一极其愚蠢的操作,最终导致明清议和失败,双方继续处于战争状态。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袁... 中国的末代皇帝究竟是谁?这是一个严肃的历史遗留问题,有人说是爱新觉罗·溥仪,也有人会说是袁世凯。 袁...
原创 康... 康熙皇帝雄才大略,勤勉为政,国力日益壮大。但是到了晚年,他开始变得保守,放宽了对贪官污吏的处罚力度。...
夏文化探索有重大突破 新发现极... 新华社电 记者从河南洛阳古城村遗址联合考古队获悉,夏文化探索取得重大突破。在与夏代晚期都城二里头遗址...
原创 前... 前3千纪 ,或称 前第3个千年 ,跨越了整个 青铜时代 的早期和中期。 古埃及 文明在 古王国 时期...
原创 缅... 南宋咸淳七年,也就是元朝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正式在大都开国登基,国号大元。元朝攻灭南宋的战争正在激...
原创 元... 提及满清我们都知道有吴三桂,范文程,洪承畴三个主要汉臣为满清入主中原立下不世之功,元朝也有这样的汉臣...
原创 明... 《——【·前言·】——》 明英宗朱祁镇,或许是明朝历史上最令人失望的皇帝之一。荒唐的行径、无所作为的...
原创 李... 李渊从未想过,他一生文治武功,会在晚年失去儿子的皇位。他最宠爱的三个儿子,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为...
解锁赛道“新体验”!比亚迪全地... 在8月14日,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正式开业。作为国内首批新能源汽车专属全地形赛车场,以“全民赛道、...
原创 1... 1935年,张国焘打算脱离队伍另起炉灶,为了自己能得到更多同志的支持,他找到了朱老总,并且要求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