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最惨烈边境战争?清缅战争因何而起?最终结局如何?
创始人
2025-06-20 21:32:20
0

大家知道,清朝的乾隆皇帝曾经自称“十全老人”,因为他自己认为自己在位时完成了“十全武功”。而他的“十全武功”之一就是平定缅甸。而平定缅甸能被乾隆视为十全武功之一是因为这场战争确实规模浩大,不但持续了5年时间之久,而且还使清朝损失了多员高官大将,遭受了严重的伤亡。那么这场战争究竟因何而起?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清缅战争如何爆发?

缅甸是中国的西南邻邦,当地部族至少从汉代开始就已经和中国中原王朝发生了关联。在元朝建立之后,元世祖忽必烈招降缅甸蒲甘王朝不成之后,曾派大军几次征讨缅甸,并在当地建立了缅中行省。而在明朝时期,缅甸东吁王朝不断蚕食中国西南边境领土,所以在公元1583年,明朝万历皇帝曾再次派遣大军讨伐缅甸,明军顺利收复大量失地,使当地摇摆不定的土司纷纷归附。

元缅战争期间几场战役发生地

而在明朝末年,南明永历皇帝曾经一度流亡缅甸。在刚进入缅甸之时,他曾得到了缅甸东吁王朝国王平达力(中原史料称其为莽达)的礼遇。但之后不久,平达力的弟弟卑明(中文史料称他为莽白)就发动政变,杀死平达力一家,自立为缅甸国王。在公元1661年8月12日,卑明又发动了咒水之难,将永历皇帝的侍从近卫全部杀死,并将永历帝囚禁。之后不久,他又将永历皇帝交给了吴三桂,导致最终永历帝被吴三桂勒死。

不过当时虽然东吁王朝把永历帝交给清军在客观上配合的清军对南明的战争,但总体上在清朝初年,清朝与缅甸的接触还是比较稀少的。东吁王朝自恃也拥有较强军力,所以始终没有对清朝表现出臣服的态度。而当时清朝因为有准噶尔等麻烦,所以也不想去招惹缅甸,所以双方的冷和平一直持续到了公元1750年。

鼎盛时期的东吁王朝势力范围

在公元1750年,东吁王朝首次对清朝进行了朝贡,并表示愿意对清朝称臣。但客观地说,东吁王朝对清朝的称臣其实也是在一种极其特殊的情况不得已而为之的作法。因为此时东吁王朝已经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在公元1740年前后,缅甸少数民族孟族崛起,东吁王朝对大部分领土失控。在这种情况下,一贯桀骜不驯的东吁王朝才会在公元1750年对清朝进行了主动朝贡。但短短两年之后东吁还是被孟族人建立的贡榜王朝灭亡。而新崛起的贡榜王朝也确实曾经强盛一时,一度横扫东南亚,先后吞并了位于今天印度东北部的阿霍姆王国和曼尼普尔王国,还灭亡了位于老挝的南掌政权,并在着手灭亡位于暹罗(泰国)的大城王朝。

贡榜国王阅兵场景

在这种情况下,贡榜王朝很快野心勃发,对位于中缅边境的各个土司也发动了一系列征服行动,迫使很多土司对其臣服。公元1762年,贡榜王朝和周边一些已经被其臣服的土司派出2000军队,入侵今天中国云南省境内的孟定和耿马地区,点燃了清缅战争的导火索。

异常艰苦的清缅战争

在缅军入侵之后,耿马土司曾一度对其展开反击,在今天中缅边境地区的滚弄江击败了缅军,歼灭其200余人。而云南地方政府在得报之后也派出军队沿滚弄江地区进行了布防,防止缅甸深入云南。但因为当时清朝刚刚平定了准噶尔部,并不想开启新的战事,所以还是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耿马土司在击败缅军之后不久,还是向贡榜王朝缴纳了所谓的“花马礼”,也就是对其进行了纳贡。

清缅战争形势

但贡榜王朝却丝毫不领情,持续对今天云南西双版纳地区进行了骚扰。而在公元1765年,贡榜王朝制定了灭亡暹罗大城王朝的计划,而其进军路线涉及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境内的车里地区。很快大量缅军开始入侵车里,对当地民众展开了劫掠,甚至深入到了并非土司地区的云南思茅,并公开宣称车里为缅甸领土。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军队逐步展开了一系列还击行动。云南总督刘藻在公元1765年10月派出大约7000军队对缅军发动了较大规模的反攻,收复了边境部分地区。但在不久之后,一支大约600人的清军遭到缅军伏击,仅100人生还,参将何琼昭(大致相当于现代的团长)等人战死,导致乾隆皇帝大怒,刘藻很快被革职并降为湖北巡抚,刘藻受此打击之后不久自刎身亡。

刘藻画像

公元1766年,乾隆任命原任陕甘总督的大学士杨应琚为云贵总督,再次对缅甸发动了大规模反击。但一些初期的胜利却使杨应琚对整体形势产生了一些误判,认为贡榜王朝的实力和边境土司差别不大,所以产生了进一步对缅甸用兵,一劳永逸解决其威胁的想法。

在获得了乾隆皇帝的支持之后,杨应琚在当年9月调集了1.4万军队,开始对贡榜王朝发动了进攻。此时虽然贡榜王朝在暹罗也正陷入苦战,但正值巅峰期的贡榜王朝却并没有从暹罗撤军,其国王辛标信(中国古籍中称其为孟驳)一面命令在暹罗的军队继续攻打大城王朝,一面命令大将莽聂渺遮率领3万军队沿伊洛瓦底江(当时中国将其称为大金沙江)北上与部分土司军队一同迎击清军。

伊洛瓦底江上的缅甸军队

当时,缅军将主攻目标放在了之前已被清军攻克的新街(在今缅克钦邦境内),而驻守此处的清军只有500人左右,虽然杨应琚在此期间又向当地派出了400名援军,但在九月二十四日,数千缅军对新街发动了猛攻。清军在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抵抗了两天一夜,但最终失败,都指挥使司(也相当于今天的团级)刘天佑战死,残部突围之后退入边境关口铁壁关。

在清朝方面,杨应琚等官员则多次谎报军情,声称对缅军取得大捷。但不久之后,乾隆派往云南的亲信侍卫福灵安(福康安的哥哥)返回北京,将真实战况告知乾隆,引发乾隆大怒。很快下令将多名将领处死,并将杨应琚逮捕进京并赐死。

乾隆时英国人所画的清军士兵肖像

公元1767年,乾隆任命外戚明瑞为云贵总督,又征调满洲兵3000和川云贵绿旗兵2.3万人,分兵两路由明瑞和参赞大臣额尔景额指挥,再次对贡榜王朝发起了进攻。此次进军在初期取得了一定战果,占领了缅甸木邦城(今缅甸兴威)等地。此后缅军则实行焦土战略,避开了清军锋芒。不久后,额尔景额率领的北路军在老官屯(今缅甸克钦邦境内)与数千缅军接战,但在十二月初,额尔景额却因热带疾病死去。

而明瑞率领的南路军则先后取得多次胜利,最终在今天缅甸南渡河附近的蛮结地区与9000缅军遭遇,清军主动进攻并攻克敌方营寨,其骑射手给敌军造成重大伤亡,歼敌2000多人,取得了与缅甸开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此战过后,明瑞被乾隆晋升为一等公,率领贵州绿旗军的王连也被提升为游击。

但此战胜利也使明瑞产生了轻敌情绪,他很快率军深入,准备直取贡榜首都阿瓦城(位于今缅甸曼德勒省),最近时打到了距离阿瓦仅70里的象孔地区。但因为缅军继续执行焦土政策,清军攻击至此时粮草用尽,无法再战,只得后撤寻找补给。而此时缅军则对清军北路军和留守在木邦的清军发动猛攻,清军参赞大臣珠鲁讷在木邦坚守10天之后自杀身亡,两位总兵(相当于师级军官)胡大猷和胡邦祐相继战死,但清军大部还是成功退回云南。

乾隆时一名总兵的画像

而明瑞在十二月二十一日在缅甸孟笼成功获得给养,但此时他也知道无法攻克贡榜首都,所以率部后撤。在公元1868年正月十四日,明瑞部曾再次对追击的缅军发动攻击,歼敌上千人。但在此后,打败了北路军和木邦留守清军的缅军主力追上明瑞部,并将其围困于距离宛顶(今云南畹町)200余里的小孟育。清军在突围过程中遭受沉重损失,领队大臣扎拉丰阿战死,参赞大臣观音保在弹尽之前用最后一支箭刺穿喉咙自杀。而明瑞本人也身受重伤,在知道自己无法成功突围后自缢身亡。但清军主力还是在1万余人还是在总兵哈国兴和常青的率领下成功突围,回到宛顶。

而此战虽然清军也损失惨重,但贡榜王朝也意识到了自己无力与清朝进行长期战争,所以很快遣使求和。但感到受辱的清朝对此置之不理,重新开始集结兵力,准备再次对缅甸用兵。

乾隆的“十全武功”,清缅战争意义何在?

这次乾隆皇帝调集了1.3万八旗兵和9000贵州兵,由重臣傅恒(福灵安和福康安的父亲)指挥,在公元1769年再次攻入缅甸。为表示对此战的重视,在傅恒出发之前,乾隆还亲自在紫禁城太和殿把自己的甲胄赐给傅恒,预祝战事成功。

乾隆对清缅战争极为看重

七月二十日,傅恒亲率8000大军渡过大金沙江。而另外一路清军1.5万人由副将军阿里衮和阿桂率领,顺大盈江南下。九月十八日,此路清军在大盈江与大金沙江交界与拦截的缅军水师遭遇,清军击沉对方三艘战船,也成功进入了大金沙江流域。

此后,清军两路主力和大约3万缅军主力都汇集到了新街和老官屯一带,为即将爆发的决战做准备。而在缅甸军队阵中,还包括之前贡榜王朝与法国人作战时俘虏的数百名法军降军。

傅恒是最后一次清缅战争主将

十月初十,双方在新街发生激战,清军水师击沉对方六艘战船,歼敌500余人,阿里衮所率领的陆军也大败缅军,夺取了对方三个营寨。清军成功攻占新街,缅军则退守数十里之外的老官屯。二十日,清军进军至老官屯,缅军则在大金沙江两岸扎下两座坚固大营固守。两天之后清军对缅军发动猛攻,傅恒和阿里衮先后前往距离敌军营栅数十步之外的前线指挥。但缅军营栅极其坚固,所配备的防守火力也非常强劲,清军多次进攻都被打退,总兵福德也中枪身亡。

之后几天,清军在江上又击沉了几艘缅军战船,并曾多次试图用火攻和大炮摧毁缅甸营栅,但都没能成功,战事逐渐陷入僵局。但之前清军在新街的大胜让贡榜国王辛标信心生恐惧,感到再打下去也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开始遣使求和。而清军方面则因为热带疾病也出现了严重减员,副将阿里衮、总兵吴士胜和水师提督叶相德先后病死,傅恒本人也染上热带疾病卧床不起。在这种情况下,清军决定接受议和。最终双方达成和约,缅甸按照古制重新对清称臣纳贡,并承诺再不侵扰中国边境。清朝也同意重开双方边境贸易。最终双方在公元1770年七月正式停战。

乾隆时期的八旗兵画像

此战过后,缅甸被重新纳入了清朝主导的朝贡体系,同时因为清缅战争导致缅甸把军队主力都从暹罗调回本土参战,原本已经被其灭亡的暹罗在华裔将领郑信的率领下成功复国,建立了吞武里王朝,阻止了缅甸称霸东南亚的企图,可以说也部分达成了清朝的战略意图。因此这场战争在后来也被乾隆皇帝视为了其“十全武功”之一。但此战清军也遭受了惨重伤亡,有些数字显示几次战争清朝损失的军队人数达到了两万人左右,因此也被一些近代学者称为清朝最为惨烈的边境战争,因此这场战争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视为清朝走向衰落最早的苗头之一了。(图片来自网络)

相关内容

原创 ...
掼蛋那可是智力和策略的较量呢。在牌桌上,炸弹用得好不好常常能决定胜...
2025-08-19 00:34:37
原创 ...
1975年1月,蒋介石在临终之际,邀请伟人访问宝岛,想要完成多年来...
2025-08-19 00:33:44
原创 ...
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
2025-08-19 00:33:29
原创 ...
在夺位的巨大风浪中,忽必烈凭借强大的武力成功击败了阿里不哥和联军,...
2025-08-19 00:33:27
原创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出于国共合作抗战的需要,中央同意将南方八...
2025-08-19 00:33:19
原创 ...
前言 他们,曾是一个泥腿子、一个莽夫和一个毛头小子。 然而,就是...
2025-08-19 00:33:13
原创 ...
战国时代,绵延两百五十余年,群雄并起,齐、楚、燕、韩、赵、魏、秦,...
2025-08-19 00:32:52
原创 ...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元朝末年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脱脱。他后人称为元朝...
2025-08-19 00:32:44

热门资讯

绿茵场上秀球技!2025“双鲸... 2025年“双鲸杯”文旅户外节如火如荼地开展,济南F90足球俱乐部携手20多个家庭,共同参与了一场别...
原创 埃... 文|史记新说 编辑|史记新说 引言 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主要宗教之一,而埃塞俄比亚则是非洲大陆上一个...
原创 美...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美国采取了多管齐下的策略,对前苏联进行全方位的经济、军事和文化打压,使其分崩离析...
原创 打... 20世纪60年代末期,伦敦正米字旗老爷们得到一条消息,魂儿都差点要吓没。 北爱尔兰有一群乱臣贼子,三...
原创 亚... 上篇文章说完了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亚历山大大帝——的妈妈奥林匹亚斯,这篇文里亚欧君再来跟大家聊聊亚历山的...
原创 7... 一、辉煌过去和屈辱的百年 中国在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有4000多年处于世界第一经济体的巅峰地位。...
原创 刺... 1937年,毛主席在陕北接见了一位非常特别的人,他可以说是当时国民党的“头号通缉犯”。 从1929年...
原创 中... 文?喵喵酱 编辑? 一只侦查喵 现在有不少网友高喊 “如果中俄结盟,一定能对付美西方霸权” 的漂亮口...
原创 原... 列宁在去世之前,发现苏联机关集权现象严重,可是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所看到的不过是冰山一角。在列宁...
原创 实... 当“朝鲜敢死队”来到“韩国青瓦台”,双方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朴正熙与死神的擦肩而过,同胞兄弟的反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