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元朝末年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脱脱。他后人称为元朝少有的“贤相”,在执政期间,他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力图挽救垂死没落的元朝,但却因交友不慎,以及王朝的昏暗、帝王的昏聩,而遭受不白之冤,最终含恨身亡。
下面就来讲述脱脱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一.出身贵族,随伯父立功升官
脱脱(Toqto'a),字大用,是蒙古蔑儿乞部人。他于元仁宗延祐元年(1314年),出生在一个地位显赫的贵族家庭里。其伯父是元朝大臣伯颜,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即位后任中书右丞相,独秉国政达八年之久;他的父亲叫马札儿台,元仁宗以来即居要职,伯颜罢相后继任中书右丞相。
少年时代的脱脱臂力过人,能挽弓一石,是一位显见的将才。但经启蒙老师吴直方(一儒学素养很深的婺江浦江人)的谆谆善诱,他接受了许多儒家文化,并善于书画,且其书法刚毅有力,酷似颜真卿;他的画竹也颇得妙趣。
当然脱脱受儒家思想影响最大的是用儒家标准做人,他曾经立下了“日记古人嘉言善行,服之终身”的志向。这给他后来执政时的主导思想埋下了伏笔。
在元顺帝妥欢贴睦尔即位后,脱脱的伯父伯颜因有拥戴之功而独揽大权,而脱脱在挫败前右丞相燕铁木儿子唐其势余党塔里、塔剌海等的战斗中,立有不少战功,所以他亦随伯颜飞黄腾达,不断得以升官,直至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负责监察百官,代朝廷起草诏命文书等)。
二.深明大义,助帝夺权
后来,脱脱的伯父伯颜“独秉国钧,专权自恣,变乱祖宗成宪,虐害天下,渐有奸谋”。脱脱虽然自幼养于伯颜家中,但他目睹伯颜倒行逆施,深感事态严重,忧虑一旦事情败露,不但伯父有杀身之祸,自己也会受到牵连。
脱脱决定大义灭亲,铲除伯父伯颜。他在恩师吴直方的精心策划下,取得无顺帝的支持和赞同后,趁伯颜去柳林打猎之机,将他拒之城门外,并宣读圣旨:“伯颜不能安分,专权自恣,欺朕年幼。变乱祖宗成宪,虐害天下。今命伯颜出为河南行省右丞相。”
伯颜属下诸军见他失势都纷纷散去。他终于无可奈何,南下而去。后来在途中病死于龙兴路(治今江西南昌)驿舍。脱脱就这样成功铲除了权臣,自己的伯父伯颜。
伯颜被驱逐后,元顺帝先命脱脱之父马札儿台为太师、中书右丞相,脱脱为知枢密院事,脱脱弟也先帖木儿为御史大夫。可是马札儿台上台后,却贪赃枉法、热衷于经商敛财。
脱脱为了国家利益着想,实在看不下去,就又一次大义灭亲,他让参政佛嘉问向皇帝上奏章弹劾其父亲,迫使马札儿台辞职,结果父亲被罢官,由脱脱代父出任中书右丞相。元顺帝也终于得到脱脱的辅佐,来实现自己励精图治的愿望。
三.努力为国为民做实事与好事
因当时元顺帝图治的意愿非常迫切,他对脱脱十分信任,把国家大事几乎全部交给脱脱处理。脱脱执政后,即大刀阔斧地废除伯颜的“旧政”,推行一系列新政,史称“脱脱更化”。
而脱脱的恩师吴直方在帮助他决策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形成直方“言之丞相无不行”,所以说,脱脱更化与“儒术治天下”就产生了必然的联系。这一更化取得了不少成就,也使元朝末年的昏暗政治渐渐有了起色。
如恢复伯颜废黜的科举制度;置宣文阁,恢复太庙四时祭;平反昭雪一批冤案;开马禁、为农民减负,免除百姓拖欠的各种税收,放宽了对汉人、南人的政策。
还有主持编写宋、金、辽三史,中国历来就有修前朝历史的传统,但元朝建立以后,宋、辽、金三朝的历史一直没有正式编写过。至正三年(1343年),元顺帝诏修辽、金、宋三史,脱脱担任总裁官,脱脱组织了汉族、畏兀儿族、蒙古族的史学家一起参加修史,开创了各族史家合作修史的先例。
后来,这三部史书被列入中国正史《二十四史》,而在二十四史中,只有《宋史》、《辽史》、《金史》三部是少数民族宰相主编的,也只有这三史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历史学家共同完成的。
脱脱之后因病曾经辞职,但就在他辞相的5年时间内,元朝政治腐败变得相当严重。加之天灾频发,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此起彼伏,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面对这种状况,元顺帝只得于至正九年(1349年)闰七月,命脱脱复出为中书右丞相。脱脱复相后,针对恶化的时弊,他试图通过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来缓解财政危机,结果因很快出现通货膨胀而失败。
面对危害人民生活的河患,脱脱派贾鲁治理黄河,结果成绩斐然卓著,并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至于官贪吏污、纪纲废弛、赋役不均等,已是积重难返的社会现象,脱脱复相后根本顾不上去治理这些问题。
四.因交友不慎,被贬冤死
在脱脱复相后的大力治理下,在一派至正中兴、天下太平的假相下,元朝以元顺帝为首的统治集团却进一步腐化堕落了,政治也更加黑暗了。而脱脱也因交友不慎,尝到了苦果。
脱脱复相后,对哈麻(因曾为他复相说过好话)兄弟深为感激,提升哈麻为中书右丞。但脱脱又对左司郎中汝中柏十分看重,这就引起哈麻的不快,在脱脱改哈麻为宣政院使,且位居第三后,哈麻就对脱脱一直怀恨在心。并想方设法报复。
接着,哈麻使用卑鄙手段获取顺帝的信任,并升任中书平章政事后,他居然假造诏书,将脱脱革职流放到云南,最终令其自尽。可惜,一代功臣脱脱就这样,因自己交友不慎而蒙受不白之冤。
五.老wu评说
元朝末年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脱脱,在执政期间为国为民做了不少好事,但却因交友不慎,以及王朝的昏暗、帝王的昏聩,而遭受不白之冤,最终含恨身亡。他的教训启发我们:交友一定要慎重,争取做到“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脱脱虽然是元朝后期蒙古贵族集团中少见的有见识、有能力的宰相,而且用封建史家的标准来衡量,脱脱也不失为一位善于治国的“贤相”,但从历史发展的总体看,他虽然推行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可是终究不能挽救垂死没落的封建王朝,他的主要政治活动是徒劳的。所以当脱脱一死后,元朝就再无起色,直至灭亡!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