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时,朱棣刚一篡位称帝,为何就要召回一个因受贿被贬的官员
创始人
2025-06-20 20:03:25
0

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毛教员

公元1402年,是朱棣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他成功从侄子手里抢到了大明的皇位。

这一年,对于一个大家不很熟悉的官员陈瑛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因为他从一个因受贿被贬广西的犯官,直接入职中枢,成了三品大员,提拔他的人正是刚上台的朱棣。

那么这个“贪官”怎么会被朱棣委以重任呢?

据《明史》记载,陈瑛是安徽滁州人,和朱棣算是半个老乡,早年间凭借贡生的身份,得以进入官场,不过对他这种没有经过科举而入仕的人来说,如果在正常年月,他未来的仕途天花板将会很低。

不过好在他入仕的时候是在明初,当时朱重八刚建立大明,百废待兴,所以他也算赶上了风口,当上了山东省的重要主官之一(按察使),后来朱元璋去世之后,他在建文帝的安排之下去了北平,官职没怎么变,责任却大了很多,因为当时的北平是燕王朱棣的地盘。

朱棣对皇位有想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对朱棣什么时间产生造反念头的,可以去看下《对朱棣影响较大的地方有3个,其中1个地方,可能是他想造反的源头》),所以朱棣对在他地头的官员,能拉的尽量拉,不能拉的能赶走就赶走。

陈瑛属于前者,他也正是因为收了朱棣的金钱被人举报,才被建文帝给贬去了广西。从朱棣一上台就能想起他来看,他在北平除了接受朱棣馈赠之外,应该也向朱棣展示了他的能力。

众所周知,朱棣的皇位来得非常不正,而且被他赶下台的建文帝一直都没找到,因此虽然朱棣当上了皇帝,但是他的心里却一直都不怎么踏实,所以他对建文帝的“拥趸”,以及曾经反对过他的大臣,还有那些手握军权的将领,一直都有很多的“想法”。

而陈瑛在被朱棣召回来之后,第一个被授予的职务,就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虽然他的职位前面有个副字,但是据《明史》记载,他当时虽然是“副职”但行的却是“正职”的事(署院事)。

那么这个职位是干什么用的呢?

据《明史》记载,都察院的御史可以弹劾:

大臣奸邪的、小人构党的、或者有作威福乱政的,

百官中猥茸贪冒坏官纪的;

学术不正的、上书陈言变乱成宪等希进用的;

说的好听点,这个角色是督查风纪的,说的庸俗一点,他就是个给皇帝打小报告的。一般情况下,正直的官员适用于前者,有逢迎之心者适合后者。

那么陈瑛在这个岗位上干得怎么样呢?

据记载,陈瑛一入职,就向朱棣说,您太仁慈了,很多官员还可以处理得更狠一点,朱棣的回答是,我目前所做的决定,已经很严厉了,怎么可以更严厉呢,不能按你的工作思路来。

如果大家只单独地看这一段,好像陈瑛是个“事精”,而朱棣是个非常宽仁的人,但是,史书写一个人的真实样子时,往往会根据当事人的影响力,而做一些微调,所以我们在看史书的时候,一定不能“断章取义”,而要结合上下文,以及相关的事件来进行“校正”。

如果陈瑛只是个“事精”,那么朱棣以批评他,他就应该及时收手,毕竟“事精”之所以喜欢折腾事,其核心就是向老板表忠心,刷存在感。但是陈瑛在朱棣批评了他之后,他收手了吗?

并没有!当时他不断有目地地“搞事”,并牵扯进去了很多的官员,以至于忠臣都绝了后(诸忠臣无遗种),因为他的手段过于狠辣,以至于他的同僚都感到感情上接受不了(御史皆掩泣),虽然陈瑛也感觉自己做的有点过(瑛亦色惨),但是他依然强撑着说这些事不得不做(不以叛逆处此辈,则吾等为无名)。

那么陈瑛如此的折腾,先上来严厉批评陈瑛的朱棣,又没有出面制止,然后“拨乱反正”呢?《明史》中没明说,而是记述了两件事,一是陈瑛弹劾株连的人,最后都被“按罪处罚了”,您不妨猜猜,这个最后的决定是谁下的。

第二件事,是陈瑛在一番“折腾”之后,不光没被朱棣这个“宽仁”的皇帝撤职查处,反而在陈瑛入职的当年,就提拔成了正职。您不妨再猜猜,是朱棣不知道陈瑛的所作所为,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

写历史的人,可能是怕大家猜不错来答案,于是在史书中,有记载了这么一句话:在陈瑛升官之后,他在攻讦大臣这件事上,是越来越欢了(益以讦发为能)。这句话我们可以和一个问题一起来理解。

朱棣称帝当年,就着急忙慌地把陈瑛从广西召回来当左副都御史,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让陈瑛当正职呢?

可能答案是,朱棣知道做这个位置的人,将要干的事,是责任大名声差的脏活,陈瑛你愿不愿意干,干不干的好,我要先考察一下,如果你缺乏工作的主动性,或者不具备很好的抗压能力,那么我还是要换人的。

回答完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再结合上下文,就能清晰地理出,陈瑛其实就是朱棣手里的一把刀,他所做的事,其实都是朱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他明白朱棣的想法,并敢于去做,所以朱棣才会提拔他,也就是说,是因为朱棣有了想法,所以才有了陈瑛,而如果陈瑛当年“不上道”,那么还会有赵瑛、钱瑛、孙瑛......

大家即使不喜欢历史,可能也听过曹操杀厨师的故事,军中缺粮的时候,曹操授意厨师削减兵将的口粮,等到兵将忍无可忍的时候,他又把厨子给杀了......我国古代史上这样的事还有很多,比如武则天朝的李义府、再往前的商鞅等等。

上位者认为他们有用的时候,就把他们给杆旗给竖起来,并顶在前头,等到不用的时候,就把他们杀了泄愤祭旗,陈瑛也没例外,朱棣完成了对朝廷的改造之后,就把陈瑛这个“奸臣”给办了......还是毛教员总结的好啊。

相关内容

很难找到比这篇,更全的日照...
如果你是首次来日照,网红攻略看的眼花缭乱的,一直搞不明白威海到底应...
2025-08-22 00:44:08
暑期住宿市场展现多元活力:...
2025年暑期旅游市场呈现多元化、深度化特征,酒店与民宿作为住宿两...
2025-08-22 00:42:52
原创 ...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个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说的是姜维北伐...
2025-08-22 00:37:25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这世界唯有一样是人人都公平的,那就是死亡。没错,不管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还是奸诈鼠辈,亦或是方家名...
原创 她... 俗话说得好,一入豪门深似海,日本皇室也是如此,甚至更加残酷,因为日本女性的地位很低,直到现在都未能改...
原创 北... 他是北宋的铁血宰相,是北宋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对北宋的政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却被北宋的史书记...
原创 如... 对于李自成这个名字,喜欢历史的朋友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历史上,正是这个人,彻底灭亡了明朝。但最终却又没...
原创 周... 在1975年6月9日,贺龙将军的骨灰被安放在了八宝山,这一庄重的仪式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当时,尽管周...
原创 北... 新四军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方八省十三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经叶挺提议,...
原创 他... 在历史的长河中,韦拔群这个名字犹如一颗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着广西乃至全国的农民革命之路。他不仅是广西...
原创 太... 清朝末年曾有这样一个英国人,他因为非常喜欢我国的文化和土地,竟主动加入我国国籍。 加入我国国籍后,他...
原创 历...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有过一段令人唏嘘的故事,那是关于清朝试图和平统一台湾,而郑经...
原创 黄... 黄河捞出的铁牛,已经31年了,为什么露台摆放?专家:不能动 开元铁牛亦称唐代铁牛,铸于唐开元十三年(...